孔 華
(中共池州市委黨校,安徽 池州 247000)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至花燈歷史悠久、種類多樣、造型各異、內容豐富,特色燈種主要有“六獸燈”、“五猖太平燈”、“磨盤燈”、“八仙過海燈”、“平安草龍燈”,一般燈種主要有獅子燈、具有民間廣場表演藝術性質的旱船燈和龍船燈等?;魺魰话銖恼鲁醵_始,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圓燈”,個別燈種要到農歷二月初二“圓燈”。從農歷臘月開始,東至各地的藝人就為燈會做準備,各戶擇吉日舉行鳴炮儀式,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將架在祠堂或房梁上的“龍頭”鄭重地“請”下來(由家族傳承的燈種,族中的長者主持此事),之后,藝人開始分工協(xié)作,扎篾、糊紙、涂色,各道工序相繼進行。正月初二,燈會正式開始,舞燈初始,以祭神、祭祖為主要內涵,其后,表現形式逐漸轉向逐疫祛邪、消災納福求平安。東至花燈內容涉及民間舞蹈、音樂、戲劇、手工技藝和宗教信仰等諸多領域,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學界至今未對其開展系統(tǒng)研究,本文就東至花燈的歷史起源和文化內涵做初步探討。
東至花燈的發(fā)生地東至縣于1959年在原東流、至德兩縣基礎上合并而成。東流、至德古已有之。史載,東流縣“府(池州府)西百八十里。東北至安慶府百里,西至安慶府宿松縣百二十里,西南至江西彭澤縣百十里。漢彭澤縣地,屬豫章郡。唐置東流場,以大江東流而名。南唐保大十年,升為縣,屬奉化軍。宋太平興國三年,改今屬?!盵1]559-560至德,又名建德,史載,建德縣“府(池州府)西南百八十里,南至江西饒州府百七十里,西至江西彭澤縣九十里。漢彭澤、石城二縣地。唐至德二載,置至德縣,屬潯陽郡。乾元初,改隸饒州。永泰初,又改屬池州。楊吳順義二年,改曰建德,仍屬池州?!盵1]557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民間文化遺存,除國家級“非遺”東至花燈外,地方戲劇在東至民間文化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縣志記載:“縣內流行的劇種有高腔、目蓮戲、雞公調、黃梅戲和文詞戲(后稱文南詞)。”[2]東至花燈就是把扎彩燈和唱目蓮戲、雞公調、文南詞、黃梅戲等匯合于一體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有關東至花燈的歷史起源問題,史書沒有確切記載,但從花燈中的特色燈種、燈會演出時間和燈會的內容來看,我們認為,一方面,東至花燈的發(fā)生有其自身特定的時代背景;另一方面,東至花燈的發(fā)生也與元宵節(jié)張燈習俗有關,是對古代元宵節(jié)民俗活動的演變。
從花燈中的特色燈種來看,東至花燈的發(fā)生有其自身特定的時代背景。如平安草龍燈,根據平安草龍燈的省級傳承人方桂芳老人保存的 《方氏族譜》記載,其藝技起源于宋代木塔鎮(zhèn)方氏家族的祭天活動。而“六獸燈”則始于民國六年(1917年),由當時的東流縣民間藝人鄭天寶從鄰近地區(qū)學習演變而來,人們之所以選擇麒麟、獅、獨角獸、鹿、象、獐作為花燈中的“六獸”,一方面可能與麒麟等傳說中的吉祥物的象征意義有關,另一方面可能是與東至縣靠近九華山,民間習俗受佛教文化影響較深有關,九華山以及當地寺廟中就常見到獨角獸(地藏菩薩坐騎)、青獅(文殊菩薩坐騎)、白象(普賢菩薩坐騎)等。另一特色燈種“八仙過海燈”始創(chuàng)于1935年,由東至縣張溪鎮(zhèn)土橋村陳湖組胡氏家族傳承至今,其發(fā)生與當地人的一次集體逃荒經歷有關。“五猖太平燈”距今大約有100年的歷史,其發(fā)生與皖南地區(qū)盛行的五猖神信仰當有一定的聯系。
從燈會演出時間和燈會的內容來看,東至花燈的發(fā)生也與元宵張燈習俗有關,是對元宵節(jié)民俗活動的演變。隋、唐時期,我國古代元宵節(jié)張燈習俗漸成常規(guī),史載,隋煬帝大業(yè)二年(公元606年),“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為戲場。百官起棚夾路,從昏達旦,以縱觀之。至晦而罷……大列炬火,光燭天地,百戲之盛,振古無比。自是每年以為常焉?!盵3]后人對此作注曰:“今人元宵行樂,蓋始盛于此?!盵4]另,《太平御覽》引唐人韋述《兩京新記》載:“惟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馳禁前后各一日以觀燈,光若晝日。 ”[5]《舊唐書·中宗本紀》亦云:“(景龍四年)丙寅上元夜,帝與皇后微服觀燈?!盵6]歷史上的池州地區(qū)正式設府建制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既然元宵節(jié)張燈習俗在隋、唐時期已漸成常規(guī),那么古池州府于這一時期當也開始出現元宵張燈活動,從方志的記載上,我們略可窺及,史載,“上元觀燈,門各跨街張燈,群童迎巧燈,扮雜戲,以恣觀賞。