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2年,宋桓侯繼位,成為宋國國君。大臣子罕向他建言:“國君新繼位,急需得到臣民們的擁戴。如果您在人們心中是親民的形象,賢臣能人就將忠心相隨,否則就會出現(xiàn)相反結果。”宋桓侯點頭贊許:“那我要怎樣才能做到可親可敬呢?”子罕接著說:“獎賞他人、賜與名利,這是眾人都喜歡的,這種好事國君要多做;而懲處壞人等這些得罪人的事,是眾人都怨恨的,這些由我來替您承擔。這樣,不久后您就會以仁義揚名天下!”宋桓侯大喜:“真是好主意,從今往后我只做好人,必將贏得人心。”
那之后,宋桓侯和子罕分工,他只管賞賜功臣。每次要處罰大臣時,宋桓侯把手一揮:“你們?nèi)フ易雍卑??!贝撕?,宋桓侯不需面對仇恨的目光,只有笑臉相迎的臣子,心中好不舒坦。宋桓侯感激子罕分憂,還提拔他作了宰相。
可是不久,朝里朝外就知道刑罰大權掌握在子罕手里,而宋桓侯對此不聞不問,大家都擔心有天會犯事,于是私底下都向子罕靠攏,漸漸疏遠了宋桓侯。7年后,子罕的勢力越來越大,聯(lián)合眾臣廢除了宋桓侯,自己當了國君。宋桓侯落寞地離開了王宮,他怎么也不明白,為何自己只做好人卻敗給專做“惡人”的子罕?
其實,好人“惡人”不能截然分開,如果一個人只想當好人,而失去了公正分明、明辨是非的能力,即使行善再多,也得不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