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林
這是一次三年級期末調(diào)研試卷,題目要求以“大灰狼、兔子、猴子”展開想象,編一個童話故事。命題者的意圖是考查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編故事的邏輯思維能力。原以為童話是學生的最感興趣的文體,學生一定能夠編出想象豐富、生動有趣的故事,但在閱卷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學生的習作想象力讓人擔憂,要么情節(jié)平淡,要么出現(xiàn)邏輯上的矛盾,好容易發(fā)現(xiàn)一個好點的,卻是小時候就讀過很多遍的翻版名著童話?,F(xiàn)將學生習作歸類如下:
1.小猴和小兔想騎自行車,它們就去找小馬、小雞、小狗,它們在公園里騎了一會自行車,就回家吃晚飯了。
2.大灰狼追兔子和猴子,兔子和猴子拼命奔跑,把大灰狼甩掉了。
3.猴子去摘桃子,回家發(fā)現(xiàn)兔寶寶被抱走了,就去大灰狼家里把兔子抱回了家。
4.小兔想找小猴玩,可是小猴不在家,大灰狼看到了想要和小兔玩,可是媽媽說大灰狼是吃小兔的,小兔就跑回家了。
1.大灰狼抓來了猴子和兔子,就在大灰狼要吃它們的時候,猴子讓大灰狼閉上眼睛讓它許個愿,結果,猴子和兔子趁機逃跑了,大灰狼睜眼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被氣死了。
2.大灰狼在后面追,前面有一條河,兔子和猴子跳了過去,大灰狼掉到河里死掉了。
3.大灰狼追兔子和猴子,兔子和猴子往一塊石頭邊一站,大灰狼在石頭上撞死了。
4.大灰狼追到了樹下,猴子叫兔子趕緊爬上樹,猴子把采來的香蕉全吃了,把香蕉皮扔了下來,大灰狼滑倒跌死了。
5.小猴看見大灰狼欺侮兔子,拿了一根棍子就把大灰狼打死了。
6.猴子發(fā)現(xiàn)大灰狼把兔子放在鍋里準備煮了吃,就跳進了鍋里把兔子抱走了。
1.兔子對大灰狼說有個更厲害的狼要吃它,結果狼被帶到河邊,看著河里的倒影發(fā)狂,跌下河死了。
2.在大灰狼睡著的時候在它的脖子上劃了一個洞,放進了石頭,大灰狼醒來時一走路就死了。
鋅在人體多種酶的構成中有所參與,缺少鋅則會讓胃腸道功能減弱。鋅對小腸結構和功能的作用非常重要,缺鋅就不能夠讓腸粘膜受損后恢復,而且受損后還會讓缺鋅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鋅還和維生素的合成有關,缺鋅會讓維生素合成咒詛,導致體內(nèi)的維生素不足,抵抗能力減弱。兒童腹瀉會讓機體出現(xiàn)大量的鋅元素流失,導致患者的抵抗能力減弱。兒童腹瀉,鋅元素不足,免疫系統(tǒng)功能減弱。研究顯示,兒童腹瀉需要進行補鋅,可以讓癥狀緩解,減少腹瀉時間,促進患兒恢復。
3.送糖給大灰狼吃,結果把大灰狼的牙齒給吃壞了,再也咬不動小動物了。
4.大灰狼遇到了小白兔,說小兔弄臟了河水,還說它在背后說大灰狼的壞話,不是它就是它爸爸。
5.大灰狼追上了兔子,兔子趕緊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大灰狼說:“我不吃死動物?!闭f完就走了。
……
想象力就是指人的形象思維能力,是在記憶的基礎上通過思維活動,把對客觀事物的描述構成形象或獨立構思出新形象的能力。翻著學生的試卷,我曾一度反問自己,這難道是三年級孩子正常的想象發(fā)展水平嗎?我去咨詢了心理老師,在語文教研組會議上我又提出了這個問題,大家都和我有著同樣的感覺,這樣的想象,思維狹窄,受限明顯。
我想起不久前在一篇文章中讀到:孩子問媽媽為什么公園里的天鵝不能飛上天,媽媽告訴她那是因為人們剪短了天鵝的翅膀。孩子就像一只只美麗的天鵝,想象力是就孩子的翅膀,也是習作的翅膀,那又是誰剪短了孩子的翅膀呢?經(jīng)過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文章是社會生活的反應,社會生活和客觀現(xiàn)實制約著寫作現(xiàn)象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其表現(xiàn),制約著文章的內(nèi)容和形式,制約著寫著主體的寫作心理的形成和發(fā)展?!靶『锖托⊥孟腧T自行車,它們就去找小馬、小雞、小狗,它們在公園里騎了一會自行車,就回家吃晚飯了?!逼鋵嵾@樣的情節(jié)正是很多學生真實生活的映射。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放學回家除了做作業(yè),沒有什么豐富的活動內(nèi)容,難得有機會出去玩玩,也只能約相熟的同學騎騎自行車,為了回應家長的左右叮囑,在小區(qū)里晃一會,就“回家吃晚飯了”。城市高樓大廈也壓縮孩子的活動空間,鄰里、同伴溝通少,無形中就削弱了孩子的生活經(jīng)歷,因為交流和互動能為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提供較好的環(huán)境。各種各樣的學習班也擠掉了學生的的玩樂時間。前段時間在班級里作了一個調(diào)查,全班42個學生,參加各類學習班的有40人,最多的學生雙休日要參加五個培訓班,從鋼琴、舞蹈、繪畫到英語、主持人,孩子一直在趕場子,哪里有時間去觀察、體驗生活?又哪里有時間和空間讓思想自由馳騁?可以說乏味的生活造成了平淡的情節(jié)。
學生的習作中出現(xiàn)了很多套用的名著情節(jié),從《老虎拔牙》、《狼和小羊》到《狼外婆》,情節(jié)是那樣的熟悉。有人不僅要問,難道讀名著不是啟發(fā)想象力的嗎?回答是肯定的。但如果反復聽來聽去,讀來讀去就那么幾個故事,也會成為一個約束的框框。另外就是對童話的閱讀引導,同樣是《灰姑娘的故事》,中國孩子從家長、書本上得到的信息是:后媽都是壞人,有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灰姑娘就會成為漂亮的公主;而美國的老師和家長引導孩子從中要學會守時,得到朋友的幫助,要學會愛自己,尋找故事中的破綻??梢娢覀儗ν掗喿x引導缺少開放式的閱讀提問,這樣就會限制思維的拓展。