爆竹放花,簫鼓之聲徹于閭巷。”[7]2乾隆《建德縣志》和宣統(tǒng)《建德縣志》也分別做過記載,“立春先一日,邑合迎于東郊。上元日,張燈鬧花爆。”[8],“上元日,比戶張燈鬧花爆?!盵9]“元宵節(jié)”又名“元夕節(jié)”、“上元節(jié)”,“上元觀燈”、“上元日,張燈鬧花爆”正是“元宵節(jié)”的民俗活動。我們之所以認為東至花燈的發(fā)生與古代元宵節(jié)的民俗活動有關,原因在于,第一,從燈會的演出時間來看,東至花燈的燈會演出一般從正月初二開始,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圓燈”,個別燈種要到農歷二月初二“圓燈”,此期間正好包含著元宵節(jié)的民俗活動“元宵張燈”。第二,從燈會的內容來看,“消災納福求平安”是東至花燈最重要的一個主題(后文會述及)。韓梅認為,各地的“元宵節(jié)”民俗活動雖有很大的差異,但活動的內容都離不開祈禱農業(yè)豐收這一主題。[10]東至花燈的燈會從正月初二正式開始,舞燈初始,以祭神、祭祖為主要內涵,其后,表現形式逐漸轉向逐疫祛邪、消災納福求平安,而在農耕社會,祈求農業(yè)豐收,祈求風調雨順,應是人們祈福的重要內容之一(關于此,從后文論述的東至地區(qū)的“春社”活動可以明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東至花燈的活動內容與元宵節(jié)的民俗活動內容表現出了極大的相似性,所以,從燈會的內容來看,東至花燈的發(fā)生與元宵節(jié)民俗活動有關。
進一步,我們也認為,東至花燈的發(fā)生與元宵節(jié)有關,但又區(qū)別于元宵張燈,其發(fā)生、演變與本土文化當具有天然的聯系,這也正是東至花燈自身的文化內涵的表現。
東至花燈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形態(tài)滲透到當地民眾的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它既表現在生活實用價值方面,又以一種精神化的形式成為當地民眾情感宣泄的載體,當它作為集體記憶的儲存器時,又是民眾對集體發(fā)生認同、產生凝聚力的重要條件。
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東至花燈屬于傳統(tǒng)舞蹈(民間舞蹈)中的“燈舞”,雖不是宗教類舞蹈,但它與當地民眾的精神信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每年的燈會表演中,東至花燈必然伴有敬神、祭祖、消災祈福求平安等儀式,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形態(tài),東至花燈已涉及當地民眾精神信仰活動的方方面面。
土地崇拜和祖先崇拜。王兆乾先生認為,“燈會,是在我國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文化架構,因此,與土地崇拜分不開?!盵11]29-50對土地的崇拜表現為對土地的祭祀,在古代社會,對土地的祭祀稱作“社”,社日,又分為春社和秋社,而民間的社祭“卻與元宵節(jié)合并,多在正月初七(人日)至正月十五(元宵)之間舉行。”[11]29-50東至民間風俗,根據縣志記載,在鬧花燈之前當有社祭,“立春先一日,縣官著朝服,具鼓樂,迎春于東郊水印庵,由東門出西門,進南門,至縣大門外。土牛南向,芒神在東南向,各官肅揖而退。至日,依時,縣官具朝服,率僚屬,設香燭酒桌,引禮畢,各官執(zhí)采杖,排列牛旁,縣官擊鼓三聲,各官環(huán)擊土牛者三?!盵8]芒神,即傳說中的司春之神,后世亦作耕牧之神,民間的春社即是希望芒神來享用祭品,助我人民迎接春萌,生產饒足。聞一多先生認為,社祭的功利目的不僅是向土地求食,更深層的內涵在于對生命的禮贊與謳歌。[12]北師大董曉萍教授更是把古代民眾的社祭稱為“土地節(jié)日”,她認為,“土地節(jié)日是人對大自然的祈求和感恩的象征活動,它的觀念是古老的,它的整合范疇是宏觀的、乃至浩瀚無邊的,但人類卻從來不曾放棄它”,“它的功能是將土地與糧食結成一對關系?!盵13]335除了土地崇拜,東至花燈還表現出人們的祖先崇拜,“五猖太平燈”每到一個村莊,首先與當地德高望重的長者一道至該村的宗祠亮燭敬香,然后由近而遠,從左到右進家入戶,此種儀式可以認為包涵著崇祖的意識。國有宗廟,族有宗祠,族之分支則有支祠、享堂,普通農戶也要有堂屋,上供“天、地、君、親、師”,祭祖之風,遍及九州。因此,“春節(jié)燈會之娛神,必先祭祖。”[11]29-50
