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竹林
1月13日 晴
清晨,我在院子里的葉叢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可愛的蝸牛,它的身體肥肥的,像一個小胖妞。
噢!太好了,我立刻來了興趣,用一根樹枝挑起蝸牛的腹部,把它放在石椅上,這只蝸牛有點像老鼠一樣膽小,立刻把身體縮進(jìn)殼內(nèi),不一會兒,它用觸角左右搖擺了一下,好像看看四周有沒有危險,搜索一番之后,小蝸牛從反面躺著伸出柔弱的粗脖子上下擺動。然后把自己像一根面條一樣的身體伸出來。不一會兒,開始爬行了,但讓我奇怪的是,小蝸牛是怎么爬行的呢?我把它的殼拿起來發(fā)現(xiàn)蝸牛又白又輕的腹部下面長著像海參一樣密密麻麻的小腳。原來是這樣啊,我終于明白了。
以前,我只知道這個小東西叫蝸牛,可是我不知道它為什么是爬著行走,原來蝸牛的腳每爬行一步就會留下一點粘液,這樣可以讓它在爬行過程中保持平衡。只要用手指輕輕觸碰一下它的的觸角,它就立刻縮入殼里。不一會兒,它就慢慢地伸出脖子和身體,然后就爬得更快了。
蝸牛一般生活在徑與葉子的反面,也很容易被人們發(fā)現(xiàn)。一陣微風(fēng)拂過葉叢中,葉子都在搖擺,蝸牛好像在跳搖擺舞似的,真是好看極了!
小小蝸牛真有趣呀!
山西省實驗小學(xué)四(7)班
指導(dǎo)老師:許 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