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智
元代云南“察罕章”、“哈剌章”具有兩層含義。“察罕章”、“哈剌章”作為云南政區(qū),最早見于元代。察罕為白,哈剌為黑,這一點學(xué)界意見較為一致。至于章,其含義爭論不一,有的說“爨”*伯希和雖提出“章”應(yīng)為“爨”,卻未說明緣由,且把察罕章白蠻、哈剌章烏蠻與西爨、東爨聯(lián)系在一起。參見伯希和(Paul Pelliot)著,馮承鈞譯:《交廣印度兩道考》,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24頁。馮承鈞從伯希和之說,在《大理崇圣寺圣旨碑》一文中認(rèn)為,《元史》之“章”,亦為爨之譯音,察罕章、合剌章,即《唐書》卷二二二下之白爨、烏爨。見馮承鈞編:《元代白話碑》,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1年,第49~50頁。,有的說為“戎”*《馬可波羅行紀(jì)》沙海昂《注》引拉弗氏(Laufer)說,以為“章”為西藏語稱云南西北麗江地區(qū)一部落之稱,或為“戎”之對音。見[意]馬可波羅(Polo ,M.)著,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jì)》,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第287頁。約瑟夫·洛克則說“章”可能與漢語的“戎”字有關(guān),為西戎之“戎”。見[美]約瑟夫·洛克(Rock,J.F.)著,劉宗岳譯:《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譯校本),云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9年,第37頁。,有的則說與“爨”、“戎”二字是同名異寫[1],有的說為“蚺”*沙海昂在其所譯注的《馬可波羅行紀(jì)》第一一七章《哈剌章州》中則認(rèn)為:“章”得“蚺”之對音,元代合剌章與察罕章,或即為《魏略·西域傳》之青蚺、白蚺之譯名,亦即中國史籍所載之烏蠻、白蠻。(馮承鈞按,沙氏未見伯希和以章對爨之說,故有此臆說。)見[意]馬可波羅(Polo ,M.)著,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jì)》,第287頁。。方國瑜先生認(rèn)為“章”字應(yīng)為“蠻”*“譯名當(dāng)有所本,不聞大理國時之麗江、大理居民稱戎、稱蚺、稱爨之說,何得有此譯名?白爨、黑爨,即西爨白蠻與東爨烏蠻,其地在滇東與滇東北,與麗江、大理混為一談,不通之論也?!对贰へA己吓_傳》及《經(jīng)世大典·敘錄》稱:茶罕章,白蠻也,合剌章,烏蠻也。譯語茶罕、合剌之義為白、黑,則‘章’之義當(dāng)為‘蠻’?!币姺絿ぃ骸吨形髂蠚v史地理考釋》(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788~790頁。但也有人認(rèn)為,“章”可能是蒙古人沿用吐蕃對云南地方及人民的稱呼,因為據(jù)相當(dāng)于唐代后期的西藏編年史,吐蕃人稱南詔為hJang,這個hJang來源于吐蕃對爨字的音譯,后來一直沿用此字來稱呼云南地區(qū)及其人民。見韓儒林主編:《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76頁。。同時,方國瑜先生指出,因蠻為普通名稱,作族稱,引申為區(qū)域,可作地名,此時章為蒙古語區(qū)域之意,即火源潔《華夷譯語》“扎”字之對音;故察罕章為白蠻區(qū)域,亦即白地,哈剌章為烏蠻區(qū)域,亦即黑地。