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爽
(成都大學 外國語學院,成都 610106)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劇,人們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交流日趨頻繁??缥幕浑H逐漸滲透至各個領域,但是由于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差異,人們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了文化沖突也就在所難免。作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禮貌在跨文化交際中起著關鍵作用,直接決定著交際的成敗。在任何一個文化領域里,都有相應的視為禮貌的言語行為規(guī)范,一種言語行為在這個文化領域中通常被視為“尊重、友好”,但在另一個文化領域中就可能被視為“無理、粗魯”。因此,只有學習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禮貌原則,才能夠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本文以英漢跨文化交際為例,從中西禮貌差異現(xiàn)象入手,探究其原因,以促進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從全面和廣義的角度來講,跨文化交際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從事交際的過程。它不僅包括言語交際,也包括非言語交際。正如Wolfson(1989)所發(fā)現(xiàn)的那樣,在跨文化交際中,本族語者也許能夠容忍非本族語者的語法語音錯誤,卻難以容忍由文化差異引起的違反話語規(guī)則的行為[1]。何自然也指出,在言語交際中,人們首先考慮的是話語是否得體和合適,即禮貌問題[2]。由此可見,是否禮貌得體是跨文化交際是否有效成功的關鍵。作為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原則,禮貌原則也從其提出伊始就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英國語言學家Leech在Grice“合作原則”的基礎上,根據(jù)西方人的言行習慣,提出了促成成功交際的“禮貌原則”。其包括六個準則:得體準則(Tact maxim)、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贊譽準則(Approbation maxim)、謙遜準則(Modesty maxim)、一致準則(Agreement maxim)和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3]。我國的語言學家顧曰國先生也結合漢語和漢文化的特點,提出了漢語交際的禮貌原則:貶己尊人準則、稱呼準則、文雅準則、求同原則和德、言、行準則[4]。
從以上中西語言學家的研究中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主體的文化背景不同,其對“禮貌原則”的理解和運用就不盡相同,在交際中難免產(chǎn)生誤解,甚至引發(fā)沖突。
禮貌現(xiàn)象在中西方社會中的表現(xiàn)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中西方所運用的禮貌原則也存在相通之處,這使得交際雙方能有效進行跨文化交際,但是交際的失敗往往卻由于其運用原則的差異造成。禮貌原則在英漢跨文化交際中的使用差異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稱呼與稱謂、恭維與自謙、禁忌與委婉及一些非言語行為。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民族稱謂詞語的數(shù)量和指稱的范圍各有特色。中國文化傳統(tǒng) “重名分 ,講人倫” 的封建倫理觀念,與西方社會“人為本、名為用”的價值觀念有所不同,使得中西方在稱謂系統(tǒng)上存在明顯的差異[5]。漢語中的稱呼和稱謂非常復雜,對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稱謂,而且對于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也要求使用不同的稱謂,更甚者,為了達到某些特定的效果或者目的,漢語使用者也會使用不同的稱謂。