如今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寄托著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孩子們在父母和四個老人的注視下長大。大人們在全方位照顧孩子的同時,也教育其要遵從各種各樣的“規(guī)定”。沒有思想的天馬行空,何來創(chuàng)造力?很多時候,我們鼓勵順從聽話,而不鼓勵獨立見解;鼓勵中庸、隨大流,而不鼓勵競爭、冒尖;鼓勵穩(wěn)妥可靠,而不鼓勵異想天開;鼓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而不鼓勵個人的獨特性;鼓勵兒童把成人的興趣當作自己的興趣,而不保護和激發(fā)兒童天性中潛在的興趣和求知欲。在學校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考試分數(shù),要求的是“標準”答案……而這些太多的“規(guī)定”扼殺了孩子們想象的空間。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那么,如何讓學生的思維插上翅膀,在習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呢?
對于想象力的發(fā)展來說,“自由”是最重要的因素。這種自由包括時間上、空間上、行為上、思想上等多方面的自由。我們沒有必要在孩子一出生就告訴他,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對于各種補習班,需要跟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性地學習。那種以考級為目的的機械學習只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就像愛因斯坦說的:“無論多好的食物強迫吃下去,總有一天會把胃口和肚子搞壞的。純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會漸漸地熄滅?!蔽覀冃枰⒆佑凶杂傻臅r間看白云變幻,看露珠在葉尖上滾落;可以自由地和同伴到公園探險,在小區(qū)研究螞蟻軍團……有自由的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想象是人對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的源頭是大腦儲存的記憶表象。所以,想象力的培養(yǎng),要以豐富的表象儲存為基礎。一個人想象力的強弱,與他頭腦中所儲存的記憶表象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有密切關系。小學階段是孩子生活意識較弱的階段,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就要引導孩子觀察生活。
我們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他們觀察生活。比如在班級里設立生物角,種植一株植物,觀察它的發(fā)芽、生長過程;養(yǎng)一只小動物,觀察它的飲、食、起、居,想象它的動作、神態(tài)、聲音表達什么樣的意思;觀察夜空中星星月亮的變化規(guī)律;還可以觀察上學路上街道兩旁每天的變化以及遇到的行人等。這種有意觀察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指導,每天堅持寫觀察日記,從對生活的觀察中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有了對生活更深刻的認識,想象力就會得到發(fā)展。觀察多了,小學生便能準確記錄所觀察事物的變化,不知不覺中,寫作能力也在提高。例如本次考試中有個班的老師平時指導比較多,有個學生在習作中是這樣寫的:“兔子對大灰狼說:‘狼先生,你看我這么瘦,都是骨頭,吃了我說不定會卡住你的嗓子的。再說,你看這塊地的蘿卜長得多好,讓我吃點蘿卜,我會慢慢長胖的,那時你再吃不遲啊?!边@樣的想象就有一定的思維在里面。
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捷普洛夫曾說過:“閱讀文藝作品,這是想象的最好學校,這是培養(yǎng)現(xiàn)象的最有力的手段?!遍喿x別人的文章不僅了解知識,更能夠體會作者對生活、對某件事的看法,就可能引起共鳴,還能學到文章的遣詞造句、表情達意、謀篇布局的方法。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孩子的生活閱歷少,就要從書本上彌補,不僅要讀童話,還要讀寓言、神話、科普、歷史、名人傳記等?,F(xiàn)在出現(xiàn)的大量的繪本就是很好的讀物,不多的文字,卻能夠有一定的思考和啟發(fā)在里面。只有讓孩子們讀的、聽的、看的都豐富起來,想象才會豐富起來,而讀書相比于電視等媒體來說更具有文字背后的想象空間。
習作需要大膽想象,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但絕不是胡亂瞎想,要符合情理,要基于事物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想象邏輯需要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習作練筆,一方面可以在課中進行片斷拓展性練筆。例如我們教學《哪吒鬧海》,讓學生想象龍王在天庭會怎么跟玉帝告狀;教學《普羅米修斯盜火》,讓學生想象沒有火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情景;教學《聶榮臻和日本小姑娘》,讓學生想象警衛(wèi)員如何說服老鄉(xiāng)給日本孩子奶喝……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的復述課文能力,又可以鍛煉孩子的想象思維。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練筆。例如續(xù)編故事《狐貍再次遇到了烏鴉》;續(xù)編故事《愛之鏈》,當喬依醒來之后……學生在不斷的想象練筆中就能講出更多符合邏輯的故事。
《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三個學段中分別要求:“寫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想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想象是文章的設計師,是孕育寫作世界的太陽。我們要為學生的習作插上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