消災祈福求平安。在農耕社會,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程度和人們認識的水平有限,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通過現實的手段往往無法解釋和解決,這時,人們就轉而尋求神靈的幫助,通過各種活動或是儀式,希望能與神靈達成某種程度上的溝通,借助神靈的力量讓神靈能按照人的意愿去幫助他們達成自己想要實現的愿望。在各種愿望中,消災祈福求平安往往是農耕社會中民眾的最大祈求。在東至花燈的燈會中,五猖太平燈的表演就透露著民眾的這種祈福愿望,燈會上,趙公明“元帥”騎著“黑虎”,身披盔甲,手持金邊,威風凜凜,身后有畫成五顏六色臉譜,身著神兵服,手持馬叉的五猖神兵,趙公明還有這樣一段唱詞:“玉帝圣言,責令吾神到此間,此處六畜有災星,吾神要把威靈顯,莫遲延!保佑此處家家清潔,戶戶平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一年四季樂太平。”唱畢,五猖神兵進入人家的房間、廚房、豬圈進行“驅邪”,戶主們得到了心靈的安慰。趙公明的唱詞表達了人們的祈福意愿,而花燈表演中出現的對五猖神的信仰也透露著當地民眾的消災祈福愿望。五猖神,一般又稱五顯神或五通神,據史料記載,五猖神曾在宋代被皇帝賜予封號,并在明朝初年成為享國家血食的正神,我國民間的許多地方都有對五猖的信仰,胡樸安在 《中華全國風俗志》中對貴池地區(qū)的“五猖會”做了描述:“各鄉(xiāng)各村,每到八月十四日,地方首事之人,邀集大眾,預備生雞血酒,五彩色紙,云本日為五猖生辰,名曰暖壽。次日祝壽,一村之人,團聚廟前,爆竹喧天……”[14]而東至花燈中的“五猖”,在當地民眾的信仰中,認為其是五猖神兵,包括東方九夷兵,南方八蠻兵,西方六戎兵,北方五狄兵,中央三秦兵,如前所述,在燈會的儀式中,五猖神兵必須進入到農戶的房間、廚房、豬圈進行“驅邪”,以保佑四季平安。除了五猖太平燈,平安草龍燈同樣表現出人們的祈福意愿。據平安草龍燈的省級傳承人方桂芳老人講述,東至地區(qū)曾經暴發(fā)蟲災及人瘟,禾木枯敗,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生命瀕臨滅絕,上天派神龍下界施救,于是百姓康復,禾木轉生,一切恢復正常。為紀念神龍,感謝上蒼,方氏家族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取田間剛收割的稻禾捆扎草龍,全身插滿香火,由九名青壯年抬著游行于街道和村落之間,所到之處,群眾燃放鞭炮,跪地拜迎。游龍時鑼鼓相伴,聲勢熱鬧,民意虔誠。一則紀念神龍,二則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傳說不一定是真,但人們通過舞燈,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尋找心靈的慰藉當是真實無疑。另,關于張燈能消災祈福的做法,在其他地區(qū)的方志中也見記載,如民國二十二年《滄縣志》記載“上元節(jié),張燈三夜,鼓鐃燎火,或隨以百歲,施放柏子燈。十四夜,曰“鬼燈”,放于漏澤園;十五夜,曰“神燈”,放于寺廟;十六夜,曰“人燈”,放于巷口?!盵15]“鬼燈”是用來驅鬼的,可以消災辟邪?!吧駸簟焙汀叭藷簟眲t是用來祈福的,祈求神靈保佑人的安康。所以,明人王穉登在《吳社編》中曾說,“里社之設(會),所以祈年谷,祓災祲”。[16]
人類總是需要休息的,這也是休閑與節(jié)日具有內在聯系的原因之一。每年農歷臘月和正月是村民們的農閑時節(jié),辛勤勞作了一年的村民,只有趁著春節(jié)農閑時節(jié)才能合家團圓、走親串戶,東至花燈主要燈種也基本都是從正月初二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圓燈”,在這期間,村民們迎社神、賽花燈,鼓樂喧天,歡聲笑語,一起欣賞花燈,歡度佳節(jié),娛樂身心,形成了一種節(jié)日民俗的狂歡盛宴。節(jié)日民俗“是由共同祖先創(chuàng)造的、世代相傳的、在社會集體中化風成俗的、成為情感符號的、又能附加現實價值的節(jié)日活動?!盵13]314東至花燈之所以能成為當地民眾節(jié)日民俗中的一道狂歡盛宴,是與花燈燈會的聚戲功能分不開的。王兆乾先生早年就指出,“燈會是聚一方數社或更多的人力、財力和娛神手段,以求一方之安泰……在商業(yè)還未進入藝術領域的廣大農村,燈會是聚戲的主要手段。”[11]29-50從文獻記載來看,燈會的聚戲功能至遲在隋代就已出現,隋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御史柳彧在奏章中寫道:“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日,充街塞陌,聚戲朋游。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yōu)雜技,詭狀異形。以穢嫚為歡娛,用鄙褻為笑樂,內外共觀,曾不相避。”