用漢語稱呼別人時,一般要求說出彼此之間的關系,甚至呼出輩分、職務、頭銜,如“大舅舅”、“二姑姑”、“三姨夫”、“劉秘書”、“王經(jīng)理”等。特別對于家庭成員的稱呼,漢語中尤為講究。父親一系的比自己長一輩的男性長輩要稱“伯父”、“叔父”、“姑父”,女性長輩稱“姑母”;母親一系的比自己長一輩的男性長輩要稱“舅舅”和“姨夫”,女性長輩稱“姨母”。與此相反,英語中則要簡單得多,在家族中,男性長輩統(tǒng)稱為“Uncle”,女性長輩統(tǒng)稱為“Aunt”,而且在家族之外,也用“Uncle”和“Aunt”來稱呼長輩,甚至直呼其名。在日常交際中,除了特殊的一些職務關系外,英語一般都用“Mr.”、“Miss”和“Mrs”為稱,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更常用given name來稱呼以示親切和隨意。而在中國文化中,對長輩的直呼其名被稱為“大逆不道”,對不是特別熟的人,尤其對于剛認識的人直呼其名完全就是“沒有家教”。所以,在剛開始進行跨文化交際時,英語學習者常常稱呼別人為 “Peter老師”、“Emma董事”等,常常弄得西方人不知所措。
在人際交往中,為了表示友好,各國人民都會對別人進行恭維,而為了禮貌,被恭維方也會表示一定程度的謙虛。但是中西方的謙虛方式卻截然不同:中國人往往采取貶低自己或否定自己的方式來表示,而英語國家的人對于別人的稱贊往往欣然接受。比如,對于“Your painting is so beautiful1!(你畫得真漂亮!)”的恭維或稱贊,英語國家的人會很高興地接受,并回復以“Thank you!”,但是中國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哪里,哪里!畫得不好,都是瞎畫的!”。英語國家的人會覺得這樣的回答太言不由衷了,甚至會覺得是在變相嘲笑自己的欣賞水平。同樣,中國人在請客吃飯時最喜歡說“沒什么好菜招待大家”,在發(fā)言前也會自謙說“我的水平有限,而且準備得也不充分,只能隨便說說了”,而這些都會造成英語國家人的迷惑甚至反感,會覺得說話者很虛偽且對大家不夠尊重。與此同時,對于恭維的效果,中西方差異也很大。在中國,一個男子贊揚一個女子的美麗有時會被視為猥褻和挑逗,而在西方,這種恭維是很平常很禮貌的方式。
禁忌(taboo)是人類社會從古至今普遍存在的文化現(xiàn)象,無論是野蠻落后的原始部落還是高度文明的現(xiàn)代社會,語言禁忌都存在于各個地方。正是如此,當一些事物不便提及的時候,人們就會換一種方式比如委婉語來表達。但是,中西方語言中對于禁忌和委婉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莫過于,英語國家的人對自己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和宗教信仰諱莫如深,而中國人對此卻樂于告知,甚至將其視為關心別人的行為。再比如,對于一位婦女的懷孕,英語國家的人會直截了當?shù)貑枺骸癆re you pregnant? Congratulations!(你懷孕了嗎?恭喜你!)”,而中國人則會小心翼翼地用“有了”或“有喜了”等委婉的說法來代替。
跨文化交際中禮貌原則的使用差異不僅體現(xiàn)在語言上,還體現(xiàn)在非言語行為方面,如肢體語言、表情和穿著等方面。最常見的莫過于中西方收到禮物后的反應。西方社會特別是英語國家的人在收到禮物的第一反應就是拆開禮物,并對禮物表示欣賞,對贈與者表示感謝;與此相反,中國人在收到禮物的第一反應則是放在一邊并對贈與者表示感謝,等他們離開后再拆開。因為在中國的傳統(tǒng)禮儀中,當著贈與者的面拆開禮物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而這在西方國家看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自己精心選擇的禮物得到被贈與者的贊賞本身也是對贈與者的鼓勵和禮貌。再者,中西方對于“幫助”的禮貌理解也不同。例如:
Chinese: Oh, you look so bad! What’s the matter?
English: Well, I just have a cold.
Chinese: What a pity! Let’s see a doctor. I know a good doctor who can help you. Let’s go! (Then urge the man to go.)
English: OK, that’s enough! Thank you!
