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波
道光十七年(1837年)冬,湘軍鼻祖江忠源進京準備參加第二年的春闈。然而,胸有成竹的他卻名落孫山。其后客居京師八年,竟屢試不中。
陜西學(xué)子鄒興如和江忠源是同鄉(xiāng)。此人溫文爾雅,身體贏弱,江忠源一向?qū)λ疹櫽屑印5拦舛迥?,鄒興如落第后,病倒在客棧。江忠源不辭辛勞為其尋醫(yī)問藥,可鄒興如的病不但不見好轉(zhuǎn),反而日重一日,挨到夏季,已經(jīng)骨瘦如柴,不久就病故了。
江忠源買來棺木,收斂好友,準備送其回歸故里。就在此時,同樣到京師求取功名的湘鄉(xiāng)學(xué)子鄧鶴齡也病倒了,奄奄一息。鄧鶴齡不但是江忠源的摯友,還是他的老師,他豈能撒手不管?萬般無奈,江忠源只得托鄒興如的族人鄒春笙將鄒興如的靈柩送歸陜西,自己護送鄧鶴齡回湖南湘鄉(xiāng)。由于同路,兩人結(jié)伴而行。
因天氣炎熱,剛走到京城郊外,就有兩匹馬突然撲倒在地,掙扎了幾下,死了。送靈車的幾個杠夫嚇得面無人色,都說死者為“厲”,煞氣太重。江忠源不信,在鄰近村莊重新購買兩匹馬,繼續(xù)趕路。走了不久,又有一匹馬撲倒在地,口吐白沫。江忠源化紙燒香,對天祈禱,禱告剛結(jié)束,那匹發(fā)病的馬竟奇跡般地站了起來,恢復(fù)如常,
由于路途顛簸勞頓,鄧鶴齡的身體越來越糟糕,走到河北獻縣時,連車都坐不穩(wěn)了,只得在客店住下。江忠源請來醫(yī)生,為鄧鶴齡治療。但吃了幾服藥都不見好,反而更加嚴重。獻縣的醫(yī)生請了個遍,都無力回天,鄧鶴齡最終撒手歸西。江忠源只得買了一副便宜的棺材給鄧鶴齡入了殮,和鄒春笙護送靈柩繼續(xù)趕路。走到湖北襄樊,江忠源和鄒春笙灑淚而別。
臨近湘鄉(xiāng)時,因住店遇到了麻煩,江忠源怒從胸中起,拔出寶劍,架在老板的脖子上,厲聲問道:“到底準住還是不準?”老板嚇得雙腳發(fā)抖,面如土色,只得答應(yīng)。晚上,江忠源無法入睡,便爬起來,穿上衣服,從行囊中拿出紙和筆,寫下了《哭鄧鐵松師》一詩。
江忠源千里扶柩送鄧鶴林回歸故里,轟動了湘鄉(xiāng)。曾國藩于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十七日給叔父的一封家信中還提到了這件事,對其大加贊賞。
編輯/夕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