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東
作為一條商業(yè)的和文化的通道,無論有多么艱險,它首先必須是一條能夠維持基本生命的通道。瓦罕走廊從它的地理特征中不難找到其邏輯性。但很遺憾,對于它的大半程,我們無法如馬可·波羅、玄奘或奧萊爾·斯坦因那樣親自用步伐去丈量,而只能通過地圖去抽象地演繹。好在,我們終于獲得了體驗一個段落的機會。
數次前往中國最西部的小縣塔什庫爾干,并數度從科克牙爾沿塔什庫爾干河一路走到紅其拉甫,對那里的冰峰、雪嶺、冰川、達坂、溪流、草灘、羊群、牦牛、營房、城堡、筑壘、軍臺,以及那里的塔吉克人,或多或少已經有些熟悉,但卻唯有兩個地方始終屬于空白。其一,是廣袤的塔什庫爾干南部自然保護區(qū),其二,是穿越帕米爾天界的瓦罕走廊。
這次進入塔縣,我建議同行者舍棄凡人必往的金草灘,而另走高山牧場,去尋找不同的角度,而所去牧場,恰是瓦罕走廊中國段的極西部位。由此,便成就了一次瓦罕走廊中國段之行。
瓦罕走廊中國段東起塔什庫爾干縣達布達爾鄉(xiāng)排依克,西至阿富汗國巴達赫尚省東部邊境,全長約70公里。自阿富汗國巴達赫尚省東部邊境以西,是瓦罕走廊的阿富汗段,全長約230公里。這條總長度約300公里的走廊,竟然以其妖嬈頎長的身段,穿越了撒拉闊雷嶺、喀喇昆侖山、穆斯塔格山與興都庫什山的交混地帶,東西鑿穿高聳的帕米爾天界,形成一條狹長的、連通華夏文明、印度文明、中亞文明、波斯文明和歐洲文明的高原通道,為諸如佛學學者玄奘、法顯、慧超,地理探險家馬可·波羅、斯文·赫定、奧利爾·斯坦因,唐朝名將高仙芝等歷史名人,以及千年來的絲路商旅提供了演繹人類文明的舞臺。
這都是些盡人皆知的資料。但在一個旅行者眼中,瓦罕走廊的真實面目究竟是怎樣的呢?這種好奇,曾令我像一個酒徒,在每次路過這個幽幽深“巷”的巷口時,都會因為渴望聞到深巷內那種神秘的酒香而犯心思。但是這次,我們卻真的要走進它。
不缺水的干旱高原
2013年8月初,正是國人紛紛喊熱的時節(jié)。到達海拔3200米的塔什庫爾干縣城,午后的氣溫竟也高達32攝氏度。我們就是在這種酷熱中向南進發(fā)的。當我們擠進一輛銀白色帕杰羅向南行駛不久,攝影家包迪老師就被迫褪去了他的保暖線褲。那是他基于多年的經驗,在出發(fā)前特意穿上,以抵御帕米爾高原上凌厲的寒風——這次,他失算了。
從河水的流量,也可以推測出天氣炎熱的程度。國道314西側那條比平日寬敞多了的河道,由于零溫線的上升,迫使更多的冰雪融化為水流,沿塔什庫爾干河洶涌北去。而我們恰好逆水而上,前往興都庫什山下,去那個“一雞鳴三國”的地方。
瓦罕走廊周圍都是些高聳的、多冰川的山脈,這必然決定了依山而生的塔什庫爾干河是一條多枝杈的河流。東自中國,南自巴基斯坦,西自阿富汗,北自塔吉克斯坦,眾多的水流紛紛匯向這個凹陷的河谷地帶,這就使得這里成為一處雖然年降雨量只有68毫米,卻并不缺水的“干旱高原”。
如果不是被一種歷史認識所顛覆,這種“不缺水的干旱感”幾乎會伴隨我們的全程。從出發(fā)伊始,銀緞似的塔什庫爾干河就一直與我們形影相隨。100公里以后,當我們向西折入走廊以后,塔什庫爾干河的主要支流喀拉其庫爾河又來陪伴我們。在前往中、阿邊界瓦基里的90公里路段上,南北兩側的每一條山峽幾乎都有一條咆哮的山溪匯入喀拉其庫爾河,更不必說那些散布在草灘上的小溪和清泉。這就使得我們的視覺在全旅程中都沒離開過水。但,地表水的豐盈卻于大氣濕度無補。一路上,我們須不時地抓過礦泉水瓶,去滋潤那總覺得有些焦干的喉嚨。