在上面的例子中,這個中國人很是古道熱腸,既關心別人還提出了建議,甚至還付諸行動催促這個英語國家的人去看醫(yī)生,按照中國社會禮貌原則的理解,此人的做法很能體現(xiàn)熱心,但是在英語國家的人看來,這是妨礙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所以才會有“that’s enough”這種不耐煩的字語,實際在表達“這不關你的事,我不愿意去”。
正是由于在以上幾方面中西方對禮貌原則的理解差異,造成了跨文化交際中,英漢語使用者的誤解甚至交際失敗。
無論是西方社會還是中國社會,從古至今都各自有著尊崇的禮貌原則。隨著跨文化交際活動的逐漸增多,我們發(fā)現(xiàn)中西方的禮貌原則側重點和具體形式都有較大的不同,而這也是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息息相關。這些差異的形成源于中西方不同的人文歷史條件、價值觀取向和主流信仰。
中國屬于農(nóng)耕型的人文社會環(huán)境,其人員流動性不強,鄰里之間相對比較穩(wěn)定,所以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和睦。而且中國人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使得中國人很少與外界進行交流,故此形成了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社會組織,制定了特別的禮法制度。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管子》有言“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序、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經(jīng)也”,即規(guī)定了禮的精神:天地人倫,上尊下卑。所以,在漢語中對于長者和尊者的稱謂要求很嚴格,對父系和母系的親屬稱謂也分得很清楚。但是以歐洲大陸為典型的西方國家則是海洋型的人文社會環(huán)境,人員流動性強,形成了以財產(chǎn)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契約制的城邦組織。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相對平等,家庭和家族的觀念也相對薄弱,所以英語國家的人在稱呼和接受恭維和稱贊時更隨意。
價值觀取向?qū)θ祟惢顒悠鸬搅艘?guī)定性的作用,指導著人們的思維、認知行為活動和評價標準。中國人主張“天人合一”“以和為貴”,求整體,求統(tǒng)一,講仁義,所有的禮貌都需要以群體為取向,并符合社會和群體的期望,即追求集體主義,從此造就了中國人謙虛內(nèi)斂的性格特征。這一點從“滿招損,謙受益”、“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和“言多必失”可見一斑。中國人認為自謙是必要的,而且越謙虛越能表示禮貌,所以對于別人對自己的恭維和贊美,必定首先采取貶低自己的態(tài)度來抬高對方。相反,西方人主張“natural rights(天賦人權)”。每個人生來就是平等的,沒有必要為了抬高別人而貶低自己,要按照自己的愿望來選擇和處理事物,即追求個人主義。在餐桌禮儀的問題上,這一點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中國主人喜歡將自己覺得味美的食物夾到客人的碗里,甚至夾得越多顯得自己待客有道,能夠讓客人不動手就能吃到美味,也就是把客人地位抬得很高,也顯得整個餐桌其樂融融,殊不知,這正應了中國一句古話“好心辦壞事”。西方國家的人們對此很是無奈,一者,他們不能按照自己的飲食意愿來進行選擇而是被迫喂食;二者,用筷子夾來夾去也不衛(wèi)生。
中國的主流信仰受孔孟之道影響頗深,而孔孟之道的思想精髓則是“仁”和“禮”?!叭省奔礊槿蕫邸⑷蚀群筒?,要求人們以“和”為前提來愛戴別人;“禮”即為“理”,與道德倫理緊密聯(lián)系,要求人們以“敬”為前提來遵守禮數(shù)。所以,孔孟的“仁”和“禮”是有差別的愛,用尊卑秩序維護的愛,以此來保證“和”的社會秩序。西方的主流信仰受基督教影響很深,而基督教本身就崇尚個體。耶穌基督自己就是一個個體,經(jīng)常用個體的力量和博愛來拯救世人和世界。所以在以個人主義為取向的西方社會,個人的自由和平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由此可見,正是由于上述的不同,在西方社會的禮貌原則使用中,人們更側重于Leech的一致原則和得體原則,而這種得體則是西方人自己長久以來接受的得體;另一方面,在中國社會的禮貌原則使用中,人們更側重于顧曰國的貶己尊人原則。
從英漢兩種語言的禮貌原則比較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中西方在人文歷史條件、價值觀取向和主流信仰等文化因素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際中,交流雙方容易用本族文化的禮貌原則來理解和評價對方的言行,造成一定的誤解,甚至交際失敗,即語言負遷移。盡管這種負遷移是無意的,但有時卻會造成嚴重后果。因此,重視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學習不同文化影響下的禮貌原則,對于有效進行跨文化交際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Wolfson,N.Perspectives:Sociolinguistics and TESOL[M].MA:Newbury House,1989:37-53.
[2]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110.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108.
[4]顧曰國.禮貌、語用與文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4):12-19.
[5]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2):91-109.
[6]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71-89.
[7]董繡.禮貌—中西文化差異的表征[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97-101.
[8]劉紹忠.語境與語用能力[J].外國語,1997,(3):23.
[9]唐德根,歐陽麗萍.跨文化交際語境與特殊會話含義的理解[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8):9-12.
[10]唐興紅,劉紹忠.跨文化交際中稱呼語的禮貌規(guī)范和語用失誤[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10):11-14.
[11]王西成,曾濤.也談禮貌原則[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2):80-84.
[12]朱秀芝.文化間性視野中禮貌意識的形成[J].外語學刊,2007,(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