[2](P788~790)對于察罕章、哈剌章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方國瑜先生做了較好的解釋。然而,對于察罕章白蠻,哈剌章烏蠻,學(xué)界有不同解釋:方國瑜先生、林超民先生認(rèn)為,元初稱麗江為白蠻,大理為烏蠻,其記錄與麗江、大理地區(qū)部族分布的實際情況相反,故其含義尚未明確。*見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第二冊),第790頁。方國瑜、林超民著,《<馬可波羅行紀(jì)>云南史地叢考》,第35頁?!缎伦朐颇贤ㄖ尽穭t說:元時麗江、維西、中甸一帶至大理為烏蠻么些與白蠻所居,然以么些首領(lǐng)統(tǒng)治,遂以白蠻之名兼包么些,稱察罕章;元代烏蠻繁盛,遍布于云南,故哈剌章可專指諸烏蠻部落中之任何一部,也可泛指諸烏蠻部落。*牛宏斌等點校:《新纂云南通志》7卷169“族姓考一·氏族之演變”,《新纂云南通志》7,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14頁。又袁嘉谷先生認(rèn)為章、詔、長三字雙聲,章即詔,亦即長也,即蠻長。哈剌章,當(dāng)其始也,指黑蠻長,漸移而指屬蠻,又由一部屬蠻移名群蠻,由一地群蠻移名全境。《元史》卷八《世祖本紀(jì)》,記至元十二年正月,云南總管信苴剌殺哈剌章舍利威之為亂者,此哈剌章當(dāng)指黑蠻;《元史》卷一百二十五《賽典赤傳》,記至元十二年,賽典赤奏哈剌章、云南壤地均也,此哈剌章當(dāng)指地;《元史》卷十一《世祖本紀(jì)八》,記至元十七年三月,詔討羅氏鬼國,以蒙古軍六千、哈剌章軍一萬并進,此哈剌章當(dāng)指種族;《元史》卷十三《世祖本紀(jì)十》,記至元二十二年十二月,敕哈剌章酋長之子入質(zhì)京師,此哈剌章當(dāng)指信苴日,即段實??傊?,《元史》言哈剌章者數(shù)十,或地、或族、或酋。可見哈剌章為地域,指云南大理、永北等地;為族稱,指黑蠻,即烏蠻;為酋長,如指段實。見牛宏斌等點校《新纂云南通志·大事記五》卷5,《新纂云南通志》1,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8~99頁。(按:哈剌章為酋長之意,似可商榷)《元史》卷十三《世祖本紀(jì)十》,記至元二十二年十二月,敕哈剌章酋長之子入質(zhì)京師,從語意上說,此哈剌章當(dāng)指大理區(qū)域,或指白蠻,此其一。假設(shè)哈剌章為酋長之義,則察罕章亦為酋長,但元、明文獻中似無符合此種記載者,此其二。故袁嘉谷先生因章、詔、長三字雙聲,即說章為長,即詔者,似不可從。另有一種看法,則具體指出察罕章,白蠻也,指元初蒙古人進入麗江后看到的弄棟蠻。*這種觀點在學(xué)界亦有一些影響力。此觀點主要依據(jù)《新唐書·南蠻傳》、《蠻書》和《元史》的相關(guān)記載,詳見后。夏光南先生認(rèn)為,白爨(西爨白蠻)與黑爨(東爨烏蠻)、松爨(南詔遷于拓東之西洱河蠻、松外蠻)等不同,白爨是漢化的白蠻,包括南詔徙永昌之二十余萬戶西爨白蠻,五代時的鄭、趙、楊、段諸大姓,白爨即察罕章。哈喇章指滇東黑爨、松爨等三十七部。見夏光南:《哈喇章與察罕章》,《元代云南史地叢考》,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第1~9頁。(按:松爨不是南詔遷于拓東之西洱河蠻、松外蠻,因其屬三十七部,故應(yīng)為東爨烏蠻)據(jù)方國瑜先生考證,察罕章為元代麗江路宣撫司的北勝府、通安州、蘭州、寶山州、巨津州、順州、永寧州、蒗蕖州、臨西縣1府7州1縣之地,故與西爨白蠻無涉,更與五代時的鄭、趙、楊、段諸大姓無涉。本文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察罕章白蠻、哈剌章烏蠻這一問題作近一步探討,以求教于方家。
