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杰
看到那些歪歪扭扭闖紅燈的老人,看到那些急赤白臉地上了公交就要座位的老人,首先做的是告誡自己,到老了千萬不能這樣。
在悉尼住了一段時間,熟悉了這個城市的交通狀況之后,再出門的時候就敢自己坐車了,包括公交、輪渡船、城軌火車。因為選擇的出行時間都是高峰過后或者之前,基本看不到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公共交通那種擁擠不堪的場面。
我注意到這個時間段乘車的老人比較多,有的是一個人或者老兩口,更多的是幾個老人一起乘車,看上去是結(jié)伴購物游覽的樣子。老人們非常優(yōu)雅,穿著打扮十分講究,臉上始終掛著慈祥的笑容,和藹可親。很多時候我會情不自禁地過去攙扶老人們一把,或者朝他們笑笑,投去敬愛的眼光。老人們總是以謝回報,以笑容感激你的笑容。當時我就想,不要說跟這些老人們生活在一起,就是一同乘車,一起旅行,哪怕時光再短暫,也是幸福的。
我的目光時常盯著老人們。他們上車以后,有座的時候就坐下,沒座的時候也樂意站著,也沒有見著有年輕人給讓座的。我很困惑,便嘗試著自己去給老人讓座。一次,我乘坐有軌電車從悉尼的魚市回住所。有一站,車上突然上來很多乘客,座位很快就被占滿了。見一位老人還站著,我就起身讓座,示意老人坐下。不成想,老人很客氣地謝絕了我的美意,堅持不坐,一直站到下車?;厝ズ髥杻鹤?,他說在澳大利亞沒有給老人讓座這樣的習慣,因為老人們不希望被別人看老了,他們更希望在他人的眼里自己永遠年輕。當自己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老人會主動提出來,年輕人也樂意尊老幫老。我覺著這樣的互動比起單方面的被動尊老,更容易讓人接受。
說實在話,在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是很矛盾的。尊老是每一個民族都要去做的頭等大事,不知道尊重老人,其實就是給年輕的自己挖下一個大坑,到老了也不會得到年輕人的尊重。最近,我的心里很堵,是被幾位老人鬧的,面對這樣的事不知怎樣表述才合適,因為自己也有老父老母,自己也年過半百,很快就會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但是,當關(guān)于老人的話題形成社會輿論之時,公眾的看法就會左右事態(tài)的發(fā)展方向,有識之士就不可三緘其口。
前些年,南方某地一位老人在馬路邊摔倒,一位路過此地的小伙子扶起并送回家中。小伙子臨出門時卻被老人的孩子們揪住不放,認定老人是他撞倒的,還把這個小伙子告上法庭。法庭的判決也是小伙子賠償老人的醫(yī)藥費,以及孩子們的照料誤工費。理由很簡單,就像老人的孩子們說的,你不撞他,你怎么會扶他,哪有這樣的好人。于是乎,全社會輿論嘩然,見老人摔倒千萬不要去扶,否則會被老人賴上。有人還拿老人開起了玩笑,將其稱之為“老賴”,實在不恭,卻又是一種無奈的表現(xiàn)。
我們一直在說國外的孩子獨立意識強,其實,國外的老人獨立自強的意識和觀念更加濃烈。我認為這是好事。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話,人老了意識很重要,鍛煉很重要,管住自己的嘴很重要,這幾條過關(guān)了,身體保準就好。還有一條,那就是獨立自主最重要。
在我老家的村里,八十幾歲的老人多的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老兩口獨立生活,當然也有一個老人健康長壽的,同樣,他(或者她)也是自己生活,自己照顧自己。老人如小孩,人到了一定年紀隨著身體機能的改變,脾氣、個性也在改變。在這個時候教育老人如何為老,不是一個叛逆的話題,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
最近連續(xù)出了幾起與老人有關(guān)的爭執(zhí),有的老人因為年輕人不讓座,上去就罵,甚至大打出手,還有的就一腚坐在年輕人身上。這些老人破壞了正常的人際關(guān)系。被“尊老”綁架了的社會關(guān)系,也變得異常復雜,所以就出現(xiàn)了有老人摔倒在路邊,大家圍成一圈保護著老人,卻無人施救的社會怪象。這說明人們的尊老意識是很強的,卻又迫于一些老人的不尊,而不得不采取中庸的做法,既不落下見死不救罵名,也不貿(mào)然出手,免得惹上麻煩。想想,真的很是傷感,尊老愛幼本是我們民族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如此生分,甚者走上法庭。
記憶中一直有這樣的一段故事。2006年春天,我到德國去,在漢諾威的一家餐館吃中餐。中國人有大吆小喝的壞毛病,幾個人一湊,說話的分貝迅速上升,不比帕瓦羅蒂和多明戈的嗓門小。如果再喝上幾杯小酒,動靜更是翻天覆地,估計嫦娥也能聽得一清二楚。在德國下館子,甭管菜品如何,啤酒是必須喝的。一杯下肚興高采烈,兩杯過后盡開顏,酒過三巡就不是自己了,不大的飯館空間就被我們一行幾人占領(lǐng)了。一會兒,門口站了一位白發(fā)蒼蒼、紅光滿面的老人。她利用我們打酒的空隙,做了一個簡單的手勢,意思一看就知:能不能小點聲。老人沒有說什么,做完了那個手勢,轉(zhuǎn)身就走了。我從興奮中冷靜下來,知道做錯了什么,趕緊起身向老人致歉,把打來的啤酒退了,輕輕地走出了飯館。在外面我看見幾位老人正坐在一起聊天,就是我們用餐隔壁的那個房間。餐桌上就三四個菜品,中間放著一束鮮花,應該是給其中一位老人過生日。老人們看見了我們要離開,剛剛在房間門口做手勢的那位老人,起身走了出來,特地向我們道別,好像還說了幾句什么話。我猜想,老人的話可能有兩層意思,一是對自己剛才的手勢表示歉意,另一個是告訴我們今后不要再這樣大聲喧嘩了。但不管是哪層意思,那天我真的是帶著愧疚和不安離開那家餐館的。
我們都是聽話的好孩子,小時候爺爺奶奶和父母親都會告訴我們,吃飯時不能大聲說話,在老人面前不能隨便插話,只能回答問話。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都記著。但是,當看到那些歪歪扭扭闖紅燈的老人,看到那些急赤白臉地上了公交車就尋求讓座的老人,首先做的是告誡自己,到老了千萬不能這樣。
孟子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還沒有理解這句話的深意,但知道大概的意思是:對他人的父母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孝順,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愛之有加。我們的老人在家都是慈母嚴父,出了家門也應是和藹可親,尤其是孩子們的道德模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