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jié)?/p>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鄭州 450000)
文化語境順應(yīng)與典故翻譯研究
豆?jié)?/p>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鄭州 450000)
翻譯過程不僅涉及兩種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而且涉及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由于歷史文化、價值取向、風(fēng)俗習(xí)慣、宗教信仰、思維方式及地理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差異,語言在不同文化語境中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激起不同的情感。譯者翻譯過程中,要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之間,做出動態(tài)的順應(yīng)和調(diào)整,采取相應(yīng)的策略,才能更好地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本文從Verschueren的語境順應(yīng)論出發(fā),探討文化語境順應(yīng)在典故翻譯中的重要性,并探析了在不同類型典故翻譯中所采取的相應(yīng)的順應(yīng)策略。
文化語境;順應(yīng)論;典故;翻譯策略
語境,也即語言的使用環(huán)境。在語用學(xué)、社會語言學(xué)、語義學(xué)、修辭學(xué)和翻譯學(xué)等各個學(xué)科領(lǐng)域中,語境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許多學(xué)者都曾對語境進行了論述。波蘭語言學(xué)家馬林諾夫斯基(1923)最早把語境分為情景語境與文化語境。他認為研究語言的過程中,必須同時考慮語言使用者的文化和生活環(huán)境[1]。Fishman(1971)、Firth(1975)、Halliday(1976)、Van Dijk(1977)、張志公(1985)、胡壯麟(1994)、常敬宇(1995)、何自然(1997)、何兆熊(2000)、黃國文等[2,3,4],都對語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類。大體來講,語境主要分為語言語境與非語言語境。文化語境屬于非語言語境的范疇,文化語境是語用學(xué)中研究語言使用和功能的內(nèi)容之一。[5]
翻譯過程不僅涉及兩種語言的轉(zhuǎn)換,而且涉及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譯者既要準確傳遞原文的信息內(nèi)容、寫作意圖、文體風(fēng)格等,還要努力滿足在某個歷史時期和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譯文讀者的要求。[6]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語言結(jié)構(gòu)和具體語言環(huán)境,挑選準確合適的譯文語言進行表達,以此獲取翻譯的最佳效果,其中也包括選取最恰當(dāng)?shù)姆g策略以達到動態(tài)翻譯對等,這是翻譯是否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典故是各個民族中語言的精華,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語言形式,其往往具有豐富的內(nèi)容,濃郁的民族色彩,也和特定的歷史文化語境密不可分。典故體現(xiàn)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本文將從Verschueren的語境順應(yīng)論出發(fā),探討文化語境順應(yīng)在典故翻譯中的重要性,并探析在不同類型典故翻譯中所采取的相應(yīng)的順應(yīng)策略。
(一)順應(yīng)論
語言順應(yīng)論是國際語用學(xué)會秘書長、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大學(xué)教授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語用學(xué)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書中提出的語言理論。該書提出了語言的綜觀論和順應(yīng)論。Verschueren認為,人們在語言使用中受到語言內(nèi)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而不斷地進行語言選擇,因為語言具有變異性(variability)、商討性(nego?tiability)和順應(yīng)性(adaptability),故人類能夠在語言使用過程中不斷地做出選擇[7]。語言的動態(tài)順應(yīng)要依賴具體的語境,從社會、歷史、文化、認知等多方面因素來考慮,語境關(guān)系順應(yīng)對語言順應(yīng)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語言使用過程中,語言選擇要與語言使用的內(nèi)外環(huán)境相順應(yīng)。語言的選擇不僅是語言成分、語言結(jié)構(gòu)和語境因素之間動態(tài)作用的雙向過程,同時也是語言使用者使用言語策略的實現(xiàn)過程。
(二)文化語境及翻譯
關(guān)于文化與語言的關(guān)系,巴斯納特有個形象的比喻:文化好比肌體,語言是心臟,譯者便是外科醫(yī)生,給心臟動手術(shù)必須考慮肌體的具體情況。同理,語言與文化無法分離,譯者在進行出發(fā)語與譯入語的轉(zhuǎn)換時,也必須考慮到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8]
所謂翻譯,無非是通過一種語言轉(zhuǎn)達另一種語言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說任何翻譯都離不開文化。歷來有經(jīng)驗的譯者或翻譯研究者都比較注意文化與翻譯的關(guān)系。王佐良認為翻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文化人。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在其著作《語言文化與翻譯》中也強調(diào)了掌握文化對于翻譯的重要性。他指出,對于成功的翻譯而言,雙語文化能力比雙語語言能力更加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具體的文化背景中才具有真正意義。因此,實際上翻譯就是通過一種語言轉(zhuǎn)達另一種語言的文化信息,即翻譯離不開文化。
