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梭 羅說:“這兒可以聽到河流的喧聲。那失去名字的遠古的風(fēng),颯颯吹過我們的樹林?!庇谑?,我在紛繁虛假的生活中看到了屬于人本質(zhì)的真。
我記得那個棄楚國相位不顧,毅然決定“曳尾于途中”的莊子,這個心如秋水的高潔隱士擁有舉世的才華,卻不曾向權(quán)勢利益屈服,一生過著清貧飄零的生活。他就像一棵樹一樣捍衛(wèi)著自己的心靈,沒人能將他拔起。這棵樹認定了自己的靈魂,他不會輕易讓他的本真逃離。
歲月一天天過去,大地迎來了那個身軀被縛,靈魂仍要飛翔的人,他叫海子。這個人有著海一樣的深邃,天空一樣高遠,月亮一樣皎潔,不羈于塵世。這個生命的狂熱者只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吟詠,用生命的本質(zhì)來歌唱。“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看到了他的真,是人的本質(zhì)的回歸,是生活的樸素和厚實。
然而,我們畢竟要從懷念中走出來,走到我們自己的世界中。是什么,讓我們在交往中,目光變得越來越矜持,越來越彬彬有禮,越來越西洋味兒,卻也越來越程式化、格式化,甚至透露著虛偽?就像羅大佑在歌里唱的:“朋友之間越來越有禮貌,只因為大家見面越來越少。蘋果價錢賣得沒以前高,或許現(xiàn)在的味道變得不好。”是生活之假,讓我們在追求更高目標(biāo)的時候,遺忘了生命本真,而生命本真在偷偷溜走,人們的眼神變得越來越麻木困頓。
生活之假讓我們的精神日益匱乏,就連那屋頂上憂郁的詩人——貓,在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閃躲著眼神。在這些令人不能承受的假的背后,我們是否也該聽聽農(nóng)民歌手阿寶坐在牛背上唱出的那首清亮的《信天游》了?在這彬彬有禮的西洋熱之后,我們是否也該找一找我們的生命本真了?
回歸本真,即回歸人的本質(zhì)。
(《作文評點報》推薦作品,郵發(fā)代號為11-18)
佳作點評:
文章第一段引用梭羅的話語,既引人閱讀,又揭示出了中心論點。然后用莊子、海子,即哲人、詩人的事例,從正面來證明保持真我本性的重要意義,有說服力。之后又從反面來舉例,借羅大佑的歌詞,評說當(dāng)今社會所存在的虛假現(xiàn)象,人們失卻本真的表現(xiàn),很有針對性,從而點明了保持本真的重要意義。
本文值得借鑒之處,就是在提出論點之后,能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這樣既能十分有效地論證文章的論點,又能給人以啟發(fā)。(牛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