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摘 要:體育課是中學生的必修課。檢查和衡量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課的練習密度與運動負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 用。這也是測定體育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依據(jù)。
關鍵詞:體育課;練習密度;運動負荷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31-01
體育課是中學生的必修課。檢查和衡量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課的練習密度與運動負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 用。這也是測定體育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依據(jù)。
近兩年我們對伊盟的初、高中7所城鎮(zhèn)中學的體育課進行觀摩測試。運動密度采用電子秒表計算每節(jié)課的 實際練習時間,生理負荷采用心率遙測儀,對無疾病、沒有經(jīng)過訓練、心率在60~90次/分的學生中,跟 蹤在課前、課中、課后測試。
經(jīng)過測試分析,7所學校12節(jié)體育課平均練習密度為:初中11.1%、高中19.3%,課的基本部 分練習密度為初中16.7%,高中16.7%。平均心率初中為118.3次/分(男),102.4次/ 分(女);高中111.9次/分(男),125.4次/分(女);平均心率指數(shù)初中為1.4(男),1.5(女),高中1.4(男),1.5(女);各年齡段,各年級體育課密度和負荷的限定質,根據(jù)科學鑒 定和學生體質情況一般為,13-16歲(初中)平均心率130-150次/分,平均練習密度25-30 %,16-18歲(高中)平均心率,140-160次/分,平均練習密度30-40%。如果能按照這些 數(shù)據(jù)組織教學,學生的心身就會得到健康發(fā)展,教師就會較圓滿地完成大綱所要求的教學任務。像呼市地區(qū)中 學體育課的平均心率指數(shù)1.45,平均心率144.3次/分,平均練習密度38%,基本達到大綱要求。 伊盟地區(qū)中學的體育課各項指數(shù)不但低于呼市,而且也低于各年齡段所規(guī)定的基本指標數(shù),不難看出伊盟地區(qū) 中學體育課的教學水平低于呼市。實踐證明,低了就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身健康,也不利于完成其 他學科的學習任務。
我們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學器材的短缺,場地、氣候等客觀因素外 ,更重要的是教師責任心差,業(yè)務素質低,不能依據(jù)學生、場地、器材和氣候等實際,科學地設計教案,預估 并基本保證每節(jié)課學生所能承受的密度與負荷。
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承受運動負荷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而體育教學隨著年級的提高, 基本知識、基本技術、技能也在不斷提高。所以初中學生的生理負荷運動密度要低于高中。當然學生的心理素 質的差異,其生理負荷的承受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體育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生理去組織教學是主要的 。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1、需根據(jù)體育教學的實際,如教學環(huán)境、場池、器材、師資等,體育課的全課平均練習密度為30-35%,平均心率為130-140次/分,平均心率指數(shù)為1.4-1.5之間(指伊盟地區(qū))。根據(jù)所處地 區(qū)和學生實際情況密度與負荷的指標數(shù)有適當?shù)纳炜s幅度也是允許的。
2、體育教師教學能力低,業(yè)務素質差,教學方法單一,缺乏科學性,教學設備短缺,場地不標準是體育 教學質量低的直接原因。為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盡最大力量增添體育設備和器材,逐步加大對學校 體育的投資,下最大決心對體育老師分批分期進行培訓,提高其教學能力與業(yè)務素質。
3、需建立健全嚴格的考核制度、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提高教學能力,并激勵其出主意 想辦法,自制器材,修建場地,逐步完善體育設備。
4、需按照教學大綱,結合本地區(qū)實際,改變傳統(tǒng)教法。例如,將原男、女生合班授課制改變?yōu)槟小⑴?分班授課制。這可以依據(jù)男、女生心身發(fā)展特點和生理接受能力適當?shù)卣{整大綱的基本教材,增加選用教材。 像舞蹈、韻律操、身體素質練習,游泳、滑冰、武術、摔跤等。采用這種方法,選用教材可占總課時的40% 左右。教法也可運用分組輪換和講解示范相結合的方法交替進行。這樣不但彌補器材不足,而且可以從不同角 度提高課的運動密度與生理負荷,從而提高了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能圓滿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