文化語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人類學(xué)家Ma?linowski提出。各民族都擁有自己的文化、歷史、風(fēng)俗習(xí)慣、社會規(guī)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等。這些體現(xiàn)特殊語言環(huán)境的表達和因素構(gòu)成了我們所說的“文化語境”[9]。在人們交際的過程中,語言的意義通常是根據(jù)語境來確定。[10]翻譯是語言、文化之間的交際活動,它依靠讀者或聽者從譯文中獲得信息。翻譯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文體生成活動。譯者既要準確把握原文作者的目的意圖、原文內(nèi)容和風(fēng)格特征等,又要滿足在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譯文讀者的要求。翻譯中對原文意思的理解及表達遠非單純的語言問題,而是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約及影響[6]。
由于受到不同歷史傳統(tǒng)、風(fēng)俗習(xí)慣、價值取向、宗教信仰、思維方式及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同一詞語在不同文化語境中會產(chǎn)生不同的喻義,不同文化背景又會對不同讀者或聽者產(chǎn)生各異的情感。
(三)文化語境順應(yīng)對翻譯的啟示
翻譯的過程相當(dāng)于文化移植的過程。人們在語言文化交際過程中在不同程度上對語言進行不斷地協(xié)商和順應(yīng)。在選擇的過程中,語言使用者應(yīng)該主動地順應(yīng)語境的變化,在不同語境交際會對語言的選擇產(chǎn)生影響,從而使語言的意義也發(fā)生改變。在翻譯實踐中,作為翻譯實踐主體的譯者應(yīng)該動態(tài)順應(yīng)原語和目的語的文化語境,才能選擇正確的詞義,在最大程度上對譯文語言進行重構(gòu)。為了獲取譯文的最佳效果,譯者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翻譯技巧或策略,如直譯、意譯、加注等,對語言進行重構(gòu),而在翻譯技巧或策略的使用中,譯者也要注意順應(yīng)文化語境,只有如此,才能取得原文與譯文的近似等值效果。
典故往往具有豐富的內(nèi)容,濃郁的民族色彩,它是人們在對世界的認知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語言形式,與特定的歷史文化語境聯(lián)系密切,也反映了人們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具有各自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11]
(一)典故的概念
《辭海》中,典故解釋為:“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很多書籍及詞典中,“典故”被翻譯為“allusion”,但其英語釋義為:“Al?lusion is afigure of speech,in which one refers covert?ly or indirectly to an object or circumstance from an external context.It is left to the reader or hearer to make the connection;where the connection is de?tailed in depth by the author,”(維基百科英文)。所以我們知道,“allusion”和“典故”在意義上并非是完全對應(yīng)的詞語,兩者只有部分意義重合。英漢語典故,多數(shù)都是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濃縮而成。典故是精煉的詞語,具有“含蓄、洗練、深邃和富于聯(lián)想”的特點,這是兩種語言中典故的意義共同點。[12]
(二)典故的來源
中國人說話或者寫作中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喜歡用人們耳熟能詳?shù)氖挛镞M行描述和表達。人們喜歡用名人名言或者歷史文化典故,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普通群眾、中小學(xué)生,引經(jīng)據(jù)典在漢語中都受到人們的偏愛,這體現(xiàn)了漢民族的整體性、聯(lián)系性思維。例如,《全唐詩》中用到的典故高達6000多條。再讓我們看看英語中使用典故的情況。據(jù)調(diào)查,莎士比亞作品中典故的數(shù)目也有數(shù)百條,《圣經(jīng)》中收錄的典故有700條。在一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挠⒚牢膶W(xué)作品中,也不乏典故的身影。一些作品的名稱常使用典故映射一定的主題意義。例如:美國現(xiàn)代小說家John Steinbeck的長篇小說《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源自《圣經(jīng)》里“Wrath of God”;愛爾蘭作家James Joyce的意識流小說《尤利西斯》((Ulysses)源自希臘神話人物;Hemingway的《喪鐘為誰而鳴》(For Whom the Bell Tolls)和William Faulkner的《喧嘩與騷動》(The Sound and The Fury)都出自莎士比亞的作品。典故的來源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歸納起來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歷史事件和故事;(2)神話和民間傳說;(3)文學(xué)作品;(4)寓言故事;(5)風(fēng)俗習(xí)慣;(6)人名、地名、動植物名。
雖然英漢語典故有許多共通之處,如典故來源、語言表達、隱喻認知等方面存在類似特點,但兩者同時都擁有各自文化體系所特有的鮮明民族文化特色。所以,進行典故翻譯時,必須處理好、順應(yīng)好喻體形象和語言表達的關(guān)系,這是典故翻譯是否成功的關(guān)鍵。[13]
順應(yīng)論提出,人類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來自不同語境、語言、認知和社會文化的各種彼此交互作用,語言的交際在各種內(nèi)外語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來完成,人們在此過程中對語境做出動態(tài)的順應(yīng)是語言交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翻譯也是一種讀者和譯者交際的過程,譯文語言的選擇離不開動態(tài)順應(yīng),譯文語言的使用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翻譯的過程一定會包含目的語的重新構(gòu)建,這個過程要求譯者在原語和目的語語境及兩者語言結(jié)構(gòu)之間做出動態(tài)的順應(yīng)調(diào)整。文化語境是語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在語言的選擇方面要努力對文化語境做出動態(tài)的順應(yīng)調(diào)整。