“察罕章”、“哈剌章”作為云南政區(qū)名詞,最早見于元代。關(guān)于察罕章,《元史·兀良合臺傳》曰:“癸丑秋,大軍自旦當(dāng)嶺入云南境。磨些二部酋長唆火銳面、塔里馬來迎降,遂至金沙江。兀良合臺分兵入察罕章,蓋白蠻也,所在寨柵,以次攻下之?!盵3](卷一百二十一,《兀良合臺》,P2979)又《經(jīng)世大典·政典·征伐·征云南錄》載:“酋長唆火脫因、塔里堅守,兀良合臺進攻,懼而出降,用為鄉(xiāng)導(dǎo),襲取白蠻譯曰察旱章。”[4](P621)《元史》說所唆火銳面、塔里馬,應(yīng)即《經(jīng)世大典》中的唆火脫因、塔里。旦當(dāng),亦作當(dāng)當(dāng)、晏當(dāng),藏語稱吉當(dāng),在今中甸,元時曾屬察罕章官民管。[2](P844~P846)關(guān)于哈剌章,《元史·兀良合臺傳》說:“甲寅秋,復(fù)分兵取附都善闡,轉(zhuǎn)攻合剌章水城,屠之。合剌章,蓋烏蠻也?!盵3](卷一百二十一,《兀良合臺》,P2979)《經(jīng)世大典·政典·征伐·征云南錄》曰“乘勝至烏蠻曰哈剌章,攻破水城。四年春,世祖還,兀良合臺至烏蠻之都,曰押赤城,依山阻水,不可近?!盵4](P621)押赤(又稱鴨赤),可能為彝語或納西族語,即大理之善闡府城,在今昆明城。作為元初五城的鴨赤,當(dāng)包有大理時期善闡府、東川、河陽、石城、秀山四郡及三十七部之地,亦即善闡府統(tǒng)攝勢力所及區(qū)域。[2](P784~P786)
同時,方國瑜先生指出,因蠻為普通名稱,作族稱,引申為區(qū)域,可作地名,此時章為蒙古語區(qū)域之意;故察罕章為白蠻區(qū)域,亦即白地,哈剌章為烏蠻區(qū)域,亦即黑地。[2](P788~790)
從地域上來說,察罕章始建于憲宗四年(1254),至元八年(1271)改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改為麗江路軍民總管府,至元二十二年(1285)設(shè)宣撫司。[3](卷六一,《地理志·麗江路軍民宣撫司》,P1464)它包括后來麗江路宣撫司的北勝府、通安州、蘭州、寶山州、巨津州、順州、永寧州、蒗蕖州、臨西縣1府7州1縣之地。[2](P788)哈剌章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哈剌章包括大理國全境,即哈剌章、察罕章、押赤、金齒、赤禿哥兒、羅羅斯、烏蒙烏撒七國;狹義的哈剌章僅限于大理區(qū)域,包括大理府、威楚、統(tǒng)矢(元姚安路)、謀統(tǒng)(元鶴慶路)、永昌、騰沖等府。[2](P786~788)后來,哈剌章的概念又有變化。廣義的哈剌章指大理國全境,即哈剌章、察罕章、押赤、金齒、赤禿哥兒、羅羅斯、廣南西路等七國;狹義的哈剌章僅限于“七國”之一的大理地區(qū)。元時稱大理地區(qū)有兩個涵義,一指大理府治所的城區(qū)平壩;一指元初大理上下二萬戶府及威楚之地,即元代大理路所領(lǐng)的鄧川、云南、趙州、蒙化、姚州五州及永昌、騰沖二府,和威楚路所領(lǐng)的鎮(zhèn)南、南安、開南、威遠(yuǎn)四州。[5](P25~26)
元代記錄稱麗江為為察罕章,大理為哈剌章,當(dāng)時麗江以納西族為主,納有黑意,大理以白族為主,白人取白意,則察罕章應(yīng)稱大理,哈剌章稱麗江,而歷史記錄相反。[2](P790)稱麗江為白蠻,大理為烏蠻,與麗江、大理地區(qū)部族分布的實際情況相反。因此,我們不能把哈剌章、察罕章看成是民族名稱,否則在識別云南古代民族時造成混亂。[5](P35)那么,應(yīng)如何看待這一記載?
