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梅 劉國寧 盧健平
某院2012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jiān)測網(wǎng)上報手術病例用藥分析
鄭麗梅 劉國寧 盧健平
目的分析圍手術期患者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 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方法對某院2012年上報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計委)抗菌藥物監(jiān)測網(wǎng)的180份手術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80份病例中, 8份治療用藥, 57份未用藥, 115例有預防用藥;Ⅰ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率為62.86%, Ⅱ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0.19%, Ⅲ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率為100.00%;抗菌藥物使用共9大類19個品種, 頭孢菌素類應用率最高;抗菌藥物平均費用449.95元, 占藥品費用的17.33%。結論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仍存在一些問題, 應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的應用管理, 使圍手術期患者的用藥更加合理。
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用藥
抗菌藥物在臨床已被廣泛引用, 但在治愈并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時, 也出現(xiàn)了由于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導致的不良后果[1]。某院2012年加入衛(wèi)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jiān)測網(wǎng),為了解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 提高抗菌藥物的合理用藥水平,現(xiàn)通過對某院2012年上報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計委)抗菌藥物監(jiān)測網(wǎng)的全部180份手術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某院2012年上報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計委)抗菌藥物監(jiān)測網(wǎng)的180份手術病例。
1. 2方法 對每份入選病例填寫由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計委)編制的《手術病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表》, 其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況、診斷、過敏史、手術情況、用藥情況、治療結果和用藥合理性評價等。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評價標準,參照由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計委)發(fā)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判斷抗菌藥物使用是否合理。
2. 1患者基本情況 180例患者中, 產(chǎn)科48例, 眼科27例,骨科26例, 婦科22例, 普通外科18例, 神經(jīng)外科11例, 其他科28例。其中男73例, 女107例, 年齡2~91歲, 平均年齡39.78歲;平均住院時間為7.82 d。
2. 2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 180例患者中, Ⅰ類切口手術70例, 占手術病例的38.89%, Ⅱ類切口手術104例,占手術病例的57.78%, Ⅲ類切口手術6例, 占手術病例的3.33%。其中, Ⅰ類切口手術使用抗菌藥物44例(62.86%), Ⅱ類切口手術使用抗菌藥物73例(70.19%), Ⅲ類切口手術全部使用抗菌藥物。預防用藥中, 沒有使用聯(lián)合用藥, 均以單一用藥為主, 不同類型切口手術預防用藥時間不同。
2. 3用藥種類與頻次 圍手術期抗菌用藥共涉及9大類19種, 其中頭孢菌素類使用率最高??咕幬锲骄M用449.5元,占藥品費用的17.33%。
2. 4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合理性評價 180份手術病例中, 其中有115份有預防用藥, 57份未用藥, 8份治療用藥。115份中評價不合理項目及例數(shù)結果:本次溶媒、藥物選擇、術前用藥、術后用藥的不合理性較為嚴重, 只有41例(35.65%)是完全合理, 不合理率高達64.35%。
3. 1用藥指征 此次調查無適應證用藥4例, 均為Ⅰ類切口手術;甲狀腺切除術2例;腹股溝疝修補手術2例。在這次調查中有17例溶媒使用不合理, 其中16例Ⅱ類切口手術, 1例Ⅲ類切口手術;16例Ⅱ類切口手術預防應用抗菌藥物均是溶媒體積過大, 這會導致預防用藥濃度低于有效濃度, 可能會引起預防用藥失敗。這些要引起臨床的重視, 努力提高臨床應用抗菌藥物的合理性。
3. 2藥物品種的選擇及更換 手術預防用藥的目的是預防術后感染;Ⅰ類切口手術最容易引起切口感染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一般首選第一代頭孢作為預防用藥。本次調查中藥物選擇不合理有12例, 多選用第二代頭孢預防用藥,甚至使用第三代頭孢藥物。頭孢他啶對革蘭陰性菌作用強,但對革蘭陽性菌的效果較差。金黃色葡萄球菌屬于革蘭陽性菌, 所以使用頭孢他啶等三代預防Ⅰ類切口手術是不合理的。本次有3例術后更換抗菌藥品, 均沒有給出換藥依據(jù);藥物的頻繁更換不能充分發(fā)揮藥效, 反而可能延長治療時間, 使細菌產(chǎn)生耐藥性, 增加合并癥, 錯失治療良機, 延誤病情[1]。
3. 3用藥時機及療程 《指導原則》規(guī)定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時機正確的是, 首次用藥應在術前0.5~2.0 h內(或麻醉開始時)給藥, 此時給藥可以保證在切口暴露時, 人體血清和組織中已達到足以殺滅手術過程中入侵切口的細菌的藥物濃度, 這樣細菌進入時就沒有定值的機會。過早給藥或過晚給藥, 達不到預防用藥的目的, 屬不規(guī)范、不合理用藥。另《指導原則》規(guī)定圍手術期預防用藥主張短程使用, 總的預防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4 h, 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 h??傮w來說術前術后預防用藥不合理性仍較嚴重, 應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努力提高抗菌藥物預防性用藥的合理水平。
[1] 智勇剛, 張永軍, 彭曦, 等.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用藥的干擾研究.中國藥房, 2010, 21(22):2035.
2014-06-30]
528100 佛山市三水區(qū)人民醫(yī)院(鄭麗梅 盧健平);廣東醫(yī)學院藥學院(劉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