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成為領導者”這一新命題的提出符合教學活動本質與教師角色特征,因此教師領導力的研究對提高教學質量、構建新型師生關系至關重要。本文對教師領導力的定義、組成要素和影響因素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解讀,并提出了提升領導力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 教師領導力 領導理論 提升策略
實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生動的、高效的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課堂教學的領導力,教師應當成為“領導者”。本文對教師課堂領導力的定義、組成要素和影響因素等進行了解讀,并提出了提升領導力的策略建議。
一、教師領導力的定義及組成要素
(一)教師領導力的定義
教師領導力是指教師在一定的群體活動中,通過自身的專業(yè)權力及所具有的非權力性要素(如教師本身的知識、能力、情感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對“被領導者”活動中的其他成員的一種綜合性影響力。
(二)教師領導力的組成要素
根據(jù)中國科學院科技領導力課題組提出的領導力五力模型,可將教師領導力的組成要素概括為:
1.教師的前瞻力:主要指教師把握未來教育發(fā)展方向、學生培養(yǎng)目標與社會需求等方面的能力;
2.教師的感召力:主要指教師在人格魅力與學科知識魅力方面吸引學生的能力;
3.教師的影響力:主要指教師在人格、專業(yè)知識等方面影響學生的能力;
4.教師的控制力:主要指教師對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的控制能力,在教學中表現(xiàn)為對課堂教學的管理能力、已定教學計劃的執(zhí)行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等;
5.教師的決斷力:主要是指教師在針對教學實施中的各種問題和突發(fā)事件而進行快速和有效決策的能力。
二、教師領導力的影響因素
從宏觀到微觀,教師領導力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三種,即學校文化、同事間的人際關系及教師個人的領導能力。
(一)學校文化
許多研究表明,具有民主、信任、合作、分享特征的學校文化,是培育和發(fā)展教師領導力的主要驅動力,是教師領導者順利開展工作的關鍵因素。在開放而合作的氣氛下,校長、教師領導者及其他教師可以親密地共事,商討一切跟學校發(fā)展有關的事宜。
教師領導者處在一個復雜的人際關系脈絡之中。同事的包容和支持程度與教師領導者的領導力水平有顯著的正相關。
(二)教師領導者的個人能力
教師領導者自身的能力,是影響教師領導力的重要因素。Frost歸納了教師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四種個人能力,即個人權威、相關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良好的情景理解能力及得當?shù)娜穗H關系技巧。
三、教師課堂領導力的提升策略
教師領導含有豐富的教育性質,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領導:知識領導、情感領導、價值領導。要實現(xiàn)這三種領導,教師可以多從提升個人能力入手,以下是以領導理論為指導,提出的相關策略。
(一)造型:提升個人魅力
王老師是一位青年教師,他經(jīng)常要求學生不要講臟話、不要亂扔廢紙等,沒少用各種懲罰手段,但效果甚微。因為這位教師也常說臟話,亂扔東西。
王老師恰恰沒有注意到自身不良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梢娫诮虒W實踐中,教師在學生中的形象往往決定著其教學、管理的效果。提高教師的領導力,第一步就是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著名的學者吳康寧認為“從制度上來說,任何教師在課堂教學社會系統(tǒng)中都擁有領導者的身份”。教師的領導者形象是教師人格和領導素質的綜合表現(xiàn),不僅包括教師的服裝儀表、言談舉止等外在形象,而且包括教師的個人氣質、道德意識、精神境界、領導才能等內在形象。
(二)教化:構建共同愿景
教化在這里意味著運用一定的價值觀教育、感化學生集體,促使集體形成共同理想和憧憬?,F(xiàn)代社會的教化“應是建立在自由和主體理性之上的教化”。因此,教師在課堂領導過程中的教化,必須是建立在尊重大多數(shù)學生的基礎上的,運用合乎班級共同愿望和學習基礎上的價值觀念感化學生,構建共同的愿景。
(三)激勵:驅動成就動機
激勵的意思是“激發(fā)使振作”。教師在課堂領導中的激勵,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成熟度,選擇合適的激勵方法激發(fā)學生或學生集體學習熱情,驅動其成就動機的過程。主要方法有情感激勵、獎懲激勵、評價激勵等。
1.情感激勵法
對學生建立適當?shù)钠谕?,在尊重、信任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情感、思想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和關懷學生,由此建立師生感情,以感情激發(fā)其內部動力。
2.獎懲激勵法
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教師要使其知道自己的成功,對其進行表揚和獎勵,引發(fā)其愉悅情緒,增強其榮譽感、自信心及進取精神;對于成績落后、表現(xiàn)差的學生,教師應當讓其知道落后的原因,發(fā)覺其身上的“閃光點”,不斷鼓勵激發(fā),使其走上良性發(fā)展的道路。
3.評價激勵法
對學生的成效給予及時、客觀、公正的評價,指出學生的優(yōu)缺點并為其提供糾正和調整的方法,引發(fā)學生更高層次的需要和動機。
總之,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師角色向“領導者”轉變,教師們都應該努力提升個人素質,不斷增強領導力。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科技領導力研究”課題組.領導力五力模型研究[J].領導科學,2006(9):20-23.
[2]Murphy,J.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M].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2007:164.
[3]吳康寧.教育社會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嚴新根與靳飛,教師課堂領導力及其增強路徑.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08):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