《新纂云南通志》對“察罕章,白蠻也;哈剌章,烏蠻”提出另一種解釋,認(rèn)為因元時麗江、維西、中甸一帶至大理為烏蠻么些與白蠻所居,然以么些首領(lǐng)統(tǒng)治,遂以白蠻之名兼包么些,稱察罕章。因元代烏蠻繁盛,遍布于云南,故哈剌章可專指諸烏蠻部落中之任何一部,也可泛指諸烏蠻部落。[6](“族姓考一·氏族之演變”,P614)
另有一種看法,說察罕章,白蠻也,指元初蒙古人進入麗江后看到的白蠻?!对贰な雷姹炯o(jì)》載,元憲宗三年:“冬十月丙午,過大渡河,又經(jīng)行山谷兩千余里,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摩娑蠻主迎降,其地在大理北四百余里。十一月辛卯,復(fù)遣玉律術(shù)等使大理。丁酉,師至白蠻打郭寨,其主將出降,其姪堅壁拒守,攻拔殺之,不及其民。庚子,次三甸。辛丑,白蠻送款。十二月丙辰,軍薄大理城?!盵3](卷四,P59)打郭寨,即《元史·地理志》寶山州之大匱,在今麗江大具,為舊寶山州治。三甸,即今麗江。送款的白蠻,應(yīng)過麗江城區(qū),而尚未到大理。那么,忽必烈在麗江地區(qū),曾兩次與白蠻有過接觸:一次在打郭寨,一次在過麗江城后。這些白蠻從哪里來?
麗江最早的白蠻,是唐代從姚州(今姚安)、褒州(今大姚)一帶遷徙而來的弄棟蠻?!缎绿茣份d:“弄棟蠻,白蠻種也。其部本居弄棟縣鄙地,昔為褒州,有首領(lǐng)為刺史,誤殺其參軍,挈族北走,后散居磨些江側(cè),故劍、共諸川亦有之?!盵7](卷二百二十二,《新唐書·南蠻上·南詔上》,P7276)據(jù)考證,野共川即野共州,今鶴慶南部姜邑壩。[2](P317)就是說,有一部分弄棟蠻在其首領(lǐng)帶領(lǐng)下,遷徙到磨些居住的金沙江一帶,甚至分布到劍川、姜邑?!爱惸矊すネ罗瑥?fù)取昆明城以食鹽池。又破施蠻、順蠻,并虜其王,置白厓城;因定磨些蠻,隸昆山西爨故地;破茫蠻,掠弄棟蠻、漢裳蠻,以實云南東北?!盵7](卷二百二十二,《新唐書·南蠻上·南詔上》,P7275)貞元十年(794),異牟尋又把部分弄棟蠻遷到滇東北。但是,還有一部分弄棟蠻在麗江一帶,而這些弄棟蠻似乎恰好就是蒙古人進入麗江時所見到的白蠻。對于此事,樊綽《云南志》也有相似記載?!芭獥澬U,則白蠻苗裔也。本姚州弄棟縣部落……貞元十年,南詔異牟尋破掠吐蕃城邑,收獲弄棟蠻,遷于永昌之地?!盵8](卷四“名類”,P138~139)這里說,異牟尋把麗江一帶部分弄棟蠻遷到永昌。但不論怎樣,由《新唐書·南蠻傳》《蠻書》和《元史》的記載以及麗江古代民族分布,我們似乎可以推論,蒙古人所說的察罕章的白蠻就是指弄棟蠻。
可以說,這種對察罕章白蠻的解釋說法,不僅和《新纂云南通志》基本一致,而且補充、完善了這一看法。
那么,如何看待以上這兩種有差異的解釋?是依方國瑜、林超民先生的解釋:元初稱麗江為白蠻,大理為烏蠻,其記錄與麗江、大理地區(qū)部族分布的實際情況相反?還是依《新纂云南通志》所說:元時麗江、維西、中甸一帶至大理為烏蠻么些與白蠻所居,然以么些首領(lǐng)統(tǒng)治,遂以白蠻之名兼包么些,稱察罕章;元代烏蠻繁盛,遍布于云南,故哈剌章可專指諸烏蠻部落中之任何一部,也可泛指諸烏蠻部落?
