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沈妍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005-02
《語文課程標準》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入教學的首要目標。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應努力培養(yǎng)引導學生識字的興趣,樂于識字,自主識字,讓學生成為識字的主人,主動愉快地積累漢字。下面是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一些粗淺建議:
一、識字融于生活,培養(yǎng)識字習慣
識字教學要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jié)合。漢字在生活中的應用無處不在,因此我們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如:在教學“奶”“超”等生活中常看到的字時,我發(fā)問:“你在哪里看到過它?”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我經(jīng)常喝酸奶,這個字我知道,是“奶”;這個“超”字我認識,我家小區(qū)有個供銷超市……生活的資源無窮無盡,應該讓孩子們充分利用生活資源主動去識字。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才能變得輕松。”在校園中,教師可以利用校園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不經(jīng)意間,了解親近校園,愉快主動地學到漢字。開學第一天,我?guī)е鴮W生參觀校園,讓他們認校名:“紹興市鏡湖小學”,認校訓:“以學為鏡,上善若水”,認校風:“文明勤奮,健康創(chuàng)新”。還利用課余時間帶學生認識班級的課程表、值日表、黑板報,走廊上的“名人名言”,校園中的“文化長廊”。凡有文字出現(xiàn)的地方,都引導他們?nèi)タ纯?。就這樣,日子久了,學生們就會從開始的無意識逐漸變得有意識地把熟悉的環(huán)境與識字結(jié)合起來,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了識字的好習慣。
低段小朋友對身邊人姓名的認讀和書寫尤為好奇。開學初,我給每個孩子制作了名字卡片,貼在桌子的左上角,鼓勵孩子們早點結(jié)識自己的新伙伴,認識自己的新同學,比一比誰認得的朋友多。課間,孩子們喜歡穿梭在課桌椅間,認讀名字交朋友,使他們感覺到識字是一件有趣的事。思品課上,老師要求每位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張“名片”送給新同學,名片中涉及到生日、生肖、興趣愛好等等,孩子們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接觸到了一些漢字,不少孩子還到我這里詢問某個字怎么寫,某個字怎么念,興趣盎然。通過這樣的方式,使陌生的字變得認識并熟悉,進而成為學生自己認識的字。
二、牢固根基,靈活運用識字方法
漢字是拼形文字,組成漢字的結(jié)構(gòu)單位:一是筆畫,二是部件。漢字的這種“拼形”特點使得小學識字教學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結(jié)構(gòu)重組規(guī)律,通過合理體現(xiàn)識字過程的階段性,培養(yǎng)提高學生自我識字的能力。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教師應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有關于漢字的偏旁部首、間架結(jié)構(gòu)的基本知識,為學習更復雜點的合體字打好基礎。教師可以運用換一換、加一加、減一減、編順口溜、猜字謎等各種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愿望,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自主識字,體驗識字過程中成功的快樂。識字教學由枯燥變得有趣,由單一變得多樣,孩子們完全成為了識字的主人。
案例:師出示《小小的船》這篇課文中“我會認”的9個生字“船、完、坐、只、看、見、閃、星、藍”。
師:同學們,別看這些生字又多又陌生,今天我請大家都來做做小老師,開動腦筋,用自己的方法來教教大家,相信你們一定都有好辦法。(孩子們紛紛舉手)
生:我是這么記住“船”的,一家?guī)卓谌俗谛≈凵稀?/p>
師:你的順口溜真有趣!
生:我用“換一換”來記住“閃”,我們學過的“問”字,里面的“口”換成“人”就是“閃”。
生:門里有個人就是“閃”。
師:你們的方法都很不錯,都是合格的小老師。
生:我請大家猜個字謎:“兩個人坐在土堆上”。
(話音剛落,很多孩子脫口而出,是“坐”。)
生:那“兩個人坐在廣場的土堆上呢?”
(大家應和:“座位”的“座”。)
師:你真棒,這位小老師不僅帶大家學習了新字,還鞏固了舊字,做到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可謂是兩全其美。
生:手放在眼睛上,手和目組成“看”。
師:恩,用“加一加”的方法記憶,好!
生:我媽媽在藍天國際影城上班,“藍”字我早就認識了。
師:你在生活中積累了生字,真了不起。
小老師們你一言我一語,繁雜的生字被大家的奇思妙想破解了,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熟練地運用各種方法來自主識字,各種方法都成為了孩子們識字的“良方”。
三、合作探究,加強學生自主識字
“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一個蘋果;但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于兩個的思想?!钡湍昙壭W生有著非常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讓學生做小老師可以使學生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組織學生把學過的或者課外搜集起來的生字或詞語制作成卡片,小組同學合作,通過“我是一位小老師”這個活動互教互學,定期檢查小組成員的識字情況,打破教師單純教,學生被動學的方式,互相幫助,快樂的識字。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課內(nèi)課外的識字途徑和成果,從而達到資源共享,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個性化行為。晨讀時也可以讓學生領讀卡片,在減輕老師負擔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
課余,放手讓孩子們自己積累,收集生字、剪剪、貼貼,這樣就成了“我的識字袋”,隨身攜帶,經(jīng)常利用字卡識字。定期舉行以識字為主題的競賽活動,擴大識字量。學生們在收集中識字,在剪字中識字,在帖字中識字,在交流中識字,最后評比出“識字周明星”“識字月明星”,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熱情探索的熱土,激勵了孩子們自主識字的意識,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愿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自主識字,體驗識字過程中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恒,讓識字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