這種“不缺水的干旱感”,在走廊的東端峽口部位卻被轉換為一種神圣和莊嚴。那里是喀拉其庫爾河與敦巴什河的交匯處,也是薩拉闊雷嶺與喀喇昆侖山的銜接部位。在這片寬廣的,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與薩拉闊雷嶺護衛(wèi)著的三角地帶,一片突出的臺地高懸在塔什庫爾干河的東岸,與瓦罕走廊那個盅形的入口遙遙相對。在臺地的西側邊緣,一字排列著大唐高僧玄奘、大唐和尚慧超與東晉高僧法顯經行帕米爾高原紀念碑。紀念碑背后的遠處,亦即走廊入口的兩側,一側是肉眼可見的皮斯嶺達坂,以及達坂上只有使用望遠鏡方可分辨的千年戍堡,另一側則是喀喇昆侖北端那個頗有名氣的紅其拉甫達坂。這片深遠而又遼闊的視野,將人帶入一個古老的、久遠的時空。在這幻影般的時空中,一隊隊的軍旅、一隊隊的商賈、一批批的僧侶,一個個的探險家,風餐露宿,簡衣陋食,鞍上馬下,十去七歸,卻如縷不絕地行走在這條橫貫亞洲天界的羊腸小道上,以路筆心墨,書寫著一部跨越數十個世紀的歷史長卷。
生命的邊際地帶
瓦罕走廊中國段入口狹窄,入內后卻頓感開闊,如同一個曲頸瓶,喉狹而內闊。沿喀拉其庫爾河(又名明鐵蓋河)西行不久,就有哨兵和紅白相間的橫欄攔擋在路面上。嚴格的驗證工作耽誤了一點時間,直到通過電話向縣政府核實,才開欄放行。
走廊內的景色綿長而又單調。土褐色的山,托舉著銀白色的冰川。冰川融水沿著陡峭的山澗沖向河谷地帶,然后是稀疏的卵石、貧瘠的草灘、蹦跳的旱獺與小群的紅嘴山鴉,偶爾還有鴝和鵖的身影在亂石間躍動。細長的喀拉其庫爾河逶迤曲折,將公路引向遙不可及的遠方。印象中,盡管此地并非“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但稀疏的生物種群與深遠遼闊的自然空間相比,卻顯得若有若無,滿目寂寥。其實,想想也是,海拔4000米以上,這本已是生命存在的邊際地帶。無論生命多么頑強,也只能存在于地質空間所能給予的狹縫里。如此看來,瓦罕走廊的價值,恰在于人類從地質空間的否定中,主張并實現了自己的再否定。如果它恰巧是一處小橋流水、鶯飛魚躍、瓜豆桑榆、大道通衢的富庶之地,它還值得我們如此搜腸刮肚地去喚醒歷史的記憶嗎?
作為這種歷史記憶的地標之一,是那個坐落于喀拉其庫爾河南岸的吐拉炮臺。如果不是劉湘晨老師事先提醒,我們幾乎要在迂回曲折的走廊中丟失了它。它隱蔽在一段蛇形廊道后面的制高點上,這里恰恰又是這段河谷的蜂腰地段,足見其作為一處軍事筑壘在選址上的精明。炮臺殘跡六七米高,土石結構,北側有階梯通往頂部,東西兩側設有簡單的、已經坍塌的胸墻。從其結構以及現有的破損程度來看,它不是一座具有久遠歷史的建筑物,應屬于近代所為。對此,直到捉筆行文時,尚不能查到歷史資料,有說是建于民國時期。
吐拉炮臺居于走廊東段的狹窄部位。這個狹窄部位的中央凸起,高聳于喀拉其庫爾河的南岸,與南北兩翼的峻嶺形成一個元寶形斷面。站在這個位置,足可鳥瞰并扼守北側的河灘與南側的緩坡地帶。其作用,無異于通道上的一道高效的閘門。但對于“炮臺”這個稱呼,我有些犯疑。炮臺本身的矮棱柱形狀及其實心結構不足以運轉一門炮,炮臺周圍只有簡陋的步兵胸墻,沒有炮位,炮臺所處的峽谷中也沒有足夠的彈道空間。這一切讓我覺得,所謂炮臺,很可能只是人們對這種邊關戍堡的象征性的稱呼而已。從準噶爾南緣到巴里坤草原,乃至北天山南坡的賽克散戈壁,我曾多次見到過這種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卻不乏歷史意義的邊關筑壘。
但無論吐拉炮臺屬于哪個歷史年代,也無論它的戰(zhàn)術功能如何,它無疑屬于這條古老通道數千年歷史中的一個環(huán)鏈,一個梯級。它和朅盤陀國石頭城、吉日嘎拉古驛站、皮斯嶺公主堡等歷史遺跡一樣,是帕米爾高原文明長卷中的一個故事、一段文字、一個符號,甚至只是一處存疑和空白,增添了這部歷史長卷的自身價值。
疑似明鐵蓋