不論是哪種看法,察罕章都和麗江有關(guān)。關(guān)于哈剌章,分歧較大:方國瑜先生認(rèn)為與元代大理的白人有關(guān),《新纂云南通志·氏族考》則認(rèn)為與元代云南烏蠻相關(guān)?!对贰へA己吓_傳》說:“甲寅秋,復(fù)分兵取附都善闡,轉(zhuǎn)攻合剌章水城,屠之。合剌章,蓋烏蠻也。”[3](卷一百二十一,《兀良合臺》,P2979)《經(jīng)世大典·政典·征伐·征云南錄》云:“乘勝至烏蠻曰哈剌章,攻破水城。四年春,世祖還,兀良合臺至烏蠻之都,曰押赤城,依山阻水,不可近?!盵4](P621)據(jù)此,水城離善闡較近,這里的哈剌章已不在大理地區(qū),而指大理國。但《元史·兀良合臺傳》說“憲宗即位之明年,世祖以皇弟總兵討西南夷烏蠻、白蠻、鬼蠻諸國,以兀良合臺總督軍事。其鬼蠻,即赤禿哥國也。”[3](卷一百二十一,《兀良合臺》,P2979)忽必烈所討西南夷為烏蠻、白蠻、鬼蠻諸國,與察罕章、哈剌章、赤禿哥國相對舉,故白蠻哈剌章的哈剌章指狹義的哈剌章。又《元史·兀良合臺傳》敘述了兀良合臺平大理國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的經(jīng)過,以察罕章、哈剌章、善闡、羅羅斯、阿伯為大理五城,雖傳中地名不只五處,兀良合臺也未至羅羅斯。但是,合剌章烏蠻的語境應(yīng)該是指狹義的哈剌章?!督?jīng)世大典·政典·征伐·征云南錄》在襲取白蠻察罕章后云:“乘勝至烏蠻曰哈剌章,攻破水城。四年春,世祖還,兀良合臺至烏蠻之都,曰押赤城,依山阻水,不可近?!盵4](P621)《經(jīng)世大典》中,哈剌章烏蠻語境中的哈剌章指的也是狹義的哈剌章,故哈剌章烏蠻語境中的哈剌章指狹義的哈剌章。
南詔晚期洱海民族已有統(tǒng)一名稱,即封人(或僰人或白人),已融合為一個民族,即僰族或白人;大理國時,居住洱海的主要民族為僰人,故大理國稱白國,其王稱白王,其史書稱白史,其語言為白語,其文字為白文。[9](P65~67)為維持統(tǒng)治,移徙洱海人民安置各處,以資戍守,故大理政權(quán)境內(nèi)各地,多有洱海民族。元明時期將居住各地的僰人,即大理時期遷徙而來。[9](P69~79)宋代,由于大理國長期處于相對獨立的狀況,作為統(tǒng)治民族的白族,走向云南各地,故大理國內(nèi)云南出現(xiàn)了“白族化”的傾向,整個大理國幾乎“白族化”了。*林超民:《白族形成問題新探》,林超民主編:《民族學(xué)評論》(第二輯),云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5年,第298頁;又載《林超民文集》(第二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3頁。
元代大理地區(qū),即狹義的哈剌章,因大理以來的白族化,所以以白人為主要民族。李京《云南志略》白人風(fēng)俗條說:“中慶、威楚、大理、永昌皆僰人?!盵10](P86)元周致中《異域志》僰人條曰:“其國則中慶、威楚、大理、永昌等府是也,今滇南者皆是也?!盵11](卷上,P3~4)這樣,《新纂云南通志·族姓考》對于哈剌章的解釋就顯得站不住腳。而且,如果說察罕章是因為有弄棟蠻或白蠻而被稱為“白蠻”的話,那么,以白人為主的哈剌章也應(yīng)被稱為“白蠻”,而實際上卻被稱為烏蠻。但,元初為什么稱察罕章即麗江為白蠻,哈剌章即大理為烏蠻呢?