(一)保留形象直譯
典故隱含著重要的文化內(nèi)容,反映某個民族長期的歷史傳統(tǒng)和獨特的民族心理。在翻譯中采用直譯法,并努力保留典故的原有形象,有利于漢英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益于傳達文化中的異質(zhì)(foreignness)和他性(otherness),豐富譯文語言的表達力,增強讀者的審美感受。
例①:“朱斌這個人就是狗咬耗子,多管閑事!”
(吳強:《紅日》)
"Zhu Bin!He's like a dog worrying a mouse, can't mind his own business!"(A.C.Barnes譯)
例②:鴻漸給酒擺布得失掉自制力道:“反正你會擺空城計?!?/p>
(錢鐘書《圍城》)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Hung-chien had lost his self-control,as he blurted out,"Anyway,you could always pull the'empty-town bluff.'"
(珍妮·凱利,茅國權(quán)譯)
(二)保留形象釋義
在譯文中,譯者要盡量對原文中的典故形象加以保留,同時可增加一些解釋性的短語,既可保留典故在原語中的形象特征,又可傳達出原語的意義和內(nèi)容。這樣做不但使讀者對譯文的理解毫無影響,而且也保留了譯言的修辭效果,增強了譯文的可讀性。
例③:中國還有一句成語:“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眴为氁粋€諸葛亮總是不完全的,總是有缺陷的。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Still another Chinese proverb says"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Zhuge Liang by himself can never be perfect,he has his limitations.
例④:這對年輕夫妻并不相配,一個是西施,一個是張飛。
This young couple is not well matched,one is a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while the other is a ZhangFei—a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
西施和張飛都是中國歷史上的人物。西施是春秋時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后來把她作為美女的代稱;張飛是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蜀主劉備手下的武將,性格豪爽,脾氣暴躁。一般英美讀者由于對這兩個人物不太熟悉,因此不加必要的注釋說明,就不可能了解句子的寓意。
(三)保留形象加注
由于英漢民族的文化差異,對于典故譯文中保留的形象特征所傳達的言外之意,對目的語讀者來說可能十分費解,尤其是當(dāng)?shù)涔手邪凶约好褡宓臍v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故事的時候。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采取加注的形式。加注可以幫助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形象和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對于一些修辭的使用也可以更好地加以解釋和說明。
例⑤:“難道這也是個癡丫頭,又像顰兒來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謂東施效顰了,不但不為新奇,而是更是可厭?!?/p>
(曹雪芹:《紅樓夢》)
"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Daiyu?"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 "If so,she's'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對于“Dong Shi”和“Xi Shi”,一般的英美讀者可能并不熟悉。因此對“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這一典故也會不知所云,為此譯者加注如下:“*Xi 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Dong 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這樣有利于那些不熟悉中國文化的英美讀者對此典故涵義的深刻理解。
例⑥:要放開,需要有充分的說服,而且要有一種相當(dāng)?shù)膲毫?,就是公開號召,開許多會,將起軍來,“逼上梁山”。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To make them let people air views freely calls for plenty of persuasion and,what is more,consider?able pressure,that is,issuing an open call and hold?ing man meeting,so that they find themselves check?mated and“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Mountain rebels”.
“逼上梁山”語出古典小說《水滸》,英美讀者如果沒有讀過這本小說,就不可能理解句中的語義,為使英美讀者理解其含義,譯者加注如下:
Note:Liangshan Mountain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a rebel peasant base in the Song Dynasty.Most of the rebel leaders in the classical novel Water Margin were forced to take refuge on Liangshan Mountain as a result of oppression by the authorities or despoticlandlords.The expression“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rebels”has since come to mean that one is forced to do somethingunder pressure.
