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電影《畢業(yè)生》里的羅賓森夫人是個壞女人。
她勾引朋友的兒子本杰明,而且在本杰明愛上自己的女兒伊蓮的時候,不擇手段地破壞兩個人的愛情。但有意味的是,《畢業(yè)生》里最迷人的角色,既不是青年才俊本杰明,也不是漂亮少女伊蓮,而是這個著名的壞女人。
在《畢業(yè)生》那張同樣著名的海報中,前景是羅賓森夫人穿著絲襪的、線條優(yōu)美的腿,景深處站著本杰明。面對這赤裸裸的誘惑,他手足無措心癢難耐。飾演羅賓森夫人的女演員安妮·班克勞弗特曾經(jīng)拿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但是沒人關(guān)心她演了其他什么角色,2005年她去世的消息在全世界都上了頭條:“羅賓森夫人”去世了。
其實《畢業(yè)生》的編劇巴克·亨利對羅賓森夫人這個角色充滿矛盾。《畢業(yè)生》是新好萊塢的代表作,新好萊塢的電影是拍給誰看的?拍給那些六十年代叛逆而頹廢的青年人,他們聽搖滾樂,吸毒,性解放,做滿世界流浪的嬉皮士,和年輕時候的錢玄同一樣覺得人活到四十歲就該死,不死的也都變成了王八蛋。
在這樣的大潮流里,巴克·亨利只能把羅賓森夫人寫成一個壞女人、年輕人的對立面:她長于男女情事,熟極而流,對本杰明毫無感情,僅僅是貪戀他年輕的肉體。年輕人的情感在她的襯托之下,顯得那么真摯誠懇,熱烈蓬勃。
然而,巴克·亨利迷戀于她的過去,迷戀于她的創(chuàng)傷,通過本杰明的嘴他帶著一絲甜蜜和崇拜稱呼她為“心碎的酒鬼”。但他沒有時間了,接下來他必須去描繪那像火車一樣轟隆隆開過來無可抵抗的年輕人的愛情,一個行尸走肉心如死灰的老女人,只能被甩在這充滿力量的世界之外。
巴克·亨利欠了“羅賓森夫人”的,在女導(dǎo)演安妮·芳婷的《忘年戀曲》里得到了償還?!锻陸偾匪悴簧鲜且徊亢軈柡Φ碾娪?,但是它的確講了一件很厲害的事。
大致來說,故事是這樣的——假設(shè)有一個矩形,一側(cè)的兩個頂點是一對好閨密Lil和 Roz,另一側(cè)的兩個頂點是她們年輕而健壯的兒子們Ian和 Tom,現(xiàn)在,讓我們在四個頂點之間劃兩條對角線——沒錯,忘年戀就是這樣譜成曲子的。
你可能會問,她們的丈夫們呢?是呀,這兩個男人曾經(jīng)存在于她們的生活之中,只不過一個早早車禍離世,另一個也在忘年戀曲發(fā)生之后,被她們輕松地放逐了。
Lil和Roz,就是21世紀(jì)的羅賓森夫人,但是和《畢業(yè)生》不同,這一次,她們是主角。在女導(dǎo)演溫柔而同情的注視下,她們終于得到了一個空間,來展現(xiàn)屬于性別和生命的所有秘密、所有創(chuàng)傷、以及用來對付痛苦的勇氣和力量。因此,這個帶有亂倫色彩的故事并不顛覆三觀,相反,卻溫暖而憂傷。
Lil和Roz是可以徹底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的朋友。她們遇到的第一個障礙是共同來面對戀情的發(fā)生。Lil坦誠地說:“我從沒有這么開心過,我不想放棄?!?/p>
四個人有過一段伊甸園一樣的快樂時光。他們居住在海邊,一有時間就共同泡在大海里嬉戲玩耍。這里沒有母親,也沒有兒子,沒有男人,也沒有女人,甚至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只有像金子一樣美好永恒的現(xiàn)在。
當(dāng)然,伊甸園就意味著脆弱和短暫,意味著毀滅必將到來。Lil和Roz當(dāng)然明白這一點?!八麄儠x我們而去,這一切遲早都會發(fā)生。”Tom出發(fā)到悉尼去執(zhí)導(dǎo)一個音樂劇,盡管只有一個月,Lil清楚等待她的是什么。就像羅賓森夫人和本杰明有過多少次約會,也趕不上純潔少女的一滴眼淚一樣,一個成熟女人對于年輕男人而言,只能是一個過路的驛站,他終將帶著她給他的饋贈,回到那個年輕人的世界中去。
夜深時,Lil在鏡子前面久久站立,看著衰老的皺紋像噩夢一樣在臉上密布。她哭著對Roz說:“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夠承擔(dān)這個痛苦?!?/p>
Roz說:“我懂。但我們必須承受?!?/p>
這,就是成年女人的成長。
成長是勇于享受生命的樂趣,也勇于承擔(dān)生命中必然要發(fā)生的“失去”。對于女人而言,在生命的過程中,你要一點一點失去青春,失去容顏,失去異性的愛慕,失去充盈的荷爾蒙,得到一個被時光所拋棄的軀體。如果你足夠幸運擁有春夏秋冬一般的漫長生命,你就必將面對這個失去。中年女人的成長,便是如何尊嚴(yán)地面對這個每天都在發(fā)生的“失去”。
男人所寫的“羅賓森夫人們”的故事,比如《畢業(yè)生》,或者瑞典的那部《教室別戀》,被拋棄在年輕人世界之外的中年女人往往陷入瘋狂和絕望,她們只能利用手中所有的權(quán)力,來卑鄙殘酷地打擊年輕人——她們被無情地“壞女人”了。而在《忘年戀曲》里,兩個女人卻互相扶持,來共同有尊嚴(yán)地度過這難熬的痛苦時光。
所以,成長是一輩子的事。青年時期的成長課題是如何面對全世界,而中年之后的成長課題則是如何從全世界退回到自己。尤其,是女人。青年時期的成長充滿迷茫和激情,而中年之后的成長則是寂寞而深刻的。值得慶幸的是,人們總是帶著積攢了多半生的智慧和力量,來面對這艱難的成年人的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