白和黑所代表的含義是復(fù)雜的,各時期不同。但蒙古族在色彩方面尚白,以白為貴,白色象征純潔、善良、吉祥、幸福。[12](P285)蒙古語察罕,即白,為蒙古族的理想與追求?!睹晒琶厥贰返?16節(jié)曰:“成吉思汗對兀孫老翁說:‘蒙古的官職,從來以別乞那顏為尊?!环鉃閯e乞的,可以穿白袍,騎白馬,坐于上座,選擇吉年吉月,議論吧!’”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曰:“太宗(窩闊臺)時,諸國來朝者多以冒禁應(yīng)死。耶律文正楚材進曰:‘愿無污白道子?!瘡闹?。蓋國俗尚白,以白為吉故也。”[13](P41)《元史》中又有地名為察罕者。*《元史·地理志》記載,麗江寶山州大匱寨,在忽必烈入大理時內(nèi)附,遂被稱為“察罕忽魯罕”。而正德《云南志》則稱其為察罕。見(明)宋濂等撰:《元史》卷六一,《地理志·麗江路軍民宣撫司·寶山州》,第1465頁。(明)周季鳳纂修:正德《云南志》卷十一,《麗江軍民府·寶山州》,載方國瑜主編:《云南史料叢刊》第6卷,云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第206頁。與蒙元蒙古族的尚白相同,納西族也有此習(xí)俗。在納西族東巴教中,“白”代表神靈和善,“黑”代表鬼怪和邪惡。[14](P355~376)元代納西人衣著白色是有可能的。*洛克認(rèn)為由于納西人衣著白色,蒙古人才稱他們?yōu)椴韬闭禄虬渍?姜)。[美]約瑟夫·洛克(Rock,J.F.)著,劉宗岳譯:《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云南美術(shù)出版社,1999年,第37頁。大理國時期,麗江的烏蠻么些,作為被統(tǒng)治民族,但么些為蒙古人進入云南后首先歸附者,蒙古人在征服麗江時,除在巨津州半空和寨遇到阿塔剌較激烈的抵抗[3](卷一百二十一,《兀良合臺》,P2979),在打郭寨遇到一些抵抗[3](卷四,《世祖本紀(jì)》,P59)外,均較為順利。中甸么些首領(lǐng)唆火脫因、塔里馬投降[3] (卷一百二十一,《兀良合臺》,P2979),永寧么些首領(lǐng)和字、通安州么些首領(lǐng)麥良內(nèi)附[3](卷六一,《地理志·麗江路軍民宣撫司》“永寧州”、“通安州”,P1465)。1254年,授巨津州首領(lǐng)阿塔剌男阿乾銀牌,任察罕章官民管。[15](P89~101)通安州么些首領(lǐng)麥良因與蒙古軍同克大理,因而受到蒙古統(tǒng)治者的獎賞,功列蒙古大將兀良合臺之右,故以副元帥佩虎符,任察罕章官民管。*此段史料出自《木氏宦譜》,見云南省博物館藏:《木氏宦譜》(影印本),昆明:云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1年,第10~11頁。按:《木氏宦譜》所載麥良迎忽必烈與剌巴江口(今石鼓,及半空和寨),協(xié)助忽必烈破半空和寨,生擒阿塔剌,授職為察罕章官民管之說,乃木氏于正德年間修《宦譜》所竄改者。麥良為通安州土官,非巨津州首領(lǐng);初任察罕章官民管者為巨津州首領(lǐng)阿乾,中統(tǒng)四年(1263)麥良才為察罕章官民管;破半空和寨者為兀良合臺,而非忽必烈;察罕章宣撫司初設(shè)于半空和寨,而非通安州。見方國瑜:《<元一統(tǒng)志麗江路二州>概說》,方國瑜主編:《云南史料叢刊》(第3卷),昆明:云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90~91頁。