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程序“破窗”
■專家名片
張華強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終身研究員
近年來破壞環(huán)境資源類犯罪呈明顯上升趨勢,很多環(huán)境污染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著環(huán)境監(jiān)管人員的失職瀆職行為。究其原因,如果說現在不缺制度、紀律和規(guī)則,那就是因為經不住失職瀆職者與“土豪”相互勾結,在程序上繞來繞去,以身試法。在這種情況下,借鑒先秦典籍《呂氏春秋》中的程序莊嚴思想,防止程序意識的“破窗”,無論對于保持一身正氣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呂氏春秋》成書于戰(zhàn)國末年,一般認為屬于雜家著作;然而從其編寫體例和內容來看,更像是一部程序典籍,在對敬天崇道的傳承中體現了一種程序莊嚴思想。
《呂氏春秋》以八覽觀事、六論論理、十二紀標揭天道,其中十二紀是《呂氏春秋》編撰者最用心思、是為看重的部分。在我們今天看來,十二紀更像是一體化的年度規(guī)劃流程。紀首所記,一般認為就是當時的月令。月令是對一月之內,“天子”所當行之事的逐月指導和規(guī)定。皇帝什么時候住什么樣的房子 、坐什么樣的車、用什么樣的馬、用什么樣的旗幟、穿什么樣的衣服、吃什么樣的飯,直至用什么樣的餐具都規(guī)定得清清楚楚。至于什么時候舉行什么儀式、配什么樣的玉器、什么人做什么樣的動作,規(guī)定得也很詳細。作者將這些都上升到“紀”的層面,無非是在強調程序意識的重要性。因為紀的本義為一絲之首,煮繭抽絲的關鍵是找出絲頭,絲頭找到了,絲就可以理順了,故引申為統(tǒng)紀、綱紀。
《呂氏春秋》為程序意識披上種種神秘的色彩,與其說是一種迷信,不如說是刻意為之:利用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將謹遵程序與敬天法祖聯(lián)系在一起,以約束包括最高統(tǒng)治者在內的主觀隨意性和私欲?!秴问洗呵铩妨信e出了諸多違反程序的嚴重后果:“孟春行夏令,則風雨不時,草木早槁,國乃有恐。行秋令,則民大疫,疾風暴雨數至,藜莠蓬蒿并興。行冬令,則水潦為敗,霜雪大摯,首種不入?!蔽鳚h時的董仲舒后來將其發(fā)展成為天人感應:違背了禮數程序就等于違背了天意,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這在客觀上對無限君權進行了限制。在我們今天看來,程序性的規(guī)定作為實踐經驗的總結,如果被自以為強勢者所藐視,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仍然是一樣的。
《呂氏春秋》成書后,稿本被懸掛在咸陽城門,宣稱“有能增損一字者與千金”。一般認為,這是在顯示其文字上的嚴謹;其實,我們不妨將其理解成努力尋找程序上的破綻,避免因為程序規(guī)定的瑕疵而出現“破窗”現象。
《呂氏春秋》成書于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十幾年前,一方面為秦掃六合提供程序依據,另一方面是想將諸子百家治理研究的成果用程序上的規(guī)定固定下來,構成“正義生產線”,避免人亡政息?!胺彩o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兇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绷D垂法后世,讓后來者在按程序辦事的過程中更為恰當地處理各種事務,順天應人。同時將程序的遵守與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體現了承繼管理經驗的實用價值,奠定和諧基石?!疤煸豁?,順維生;地曰固,固維寧;人曰信,信維聽。”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建設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
