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膠片命運線

2014-01-23 07:59:07劉杰
攝影世界 2014年1期
關鍵詞:暗房底片數碼相機

劉杰

我們早已跨越了工業(yè)革命、電子革命時代,進入了互聯(lián)網時代,以后還有生物時代。攝影還會不斷往前發(fā)展,而且不排除數碼相機未來也有被淘汰的可能。作為一個攝影人,不必過度懷舊,也不必一味追新,最好的選擇是選擇自己熟悉的器材,拍表達自己內心的照片。

在北京宣武門西北角的一棟樓里,有幾個房間顯得有些與眾不同:房間沒有窗戶,鐵門高度僅有一米半,平時緊鎖,偶爾會有人拿著一張紙條過來,開鎖、低頭、弓腰,進入房間,幾分鐘后便會帶著幾個小紙包鎖門離開。數十年來,這些房間里一片黑暗,恒溫恒濕,永不斷電……這個房間里究竟藏著什么?答案是:時間。這幾個“神秘”的房間是中國照片檔案館保存膠片的庫房,位于新華社大院內,是中國保存歷史膠片最豐富的地方。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歷史膠片常年沉睡于此,它們年長的近百歲,年輕的也有十幾歲了,是記錄時間的載體。

半個世紀前,正是膠片的黃金時代。當時的世界格局正處于激烈變革期,對于報道攝影師來說,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徠卡M相機為攝影師提供了集便攜、耐用、高品質于一身的“武器”—柯達的Trix和伊爾福HP5黑白膠片為攝影師提供了可全天候使用的“彈藥”;二戰(zhàn)、局部戰(zhàn)爭、民族運動、地理探險活動等為攝影師提供了為數眾多的“戰(zhàn)場”;《時代周刊》、《生活》畫報等紙質雜志提供了優(yōu)質的展示平臺;馬格南等一批圖片社應時而生;布列松、卡帕等代表的一大批報道攝影師星光燦爛,有的甚至因此步入歐美上流社會。

如果說電影《卡薩布蘭卡》在某種程度上振奮了二戰(zhàn)北非戰(zhàn)場的盟軍士氣那么,美聯(lián)社記者喬·羅森塔爾(Joe Rosenthal,1911~2006)拍攝的《美軍士兵在硫磺島樹起國旗》則敲響了二戰(zhàn)結束的鐘聲。而美聯(lián)社記者黃功吾拍攝的越南戰(zhàn)場上的燒傷兒童,則直接加速了越戰(zhàn)的結束。膠片對于那個時代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至于不幸,則是因為那個時代培育了太多耀眼的攝影師,使不少攝影師被淹沒其間,就像與喬丹處在同一時代的籃球運動員的境遇類似。當然,像卡帕一樣為了“謀殺”膠片,而被戰(zhàn)爭“謀殺”的攝影師,也是一種悲哀。

再回到當時的中國,以新華社記者為代表的新聞報道攝影師是主要的膠片使用者。建國前,膠卷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物資,全部依靠進口,甚至比彈藥和食鹽還要貴重。攝影師每按一次快門都慎之又慎。1939年,攝影師吳印咸在河北淶源抗日前線為白求恩拍下一張手術臺旁的工作照。同年,白求恩因工作時受到感染不幸病逝。這張照片幾乎家喻戶曉??墒?,鮮有人知,由于當時條件所限,這張照片是吳印咸用過期膠卷、估測曝光,手持相機用1/15秒的快門速度拍下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今天,這張編號64802的底片就靜靜躺在宣武門旁的一個“小黑屋”里,默默承載著逝去的瞬間。

在與這張底片一路之隔的居民小區(qū)里,有一棟白色的二層小樓。這里外表樸素,無牌無號,就連同處一個小區(qū)的居民也少有人清楚小樓的用途。不過一旦提起這里的名字,攝影圈里的老同志無一不知。這里就是新華社的暗房車間,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個暗房見證了膠片在中國的萌芽、發(fā)展、鼎盛和萎縮。

張振聲是目前新華社資歷最老的暗房師傅,1972年開始在此操作暗房,2014年將退休。張師傅的工作經歷與膠片在中國的興衰起落,形成一種有趣的巧合。他在年輕時趕上了1970~1980年代的膠片黃金期;中年時遇上數碼相機興起,膠片用戶減少;退休前恰逢柯達公司衰落。不過,柯達并沒有消失,它只是將膠片和數碼業(yè)務一分為二,專注商業(yè)成像和打印業(yè)務而已。