但麥良作為向?qū)?,協(xié)助蒙古軍攻克大理,則應(yīng)為事實。可見蒙古人對納西族的重視與贊賞,蒙古人認(rèn)為納西族較為善良,故稱“白蠻”。相反,大理段氏,曾于宋淳祐四年(1244)在麗江九禾(今九河)激烈抵抗蒙古軍的入侵,迫使蒙古軍退去。[16](卷七,《九禾白王塔磚》,P1003~P1010)大理國對于蒙古人的戰(zhàn)前詔諭,置之不理,還殺蒙古使;實際掌握大理的高氏備戰(zhàn)相拒,羅部府大酋高昇拒戰(zhàn),蒙古軍艱難攻下押赤城。所以蒙古人戰(zhàn)后殺了高祥,而保留段氏以安定大理。*(明)宋濂等撰:《元史》,卷四,第59~60頁;《元史》卷一百二十一,第2979~2980頁。《經(jīng)世大典·政典·征伐·征云南錄》,載方國瑜主編:《云南史料叢刊》(第2卷),第621頁。在蒙古人看來,以大理高氏為代表的白族統(tǒng)治者屢屢抵抗,使蒙古軍付出較重代價,故蒙古人占領(lǐng)云南后,白族成為被統(tǒng)治民族,其地位下降;但白族為大理國的統(tǒng)治民族,故稱之為“烏蠻”*云南大學(xué)林超民先生認(rèn)為:游牧民族尚黑,以黑為貴,真正的蒙古族尚黑。正好白族為大理國統(tǒng)治者,故稱大理為哈剌章烏蠻。。因此,蒙古人所說的烏蠻、白蠻,是以與蒙古人的利益、文化為區(qū)分標(biāo)準(zhǔn)。因為蒙古人認(rèn)為麗江納西較早歸順,對蒙古人幫助較大,納西族又以白為善,與蒙古族有尚白等共同文化,故稱納西先民為“白蠻”,亦即尚白的民族,善良的民族,稱麗江為白地。白族雖亦尚白[17](P68~71),蒙古人占領(lǐng)云南后,白族成為被統(tǒng)治民族地位下降,但白族為大理國的統(tǒng)治民族,故稱為“烏蠻”,稱大理為黑地。
又有可做旁證者,終蒙元之世,蒙古人雖然有掌握了大理國的圖籍和地理,但對云南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這可以從元朝修的云南志書可以看出。*據(jù)方國瑜先生考證,元初采用大理國時期段氏修的《大理圖志》(已佚)來編撰《云南圖志》(已佚),但由于元朝人對云南不夠了解,疏于云南歷史知識,故從《云南圖志》(已佚)開始,《混一方輿勝覽》、《元史·地理志》到明代地志之書,都承襲了錯誤,把大理時期《大理圖志》(已佚)中的“前朝”、“本朝”分別改為“蒙氏”、“段氏”,當(dāng)作南詔和大理,而事實上《大理圖志》中的“前朝”和“本朝”,是指“大理前期”和“大理后期”;《混一方輿勝覽》和《元史·地理志》中這樣的錯誤較多,分別約有30處和50處,只有少數(shù)指出人名、年代及具體事件稱蒙氏的,為南詔時期之事,且之錄自《新唐書·南詔傳》。(方國瑜:《試論“大理圖志”諸問題》,《中國社會科學(xué)》,1980年第1期。)又元人多以其文化習(xí)俗命名。*魏源認(rèn)為,元人以蒙古語命名,或取于色,或取于部族,或取于行次,或取于吉祥,或取于珍寶。察罕為白,哈剌為黑,其取意則來自顏色。(魏源:《元史新編·元史語解略》,《魏源全集》第八冊,岳麓書社,2004年,第13頁。)由于不夠了解云南,就只能以其文化習(xí)俗和接觸得來的印象來給大理和麗江及其民族命名,于是就有了所謂的察罕章白蠻、哈剌章烏蠻的說法。
總之,察罕章和哈剌章有地理空間的涵義,察罕章指后來的麗江路宣撫司;哈剌章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而蒙古人說所的烏蠻、白蠻則是以其利益、文化上所作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