[17]奏章中提到的“燎炬照地”,指的是元宵燈俗,至于“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yōu)雜技,詭狀異形?!睉撌菓騽⊙莩龌蜓b扮了。燈會中張燈和演戲的結合在宋朝達到高峰,《夢梁錄》有言:“舞隊自去歲冬至日,便呈行放,遇夜,官府支散錢酒犒之,元夕之時,自十四為始,對支所犒錢酒。十五夜,帥臣出街彈壓,遇舞隊照例特犒。街坊買賣之人,并行支錢散給。此歲歲州府科額支行,庶幾體朝廷與民同樂之意。姑以舞隊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鮑老、胡女、劉袞、喬三教、喬迎酒、喬親事、焦錘架兒、仕女、杵歌、諸國朝、竹馬兒、村田樂、神鬼、十齋郎各社,不下數十。更有喬宅眷、汗龍船、踢燈鮑老、駝象社。官巷口、蘇家巷二十四家傀儡,衣裝鮮麗,細旦戴花朵□肩、珠翠冠兒,腰肢纖裊,宛若婦人?!潦故諢?,舞隊方散。”[18]舞隊中出現的各種人物裝扮,當是戲劇中的人物,喧囂熱鬧的場面可見一斑。
歷史上東至地區(qū)的元宵燈會中也有張燈和演戲的結合,從前文引《嘉靖池州府志》的記載中可以窺見,“上元觀燈,門各跨街張燈,群童迎巧燈,扮雜戲,以恣觀賞?!盵7]2“扮雜戲”即是指喬裝打扮演戲之意。據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出版的 《東至縣志》記載,東至縣境內流傳的劇種有高腔、目蓮戲、雞公調、黃梅戲和文詞戲(后稱文南詞),東至花燈就是通過燈和戲的結合給節(jié)日期間的民眾帶來了身體的放松和心靈的滿足,是節(jié)日期間的一道狂歡“盛宴”。以五猖太平燈為例,太平燈的表演中先后有“三班鑼鼓”出場,共150人,108盞花燈,其中,第三班是“采茶戲班”,燈班分出24盞花燈圍繞大場地,有四名男演員,八名女演員,四名男演員中,一人馱茶樹燈,另三人分別是:趙客官(中年販茶商人)、孫老行師(茶行老板)、錢有緣(制茶師傅,小丑角色),各有服飾和道具,八名女演員中,一人是李師娘(茶場老板),另七人是采茶姑娘扮相,手中均提著花籃燈,人物出場時,邊舞邊唱,集花燈舞、對白、黃梅調、民間小調于一體,如十二月采茶曲唱道:“正月采茶正月嗦,拜年的哥哥來的多喲……”歌聲、鼓、鞭炮、喝彩聲響徹村莊,熱鬧非凡?!秴巧缇帯芬嘌裕骸袄锷缰O(會),所以洽黨閭、樂太平而已?!盵16]
“集體記憶”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法國學者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一書中,作者從家庭、宗教和社會結構幾個方面對集體記憶進行了分析。[19]一般認為,所謂“集體記憶”就是處于某一群體或族群中的民眾所共有的記憶,包括共有的信念、價值或態(tài)度等,它存在于個人的記憶之中,并從生活的各方面對在集體中生活的個人產生影響,最終會形成一種“集體”的凝聚力。所以,集體記憶又是個人對集體發(fā)生認同、產生合力的重要條件,“集體記憶是集體認同的前提。認同就本意而言指的是自身獨特的、與他人不同的特征。一個群體區(qū)別于另一個群體的特征大都是在歷史中形成的,這些特征通過諸多符號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這些特征構成一個群體集體意識的基礎?!盵20]這里的“符號”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具有地域特色的語言、文字、音樂、繪畫、宗教、風俗、儀式、宗祠、祠堂等,正是這些“符號”強化了個人對所屬族群的認同,加深了對群體的記憶,成為生活在族群中的個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至花燈在當地民眾的生活中具有這種 “符號”意義,成為當地民眾集體記憶的一個載體,以“八仙過海燈”為例。“八仙過海燈”始創(chuàng)于1935年,由東至縣張溪鎮(zhèn)土橋村陳湖組胡氏家族傳承。在村民們的記憶中,“八仙過海燈”的發(fā)生是這樣的:1935年,當地出現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災,顆粒無收。當年的陳湖村,除老年人在家以樹皮、草根維持生命外,其余的拖兒帶女逃荒到徽州地區(qū)。為了養(yǎng)活妻兒,逃荒的人有的打夾板,有的打連槍,有的唱小調等民間小曲向人乞討。當時,在徽州逃荒的具有紙扎手藝的胡星移(已故)和陳金海(已故)兩位老人在祁門縣地域扎了五匹彩馬,編了詞曲,并安排五個男孩排練“五馬跑朝”的燈藝,以此挨村挨戶乞討,因為乞討方式獨特,第一天就討來百斤大米、玉米等食物,就此,他們天天跑天天討,嘴里唱著“天旱數月不下雨,田間秧苗變黃秧。村民餓得無法想,騎著馬兒來逃荒”。第二年,東至地區(qū)風調雨順,農業(yè)豐收,春節(jié)期間,兩位扎匠師傅為了教育孩子們不忘外出逃荒的饑苦,又扎了五匹彩馬要孩子們玩“五馬跑朝”來歡度新春佳節(jié)。從此以后,晚輩們?yōu)榱瞬煌浝弦惠吶嗽诨罩萏踊臅r的饑苦情景,每隔一兩年,在春節(jié)期間玩一次。