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物事
熨斗不總是熨平,有時也制造褶皺,
比如,第一次見到粉色小褂子袖口上的荷葉。
陽光喧鬧,街角安靜的針線攤,豁牙的
老婦人,突然讓人想起這些不搭界的事。
童年一瞬間趕來,
帶著屋頂明瓦下飛舞的灰塵。
我曾在光陰的微塵下仰頭,看鄰家的裁縫嬸嬸
針線里開花。我曾睡在夏日蓮蓬的青眼睛里
夢想著遠方和長大。
池塘里幾度輪回,一只蜻蜓銜走了
成長的悲欣。童年發(fā)誓要繡的一朵荷花,
到現(xiàn)在也沒有完成。
夢,像積滿灰塵的針線盒,藏著經年的冷。
記憶積攢著皺紋,從未被遺忘熨平。
用一朵花阻擋光陰變老——
蓮蓬想在七月返回枝頭,重新長大。
雨后的榕樹林
雨后的榕樹林綠得幽深,
一座久無人跡的迷宮。
潮濕的空氣適于滋生蘑菇、星星,和往事。
這些蒼郁的精靈,垂著沉默的根須,
有父兄的氣息。
“我為年輕時造成的傷害
而傷感”,今天有人這樣感慨。
漫長的一生里,我們偶爾會被賜予
明凈的瞬間。
雨水滑過樹冠,從葉片滾落,
進入泥土和根須的循環(huán)后,
就再也不會丟失——
愛與恩義,在凝結于葉尖的一滴露珠上
達成平衡。
鷹之點評:舒丹丹的詩細膩柔韌有質感,具有行云流水般的酣暢,仿佛被一種大仁大愛的母性關懷所包容。實際上所有好詩歌的秘密就是“天人合一”,讓一首詩留下一點天人感應的痕跡是詩人的天賦使命,舒丹丹做到了或正在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