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緒強 張奕賢 李岳鵬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qū)人民醫(yī)院,515100)
泮托拉唑鈉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臨床體會
廖緒強 張奕賢 李岳鵬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qū)人民醫(yī)院,515100)
目的 探討泮托拉唑鈉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治療的擬診斷為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10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2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泮托拉唑鈉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泮托拉唑鈉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最后剔除非消化性潰瘍病例,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顯效率62%、總有效率94%,對照組顯效率46%、總有效率66%,觀察組的治療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泮托拉唑鈉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消化性潰瘍并出血,安全性好、療效確切,此種聯(lián)合用藥方式值得臨床推廣。
消化性潰瘍;出血;治療;泮托拉唑鈉;血凝酶
消化性潰病(peptic ulcer, PU)是指主要發(fā)生于胃及十二指腸的潰瘍,為消化內科常見的多發(fā)病,本病與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故稱為消化性潰瘍[1]。其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如胃酸及胃蛋白酶對黏膜的侵襲作用、精神因素、遺傳因素、吸煙、熬夜、飲酒等。隨著醫(yī)學人員對潰瘍發(fā)病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普遍認為其發(fā)病與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胃酸過多及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s)有關。消化性潰瘍常因潰瘍基底面或其周圍血管破裂而伴隨出血,若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則可導致失血性休克,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消化性潰瘍并出血較難徹底治愈且復發(fā)率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治療主要有抑制胃酸分泌、口服或灌注止血藥、服用促凝血藥,嚴重者需手術治療。筆者采用泮托拉唑鈉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療效確切、安全性高。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擬診斷為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104例,排除其他因素,如肝硬化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2例。對照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22~65歲,平均(44.6±5.8)歲;病程1~15 d,平均(3.2±1.4)d。觀察組:男25例、女27例;年齡25~64歲,平均(43.3±6.1)歲;病程1~12 d,平均(2.8±1.3)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臥床休息、吸氧、禁食、補液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泮托拉唑鈉60 mg靜脈滴注,2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凝血酶,肌內注射及靜脈注射各1 IU,1次/d,3 d為1個療程。治療后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的生命體征、大便有無隱血、血常規(guī)及電子胃鏡檢查結果。
1.3 療效判定標準 凡符合以下任何條件之一均可認為出血停止:患者嘔血及黑便癥狀消失,大便潛血試驗轉陰;胃鏡檢查潰瘍面出血停止;心率、血壓、脈搏穩(wěn)定。①顯效:用藥2 d內出血停止。②有效:用藥3 d內出血停止。③無效:用藥3 d后仍有出血。顯效及有效合計為總有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按照不同方案治療后,經電子胃鏡檢查,觀察組患者十二指腸潰瘍46例、胃潰瘍4例,剔除胃竇癌及胃底賁門癌各1例,剩余50例,其中顯效31例、有效16例、無效3例,顯效率62%、總有效率94%;對照組患者中十二指腸潰瘍45例、胃潰瘍5例,剔除胃癌及原因不明出血者各1例,剩余50例,其中顯效23例、有效10例、無效17例,顯效率46%、總有效率66%。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泮托拉唑鈉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效果更好。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改變、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消化性潰瘍發(fā)病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本病在任何年齡段均可發(fā)病,且呈現出低齡化趨勢。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發(fā)病部位為胃及十二指腸,主要臨床癥狀為上腹隱痛、反酸、黑便及嘔血。若潰瘍基底面或其周圍血管破裂而出血,則病情發(fā)展較急、變化較快,若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救治,可導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藥物因素、感染、過度精神緊張及疲勞均可能使?jié)兓顒佣鲅猍3-4]。
目前,普遍認為其發(fā)病與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胃酸過多以及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s)有關。H.pylori屬于革蘭陰性菌,歸螺菌科,是微需氧生物,能在低pH環(huán)境中生存且主要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細胞和胃黏液層之間。H.pylor的主要致病因子包括尿素酶、空泡細胞毒素(VacA)、細胞毒素相關蛋白(CagA)、中性粒細胞活性蛋白(Hp-NAP)、脂多糖LPS、熱休克蛋白、磷脂酶A2等,這些致病因子均能促使炎性介質的大量釋放及中性粒細胞浸潤,從而導致胃黏膜上皮及胃黏膜損傷而引發(fā)潰瘍。同時,H.pylori釋放出的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的氨能中和胃酸,刺激并促使胃G細胞和壁細胞分泌更多胃酸,致使黏膜發(fā)生炎癥,從而損害上皮細胞引起潰瘍。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具有很好的解熱、鎮(zhèn)痛及抗炎作用,但其最大的危害就是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且其可抑制環(huán)氧合酶活性而減少血栓素A2的生成量,從而使血小板的凝集能力減弱,導致潰瘍出血無法得到有效緩解。
泮托拉唑鈉為第三代質子泵抑制劑,可特異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在胃內強酸性環(huán)境下轉變?yōu)閬喕酋0罚刮竷萷H值升高,抑制H+-K+-ATP酶活性,從而抑制胃酸分泌[5-6]。血凝酶是從巴西蝮蛇毒液中提取、分離并提純、精制而得到的一種高效蛇酶制劑,其主要成分為類凝血酶及類凝血激酶,因此,具有凝血和止血的雙重作用。
本研究顯示,泮托拉唑鈉聯(lián)合血凝酶治療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療效顯著,且見效更快、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1] 姚萍,孟勇,孫?。畩W美拉唑、血凝酶、奧曲肽聯(lián)合用藥治療老年人消化性潰瘍并出血臨床分析[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12,32(4):259-260.
[2] 黃宣,呂賓,張爍,等.國產泮托拉唑治療非甾體消炎藥相關性潰瘍出血的療效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2011,31(1):36-39.
[3] 周虹,呂農華.幽門螺桿菌與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研究現狀[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19(10):1063-1066.
[4] 周虹,呂農華.消化性潰瘍并出血高危因素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33):3544-3547.
[5] 龔青,畢明慧.幽門螺桿菌陰性消化性潰瘍與出血關系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8):812-813.
[6] 吳海軍.3種質子泵抑制劑用于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8):59-60.
1672-7185(2014)13-0034-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3.018
2014-05-07)
R5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