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誠龍
在酒桌上遲到了、說錯了話、敬酒敬錯了順序,大家都是要吆五喝六地大喊“罰一杯”的??墒恰傲P”字多不好聽啊,于是便有人喊:“不是罰,是獎一杯。”“獎”字多好聽啊,結(jié)果往往都是“罰酒”不吃吃“敬酒”,咕嚕咕嚕把那酒喝下去了。罰酒敬酒其意一也,反正要把你灌得夠嗆才罷,讓人醉得半死方休。
也許唐太宗參加這樣的“酒宴”比較多,他受“顛罰為獎”的啟發(fā),對那些受賄的貪官別開生路,不是“處罰”,而是“獎勵”。你貪什么,就獎你什么;你貪多少,就給你獎多少。當場在金鑾殿上“兌現(xiàn)獎勵”,讓你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把獎品背回去。但這處罰也罷獎勵也罷,目的是要搞得你非常難堪、心里非常難受。
有長孫順德者,人家來求他辦事,他收了別人的賄賂絹綢數(shù)十匹。這事被太宗知道了,于是叫“辦公室”的文秘人員發(fā)“通知”,要求五品以上文武官員,某月某日準時到金鑾殿里“開大會”,會議重要,不得遲誤。文武官員整整齊齊地站在臺下,專心致志地聽太宗作“重要講話”,太宗沒講別的,只是“通報”長孫順德的受賄情況,末了,唐太宗問:“長孫順德受賄數(shù)十匹絹綢,這說明了什么?……我問你們呢?這說明了什么?”下面誠惶誠恐,不敢作聲,唐太宗便大聲說:“這說明了長孫順德家里缺乏綢緞??!好,你家缺綢緞,我就獎給你綢緞?!碧铺诮腥税醽碓S多綢緞,一股腦地壓到長孫順德的背上,叫他親自背回去。長孫順德臉上是紅一陣白一陣,欲卸不敢,欲背不能,僵在那里,恨不得鉆進地縫。周圍百官看到他這般模樣都竊竊私笑,一個個站在那里看戲,真是羞煞了長孫順德。后來,還有像長孫一般作奸犯科的,如右衛(wèi)將軍陳萬福,大搞索拿卡要,索取了驛站數(shù)石麥麩,唐太宗也是以這種方式給予他獎勵,叫他當著大家的面擔幾石麥麩,從金鑾大殿一步一步擔回家去。
唐太宗的方法看上去“很溫柔”,其實比“挨槍子”更讓人難受。唐太宗直白地對人說:“人生性靈,得絹甚于刑戮,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唐太宗對人性的洞悉相當深刻。人都是有羞恥心的,沒有羞恥心,不就是禽獸了嗎?當人的“恥感”樹起來了,那么“慎獨”意識也許就強了。
【原載2014年2月21日《宿遷晚報·美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