1949年,胡定華(退休干部)、胡涌泮(已故)、胡進先(已故)、胡學淵(已故)等老藝人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由原先的扎五匹馬增加到八匹馬,喜慶人民分得土地,當家作主,可以各自創(chuàng)業(yè),取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美意。從民眾的集體記憶中,我們能體會到,當花燈舞起來的時候,人們的內心是復雜的,一方面不能忘記曾經的苦難,要牢記祖先的歷史,另一方面,在告別過去的同時,也要準備未來,通過自身的努力,把未來變成與祖先有延續(xù)性的新的目標,正如“八仙過海燈”傳承人張銀根說的那樣,“八仙燈舞起來的是歡樂,唱出來的是心聲?!比藗兺ㄟ^花燈這樣一種集體記憶的載體,“建立現實與歷史之間的聯系,能借助歷史祖先的強大力量,又朝著有利的方向,把過去、現在和未來統(tǒng)一在一起,給人提供綜合思考的動力和整體合作的行為模式?!盵13]337
東至花燈發(fā)生于具有濃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皖南地區(qū),自創(chuàng)始以來,就成為當地民眾節(jié)日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皖江流域一道獨特的民俗文化風景,我們對東至花燈歷史起源和文化內涵的分析只是認識的開始,希冀學界給予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多的關注。
[1]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東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東至縣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559.
[3](唐)魏征.隋書·音樂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0:381.
[4](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05:5649.
[5](宋)李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60:141.
[6](五代)劉昫.舊唐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511.
[7](明)柯實卿,王崇.嘉靖池州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景印,1962.
[8](清)許起鳳.乾隆建德縣志[M]//中國方志叢書.臺北:臺灣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85.
[9](清)張贊巽,張翊六,周學銘.宣統(tǒng)建德縣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170.
[10]韓梅.元宵節(jié)起源新論[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4):97-105.
[11]王兆乾.燈·燈會·燈戲[J].黃梅戲藝術,1992(1):23-26.
[12]聞一多.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1935(4):837-865.
[13]董曉萍.全球化與民俗保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281.
[15](民國)張鳳瑞.滄縣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北府縣志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435-436.
[16](明)王穉登.吳社編[M]//叢書集成初編(第302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
[17](唐)魏征.隋書 [M].北京:中華書局,1980:1483-1484.
[18](南宋)吳自牧.夢梁錄[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1:15.
[19](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8-71.
[20]李達梁.符號、集體記憶與民族認同[J].讀書,200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