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威達
上周末的利空除了2月份有出口數據大幅度回落以外,2月份的物價數據也明顯低于市場預期。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2月份CPI同比上漲2.0%。這個數據是過去13個月以來最低的。1—2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2%。2月份CPI環(huán)比上漲0.5%。
2月份CPI上漲主要是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7%,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0.90個百分點。據測算2月份CPI同比2.0%的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4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6個百分點。
對市場沖擊最大的主要是2月份PPI同比下降2.0%,環(huán)比下降0.2%。工業(yè)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1%,環(huán)比下降0.3%。這4個數據都是去年8月份以來最差的數據。1—2月平均,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8%,工業(yè)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9%。
PPI即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2.5%,影響全國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1.94個百分點。其中,采掘工業(yè)價格下降5.3%,原材料工業(yè)價格下降3.2%,加TT業(yè)價格下降2.0%。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下降0.3%,影響全國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08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0.3%,衣著價格上漲0.8名,一般日用品價格下降0.3%,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1.1%。
據測算,在2月份-2.0%的全國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1.7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3個百分點。
更令人憂慮的是近期國內鐵礦石、焦煤、焦炭和螺紋鋼期貨價格暴跌,境內外銅鋁鉛鋅等基本金屬期貨價格全部暴跌。在中國制造業(yè)即將進入生產旺季之時,基本原材料價格如此暴跌,說明二季度經濟減速的風險在明顯加大。加上地產分歧加大,保利地產2月份銷售數據不好,周末人民日報又傳出全國人大法工委正在起草房地產稅。
與此同時,3月份又到了季度末,資金又可能開始變得緊張,加上本月第三周銀行到期理財產品達到1600個,接近去年3月份、6月份的水平;同時據測算今年可能有2.39萬億地方債到期。雖然我們一直強調中國宏觀債務風險不大,但市場對債務風險的顧慮始終揮之不去。而市場對各熱點板塊的炒作已經比較充分了,繼續(xù)挖掘股票的難度越來越大。
綜合上面等方面因素,我們認為,近期市場可能繼續(xù)震蕩調整,建議投資者繼續(xù)逢高減倉觀望,以控制倉位控制風險為主,機會和彈性可能主要還是在TMT等成長股和轉型概念股。我們將在市場震蕩調整過程中繼續(xù)重點關注節(jié)能環(huán)保、新能源和智能汽車、半導體、國防軍工、文化傳媒、電力設備以及醫(yī)藥股,同時關注國企改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