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2014年伊始,上海證券交易所表示,2013年上證指數(shù)下跌6%,上證所全員“仍感覺如芒在背,必須深刻反思:在上海市場的投資活動中,投資者是否感受到了公平和正義?”有關負責人表示,“市場要健康發(fā)展,在投資功能和融資功能二者關系上不能偏廢……公平、正義對市場健康發(fā)展的意義非常重大?!苯?jīng)過幾年熊市,上證所投資功能幾乎被廢,只剩余融資功能。上證所聲稱“維護三公原則,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但現(xiàn)實是我所見動作主要是維護機構投資者、大戶投資者的利益。機構投資者可以透過ETF實現(xiàn)交易T+0,而小投資者則只能被執(zhí)行T+1。即使是目前的所謂T+1制度,亦是不公平:賣出股票可以立即買回同樣的股票或者買入其他股票;而買入股票則只能等待下一個交易日才可賣出。買入股票者顯然是低人一等,何來公平?
當前準備開鑼的個股期權,準入投資者資產(chǎn)亦有高額限制,方便大戶機構對沖,中小投資者一邊涼快去。國債期貨、指數(shù)期貨等均是類似的資產(chǎn)額度限制,仿佛中小投資者入場便要輸個清光似的。事實上,期貨投資能持續(xù)三年以上盈利的只是極少數(shù),與你是否機構抑或散戶無關。IPO重啟在即,所謂限制炒新措施旋即出臺,這些措施對于炒作新股基本上作用不大,只是炒新一日玩完抑或分成幾日而已。這些錯誤的管理思路一直未見改變,與股市熊市并肩而行。
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期表示:特別強調(diào)金融業(yè)主是為實體經(jīng)濟服務,不要搞自我發(fā)財之類的東西。盡管是為金融改革發(fā)言,但亦令人擔心。不禁想起當年股市為國企解困的口號。金融業(yè)主只要不違法,對得住股東即可;千萬不要為實體經(jīng)濟服務而損害股東利益。正如股市應該為投資者服務而不是為國企解困,股東利益至上。
2013年黃金價格大跌,但仍然許多市場人士看好黃金,例如末日博士麥嘉華、投資騎士羅爵士,及前大摩分析師謝國忠等,陣容鼎盛。然而,觀察2011年1920美元頂部以來的走勢,大致呈現(xiàn)一組5浪下跌模式,換言之,黃金價格走勢中期仍然是偏淡。但目前尚未跌破去年6月份低點1180美元,因此短期走勢亦是偏淡。金價一路下降,中國人則一路蜂擁買金,元旦一個商場數(shù)百公斤金條一小時清貨。不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黃金將成為過去式。在20-30歲年輕人心目中及50-60歲中老年人心目中,對黃金的熱愛程度前者遠遠不及后者。隨著時間推移,黃金好友的年齡愈來愈大,直至老去。故此,金價長期走勢看淡。1980年金價結束浪(3),隨后進入長達20年的調(diào)整浪(4),1999年展開浪(5)。浪(5)可能于2011年1920美元結束。倘若如此,金價將面臨比1980-1999年更大規(guī)模的熊市。調(diào)整的終極目標甚至可低至250-300美元。
以最為看好的波浪數(shù)法看,1920美元結束(5)浪1,目前處于(5)浪2調(diào)整。若此則1920美元以來的一組5浪下跌,今年將在低于1180美元后結束浪a,然后展開浪b反彈。因此今年金價走勢將是先低后高。浪b反彈結束之后迎來浪c下跌,最終目標是2008年低點680美元或稍高水平。觀察金價與美股關系,其實大致呈現(xiàn)相反走勢,金價1980年跌至1999年,而美股則是1982年升至2000年,雖有所差別,但相反走勢卻非常明顯。而1970-1980年的金價的黃金十年,則是美股的調(diào)整期(以實質(zhì)美元計算期間美股跌幅巨大)。再往前1948-1968年,金價于30-40美元一帶窄幅上落,但同期美股卻是大牛市。可以預見,正在進行的美股循環(huán)浪V,對應的是黃金循環(huán)浪IV熊市(最好的結局是循環(huán)浪III的(5)浪2調(diào)整)。黃金好友有排煩惱。
近期環(huán)球股市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信號是日本股市沖破1996年高點與2007年高點連線的壓力。2013年日本政府推出新一輪的QE政策,以通脹2%為目標,但市場一致不看好,結果事實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日本經(jīng)濟下沉長達20年,不QE刺激一搏是等死,QE則尚有一線生機。日元走勢是在一個大型三角形向下突破之后見底反彈,反彈目標是三角形結束的位置約124日元水平。唯有貨幣貶值才能帶來大牛市。日經(jīng)平均指數(shù)極有可能已經(jīng)于2009年3月結束始自1989年38957點以來的大熊市,新牛市已經(jīng)誕生!38957-14194點(1992年8月)為浪A,14194-22757點(1996年6月)為浪B,22757-7021點(2009年3月)為傾斜三角形的浪C,浪A下跌3年,浪C下跌13年,均是費波納茨數(shù)列之中的數(shù)。
除了政策原因,導致日本股市結束熊市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總人口開始回落。日本勞動人口增長于1990年開始顯著放緩,1995年勞動人口總數(shù)8700萬見頂,然后持續(xù)回落,老齡化趨勢持續(xù)。然日本人口總數(shù)2012年減少21.9萬,2013年減少24.4萬??側丝跍p少的原因是死亡人口高于新生人口,去年日本新生嬰兒103萬,死亡127萬(絕大部分是年老去世),這對于養(yǎng)老負擔沉重的日本確實是個好消息。隨著人口總數(shù)減少,老齡化程度會逐漸減輕,養(yǎng)老負擔程度下降,對于經(jīng)濟而言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