離開吐拉炮臺,沿喀拉其庫爾河繼續(xù)向西不久,就來到一處叫做明鐵蓋的地方。車子駛入了一段地勢較高的“S”形坡道。我誤以為我們通過的那道“S”形坡道就是明鐵蓋達坂,因而心中生出好多疑惑。明鐵蓋達坂曾是從印度次大陸進入塔里木盆地的傳統(tǒng)通道,曾與中亞山區(qū)的烏孜別里達坂、別迭里達坂齊名。只是由于近百年來冰川的侵蝕,難以通行。但眼前這段坡道,除了地勢稍高之外,并無任何險峻之處。不但與一道冰雪達坂的應有態(tài)勢相去甚遠,甚至與我心目中的勾畫也有天壤之別。但環(huán)顧四周,在這塊標有明鐵蓋地名的地方附近,似乎也沒有一處足可稱為達坂的地貌。視野所見,只有一條隱約的路跡通往西南側的萬山叢中,令人產生朦朧的遐想。
但越往西行,海拔高度越來越高,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兩河匯交點處的3600米到明鐵蓋路口,我們已經上升了約300米。繼續(xù)往西到科克吐魯克,還要上升400米。這條通道一直延伸到阿富汗境內的海拔5000米以上地區(qū),方才出現向西下降的趨勢。那時,流淌在走廊內的已不再是東去進入塔里木盆地的喀拉其庫爾河,而是西去匯入咸海的噴赤河了。
幾天之后,當我在谷歌地球上去分辨那些似曾相識的遙感地貌時,終于能夠確定,那座標高4703米的真正的明鐵蓋達坂,位于那段坡道西南方向22公里的喀喇昆侖山中。而那天所見的“明鐵蓋”,只不過是通往明鐵蓋達坂的一個路口處的名稱而已。那里與明鐵蓋達坂的高差將近800米,也難怪找不到那種雪域邊關的感覺。
馬蹄形的山間牧場
清早出發(fā),我們又向西馳行了大半天,中途只在喀拉其庫爾河畔休息了20分鐘,啃了半塊馕作為午餐。因此,到達托克滿蘇時,眾人已感勞頓。但我們深知不是到這里來做客的。計劃中的行程只有兩天,而可用的工作時間卻只有當天的黃昏前以及第二天的清晨。早餐以后,我們就得啟程趕回塔什庫爾干,以便跟上整個團隊的行動。因此,在我們在達托克滿蘇了解到一些情況后,又重新啟程,在滿天陰云的籠罩下,去訪問分散在溝溝壑壑中的牧群和牧民。
面對這個寬闊的馬蹄形山谷,我們不免有些忐忑。面前那個橫欄在入口位置的軍營,顯然宣示著這片土地的邊關地位。
8月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秋草已經開始疏落,加之從托克滿蘇到克克吐魯克之間的地段,只有為數極少的小型牧群,我們只好繼續(xù)向西,最終把目光專注在瓦罕那片寬廣的馬蹄形牧場內。遠遠看去,這片區(qū)域內居住有四五家牧民,分布在被兩條山溪分割出的幾小片臺地上。他們的背后,就是高聳的、多雪的興都庫什山。與興都庫什山那些高大的山體相比,那些牧舍矮小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蠕動的牧群幾乎可以與山坡上的亂石混為一體。但卻正是由于它們這種周而復始的、無聲無息的、但卻是頑強的存在,至今還在維系著這條古老走廊的生命力。
這是一片坐落在帕米爾萬山叢中的貧瘠的高原牧場。進入8月,壯年男子陸續(xù)轉入東部的塔什庫爾干河谷收割草秣,老人、婦女和孩子們是這片牧場的主角。黃昏前,他們帶著那種善良的、羞澀的、淳樸的微笑走出門扉迎接我們。帶著粗重的喘息,我們穿梭在牧場上,用肢體語言與孩子逗弄,用手勢語言與婦女和老人攀談,用僅剩的體力躲閃著牧羊狗、追逐著為數不多的牧群,用鏡頭凝固住他們的生活。那天下午,陰灰的云層一直駐留在天空中不肯散去。一般來說,這是一個不利于攝影的天氣。但是,既然高原人原本就是生活在這種撲朔迷離的天氣中,我們便也寧愿凝固住其本真,以便給它一種真實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