可惜的是大秦帝國至二世而亡;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從程序執(zhí)行的懈怠開始。人們常常以為秦二世愚不可及,其實在秦始皇的諸皇子中,胡亥與扶蘇一樣天資聰穎,“豐神俊秀資質特異”。只是常在秦始皇膝下承歡的胡亥,看到父皇日夜操勞,太苦太難,壓根就沒想做皇帝。當他被趙高等人推上大統(tǒng)之位后,聽從一個龐大機制的擺布,更感到身不由己。其日程安排頗像現在高考前的學生,在校作息聽鈴聲指揮,回家后作業(yè)寫不完不能入睡,很是辛苦。處于成長發(fā)育期的胡亥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極想“逃學”,把程序上的事務都交給老師趙高打理。而趙高正是利用掌控程序的便利指鹿為馬以營私,最終導致贏氏江山“破窗”。
正如賈誼在《過秦論》中所說,“滅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边@也反映了程序“破窗”的特殊性,那往往是從內部的懈怠開始。程序的嚴格執(zhí)行無疑需要體制內人群的身體力行,而程序的堡壘也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極像環(huán)境污染“保護傘”的存在那樣。《呂氏春秋》無疑估計到了程序“破窗”情況的發(fā)生,程序莊嚴思想就是力圖在各種“變通”的說法中提供正能量。比如古人認為,火星迫近心宿的“熒惑守心”天文現象是宋國君主將遭受災禍的預兆。這使得當時的宋景公十分害怕。但是當他聽到可以將災禍轉移到身邊的大臣、老百姓或者年景收成上去等等建議時,均予以否決。上天受到感動,讓火星避開了?!秴问洗呵铩返恼J識更進一步,指出天道無私,絕不會為人為的變通所動。
檢察機關不斷加大力度查辦環(huán)境領域的職務犯罪,對于深挖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犯罪背后的失職瀆職,嚴厲打擊“保護傘”十分必要;然而從預防犯罪的角度看,借鑒《呂氏春秋》中的程序莊嚴思想,校正程序意識的扭曲,從思想“破窗”的源頭抓起必不可少。
校正信念扭曲,在嚴格程序中對歷史負責?!秴问洗呵铩分械某绦蚯f嚴思想從形式上看是敬天法祖,實際上是以民為本。只不過其獨特的民本思想滲透在它所設計的順民心、借民力的程序之中。檢察機關查辦環(huán)境領域職務犯罪的力度不斷加大,往往會導致一些“為官不為”現象的蔓延,他們拿走程序拖延,推卸責任。與其說這是心態(tài)問題,不如說是信仰迷失。環(huán)境建設像是“無主”財產,如果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很難在保護環(huán)境的程序上較真,難免會“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更談不上為子孫后代著想。
校正權利觀扭曲,防止利用程序營私。《呂氏春秋》認為:日月不私照,四時不私行,天地、日月、四時施其德樣而萬物得以成長。君主對百官的使用也是一樣,百官各處其職、治其事,應當在執(zhí)行十二紀時“去私”,并有專章論述。官員的職責往往是程序中表現出來的,似乎構成某種特權;如果存有私心,那就會為內部小圈子牟利,在程序中相互通融,或者表現為內外勾結,借審批等程序尋租。如果監(jiān)管者習慣于搞下不為例的姑息,那就很難在人們心中留有一絲戒懼。
校正政績觀扭曲,在接受程序檢驗時“無為”而治。《呂氏春秋》強調程序意識,的確主張自然無為。不過這里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無妄為,不能在應有程序之外亂作為,以此“勉勉我王,綱紀四方”。但是在對規(guī)律的利用中則必須有所作為,善假于物。而扭曲的政績觀恰恰相反,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是聽任濫砍濫罰,竭澤而漁;就是不愿意在改善環(huán)境中加大投入休生養(yǎng)息。比如對于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建設,因為把幾百億埋在地下,老百姓看不見,就不愿提上日程。
校正執(zhí)行扭曲,防止利用“疑似”敷衍程序。《呂氏春秋》專門提出了一個慎行論,提醒為政者不要在“疑似”的問題上進行忽悠程序。其認為越是似是而非的東西,越是對自己何去何從的嚴峻考驗。比如墨子看見柔軟潔白的練絲就為之哭泣,因為它可以染成黃色也可以染成黑色,對待程序的變通就不能不如履薄冰。一些環(huán)保行政執(zhí)法部門往往“以罰代刑”,對環(huán)境污染類案件一罰了之,不走司法程序,客觀上縱容了環(huán)境污染行為的發(fā)生。刻意“疑似”變通,那正是法治精神的“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