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是秋季的主氣,其氣清爽,其性干燥,而燥正是致病因素,這個時節(jié)的人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故常表現(xiàn)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陣發(fā)性干咳。歷代醫(yī)家認為,秋季保健重在肺,而秋季當以養(yǎng)肺為先。
多飲水,切忌寒涼飲食
飲食要少量多次、慢飲,切忌暴飲。以維持水代謝平衡,防皮膚干裂,邪火上侵。每天的飲水量因人而異,一般一天以2000毫升為佳。
從中醫(yī)理論來說,“形寒飲冷則傷肺”??人云陂g不能吃涼的,因為咳嗽就是肺氣不宣造成的。肺喜宣發(fā)、張揚,吃涼的就把肺氣束縛了。肺喜歡開朗、張揚,把肺蓋住了,束縛住了,肺就不舒服了,咳嗽就好不了。
多吃潤肺食物,少吃油膩辛辣之品
燥熱傷津的食物有油煎魚、油條、炒花生、煎蛋、辣椒、花椒、生姜等。秋季可以多吃百合、芝麻、核桃、蜂蜜等柔和、甘潤的食物,還有秋季時令蔬菜、水果,如水分含量大的藕、梨、淮山、蘿卜等,有很好的防燥潤肺功能。
注意保暖,堅持鍛煉
祖國醫(yī)學認為“病從寒起”,秋天應注意保暖,尤其是秋季早晚天氣變化大,溫差明顯。要根據(jù)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并要堅持鍛煉,每日早晚可到室外活動,如散步、慢跑等,每次以5公里為好,以增強免疫力,預防呼吸系統(tǒng)疾病。
保持內(nèi)心寧靜,情緒安定
由于秋季日照減少,花木開始凋零,特別是到了霜降之后,“秋風秋雨愁煞人”,常使人觸景傷情,產(chǎn)生凄涼、抑郁、煩躁等情緒,老年人尤其易引起垂暮之感。而中醫(yī)五志(即喜、怒、憂、思、恐)中,憂的情緒易傷肺。
情志對養(yǎng)肺也很重要,要保持內(nèi)心寧靜,培養(yǎng)樂觀情緒,注意勞逸結合,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可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如登高賞紅葉等,有心曠神怡之感,使抑郁、惆悵情緒頓然消失。
適當選擇秋季養(yǎng)肺食療
夏濕秋燥,為配合秋季養(yǎng)肺的保健原則,一日三餐可適當熬些滋陰養(yǎng)肺的粥來喝。簡單易做,有益身心。秋季養(yǎng)肺可選食以下食療方。
方一 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百合與米淘洗干凈,加水用小火煮,待百合與米熟爛時,加適量冰糖即可食用。此方軟糯、甜蜜,是防秋燥之營養(yǎng)粥。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心、潤肺、寧神之功效。對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悸、煩躁和失眠頗有好處。也可根據(jù)個人喜好加入蓮子、枸杞等,熬成百合蓮子粥、百合枸杞粥。
方二 淮山100克,大米100克。將淮山洗凈切塊,大米淘凈煮粥,一劑2次分食。此方口感綿軟,清香宜人。具有健脾、益肺補腎的功效,凡身體虛弱、煩躁失眠者均可食用?;瓷轿陡势剑再|平和,可滋補脾、肺、腎。
方三 銀耳1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銀耳泡發(fā)后,加入洗凈大米,加水煮。熬好后加適量冰糖即可食用。此方味清甘、甜。銀耳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jīng),具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益氣補腦的功效。不但適宜于婦孺、病后體虛者,且對女性有嫩膚美容功效。
(編輯 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