(四)改換形象套用
英語民族在文化傳統(tǒng)、生活習(xí)俗和審美情趣方面有所不同,所以會造成在思維認知語言表達方面有所差異,即使對于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表達,在使用比喻時也會用不同的喻體。在典故翻譯中,為使譯文讀者更好理解其中的比喻含義,需要改變喻體,使用對方所熟悉的比喻形象,套用各自語言中已用的成語俗語或典故故事。
例⑦:寶玉忙道:“咱們也別管他絕后不絕后,只是這姑娘可好?你們大爺怎么就中意了?”香菱笑道:“一則天緣,二來是‘情人眼里出西施?!?/p>
(曹雪芹:《紅樓夢》)
“Never mind that,”said Baoyu,“What’s the girl like?”How did he come to take a fancy to her?”“It’s partly fate,and partly a case of‘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replied Xiangling,smiling.
例⑧:這妯娌倆,可真是針尖對住麥芒了。
(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
These two women are like diamond cutting dia?mond.
“針尖對住麥芒”是富有漢文化特色的一句俗語,形象生動,喻義貼切。如果直譯則譯語讀者未必能理解其義,現(xiàn)套譯成英語成語短語“diamond cutting diamond”,則不僅語義基本對等,更符合英語的表達習(xí)慣。
(五)舍棄形象意譯
翻譯是語言的交流和文化的傳播,在某些情況下,由于缺乏文化語境的熏陶和存在的土壤,原語中的典故形象或喻體,對目的語讀者來講根本無法進行聯(lián)想而體會其喻義。這樣,在翻譯時,出于交際優(yōu)先的考慮,可以對原語中典故形象進行忽略,僅僅翻譯出其比喻含義,這有利于目的語讀者對原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利于譯文語言的簡潔流暢。
例⑨:(猴王)猛的醒來,乃是南柯一夢。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回)
(The Monkey King)woke up with a start.It had all been adream.(W.J.FJenner譯)
例⑩:但真所謂“塞翁失馬,安知非?!绷T。阿Q不幸而贏了一回,他倒幾乎失敗了。
(魯迅:《阿Q正傳》)
However,the truth of the proverb“Misfortune may prove a blessing in disguise”was shown when Ah 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 and almost suf?fered defeat in the end.
以上兩例,譯文均省略了原語典故的形象,只保留語義,省卻了冗長的注釋。
本文通過典故翻譯簡要地分析了文化語境順應(yīng)對翻譯的啟示和制約。文化語境是典故翻譯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正如Newmark所說:“語境在所有翻譯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規(guī)、任何理論、任何基本詞義?!盵14]語境順應(yīng)論認為:譯語的選擇過程是不斷進行商討、協(xié)商、選擇的過程。翻譯是讀者和譯者交際的過程,譯文語言的選擇也離不開動態(tài)順應(yīng)。翻譯的過程一定會包含目的語的重新構(gòu)建,這個過程要求譯者在原語和目的語語境及兩者語言結(jié)構(gòu)之間做出動態(tài)的順應(yīng)調(diào)整,采取相應(yīng)的策略,才能更好地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1]Malinowski,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in Meaning of Meaning[C].Routledge&Kegan Pau1. 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Inc,1923.
[2]何兆熊.新編語用學(xué)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何自然.《語用學(xué)新解》導(dǎo)讀[A].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0.
[4]黃國文.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李錦,廖開洪.語言與翻譯[J].語言與翻譯,2005(5):49.
[6]關(guān)孜慧.文化語境與翻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3(3): 46-48.
[7]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nd New York:Arnold,1999.
[8]張美芳.中國英漢翻譯教材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9]黃國文.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10]張美芳,黃國文.語篇語言學(xué)與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2002(3).
[11]盧紅梅.華夏文化與漢英翻譯[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6.
[12]http://baike.baidu.com/view/13957.htm.
[13]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14]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Pergamon Press,1982.
Cultural Context Adaptation and Chinese Allusion Translation
DOU Tao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0,China)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he conversion between languages but als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Different languages produce different meanings in terms of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To serve the purpose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ter,translators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dynamics of adaptation and negotia?tion,and the vario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s well.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ual adaptation theo?ry,presents an account of the theory in allusion translation.
cultural context;adaptation theory;allus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
H319.3
A
1673-2928(2014)05-0097-05
(責(zé)任編輯:陳麗娟)
2013-09-16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2013-QN-564)的階段性成果。
豆?jié)?982-),男,河南焦作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漢對比、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