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日本特約記者 楊 明 林夢葉● 劉 德 柳玉鵬 “2014年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從2014年1月1日起,中國政府開始實施一系列新法規(guī)和政策,旨在打擊腐敗、提升鐵路安全、取消文職軍人特權、限制夸張的電視廣告和普遍提高公眾生活質(zhì)量。其中,個人需要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申報海外金融資產(chǎn)和債務情況尤其引起外界關注。外媒稱,這可能意味著中國反腐向官員海外金融資產(chǎn)“開刀”。 據(jù)香港《南華早報》1日報道,《國務院關于修改〈國際收支統(tǒng)計申報辦法〉的決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新增的一條規(guī)定,要求擁有海外金融資產(chǎn)、負債的中國居民個人,應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規(guī)定申報相關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29日,中組部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工作,而這中間就包括:子女移居國(境)外、從業(yè)、個人收入、房產(chǎn)、投資等?!赌先A早報》稱,這些規(guī)定顯然是針對腐敗官員將資產(chǎn)轉移海外,以及防止金融資產(chǎn)流失到國外。 對于中組部的這項決定,烏克蘭《今日報》2013年12月31日稱,這是中共領導人進一步深化反腐的措施。造假者將不會得到提拔,有嚴重問題者將被開除,甚至送交司法部門調(diào)查。日本NHK電視臺則報道稱,中國在新領導人上臺后強調(diào)嚴懲腐敗和瀆職,但是腐敗問題依然存在。 法國《金融地帶》雜志網(wǎng)站的文章稱,申報個人海外金融資產(chǎn)的目的看來有兩個,一是系列反腐措施的一環(huán),目的是控制官員和國企高管海外隱匿資產(chǎn)趨勢,避免這些人在情況不妙時自己或讓家人卷款外逃;二是對中國國內(nèi)資金的外流加以控制,中國仍然是外匯管制國家,政府對資金不經(jīng)過官方正規(guī)渠道而從地下途徑大量流失的趨勢感到不安。文章認為,此舉對反腐會起到一些效果。 以往中國審判的貪腐官員有不少都在海外購置房產(chǎn),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稱,隨著去年底更多省部級高官因貪腐指控接受調(diào)查,習近平主席力推的反腐浪潮勢頭不減,2014年初一些反腐制度開始生效,預計會有更多高官東窗事發(f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