巧合的是,退休前夕的張振聲也迎來了一陣新風—新華典藏。新華典藏是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收藏知名攝影家老照片的一個項目,目前已經選取半個多世紀以來70多位攝影家的500多張底片,經過手工銀鹽限量放大,按照博物館收藏級工藝印刷到紙基相紙上。這是張師傅近十年來接手的最大的活兒,也是這500多張底片幾十年來第一次重新回到放大機上,接受柔和燈光的穿透,完成黑與白的轉身。這個項目也為這些難得一見的底片帶來一個重新回到攝影舞臺的機會。

說到“重新”二字,總不免讓人有種老驥伏櫪的悲壯。其實,膠片與電視機、汽車、鋼筆等等發(fā)明是相似的,它們有自己的生命線。電視經歷了黑白、彩色、平板電視、網絡電視、手機電視,攝影也經歷了藍曬、蛋白、鉑鈀、濕版、干版、膠片、數碼等不同工藝和階段。膠片作為其中一頁,在中國也經歷了稀缺、普及、萎縮的過程。

萎縮的確讓許多人、特別是老攝影師心寒,因為膠片承載了他們太多的汗水和悲歡。當年的不少攝影師視膠片為情人,為了摸透她的脾氣秉性,每天躲在小黑屋里跟瓶瓶罐罐打交道。不過新技術像新生兒一樣,長得極快,上世紀90年代初的數碼浪潮很快宣布了膠片的退休計劃。當時,一些資深的老記者,曾經用十幾二十年時間將膠片相機用到了人機合一的狀態(tài),沒想到數碼相機一朝解決了對焦和曝光的問題,將老攝影師和新手擺在了相近的起跑線上。

這頗像武俠小說中的情形。一位大俠用畢生時間練成神功,沒想到一個后生因為得到某種真?zhèn)?,或者機緣巧合得到一本武功秘笈,僅用數月時間就練成了神功。這難道不會讓老俠客尷尬?

其實,膠片有自己的命運,如果說二戰(zhàn)前后是膠片的中年,那么現在是它的老年。老年人雖然不能上天下海、騎馬射箭,但他們識盡百態(tài)、閱歷豐富,他們在享受另一種人生。膠片也正在經歷這種轉型,由家家戶戶擁有的大眾貨,退縮到現在只存在于少數專業(yè)攝影師、發(fā)燒友、院校博物館的手里,往后甚至有可能不再大規(guī)模生產。這的確是一個萎縮的過程,但不是消亡,而是升華。以后的膠片攝影可能會類似濕版攝影在今天的狀態(tài)。

膠片是一種影像載體,是化學工業(yè)的孩子。而如今,我們早已跨越了工業(yè)革命、電子革命時代,進入了互聯(lián)網時代,以后還有生物時代。攝影還會不斷往前發(fā)展,而且不排除數碼相機未來也有被淘汰的可能。作為一個攝影人,不必過度懷舊,也不必一味追新,最好的選擇是選擇自己熟悉的器材,拍表達自己內心的照片。

猜你喜歡
暗房底片數碼相機
數碼暗房
舊底片
海燕(2021年4期)2021-03-24 02:08:32
這個“數碼相機”不一般,全球最大
科學大眾(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14
一座城的70年時光底片
華人時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00
數碼暗房
數碼暗房
影像視覺(2017年7期)2018-02-02 21:14:07
為什么數碼相機不用膠卷也能照相
數碼暗房
影像視覺(2016年5期)2016-06-23 09:17:12
社會底片
新聞世界(2009年12期)2009-12-21 01:29:42
數碼相機 手機 筆記本電腦
移動一族(2009年3期)2009-05-12 03:14:30
微山县| 临沧市| 黔西| 手游| 洪洞县| 麻栗坡县| 江川县| 康平县| 耿马| 五台县| 甘泉县| 交城县| 信宜市| 镇雄县| 航空| 舒兰市| 永寿县| 五峰| 通许县| 剑川县| 马边| 萨嘎县| 化隆| 亚东县| 上思县| 上高县| 南陵县| 镇沅| 壤塘县| 敦化市| 深州市| 敦煌市| 南宁市| 昌吉市| 土默特左旗| 敦化市| 重庆市| 福泉市| 五家渠市| 宣化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