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北京》:法新作為一個國際性的時尚機構,為什么會承辦武漢時裝周這樣偏地域性的時尚活動,您覺得這樣的合作意義在哪里?
趙倩:武漢在時尚領域的歷史地位不可小覷,具備城市歷史文化價值和時尚創(chuàng)意精神。而法新一直以來作為奔走于國際時尚前沿的權威機構代表,對于時尚理念的不斷追尋與武漢的創(chuàng)意文化、時尚精神不謀而合。
合作的意義就在于傾力支持武漢本土品牌和對知名時裝設計師的扶植和培育,鼎力為時裝企業(yè)創(chuàng)造財富、為高校走出的時裝業(yè)人才才華展示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法新所擁有的國際化高端平臺和完善多元的商業(yè)渠道,更促使整個武漢時尚業(yè)和紡織產業(yè)進入良性循環(huán),讓武漢如虎添翼般引領湖北省地產、金融、商業(yè)經濟的繁榮,為城市注入活力,而時尚則必須為核心動力,帶動第二產業(yè)鏈的加速運作。
《時尚北京》:這次法新也邀請了很多國際嘉賓來參與武漢時裝周,像國際著名買手顧問CHRISTOPHE,巴黎頂級Showroom創(chuàng)始人ANALUIZA等,您覺得這些國際時尚專家們跟武漢的設計師、學生交流的意義在哪里?是否有意想把武漢時裝周打造成國內時裝周里偏國際化的一個時裝周?
趙倩:此次時裝周的定位即是“國際時裝周”,國際著名買手顧問Christophe Billet、巴黎頂級Showroom創(chuàng)始人Analuiza Pessoa、著名品牌顧問Marc Ronzier 及設計師經紀人Pascal Pache能夠參與其中,與武漢本土企業(yè)、院校代表深度交流,這種對話所碰撞出的相信不僅是時尚產業(yè)未來的希望。對于是否有意把武漢時裝周打造成國際時裝周這是當然,我們顯然已經在這么做了。武漢完全具備舉辦國際時裝周的各項條件,而我們法新的使命就是幫助時尚在武漢落地。
《時尚北京》:由法新呈現的云集國際國內外數十位頂級新生代設計師力作的“中外名師聯合發(fā)布(CROSS-MIND INTERNATIONAL FASHION DESIGNERS2012 SHOW)”,對武漢時裝周來說,有哪些特殊的意義?
趙倩:“中外名師聯合發(fā)布”集結了法新眾多國內及國際設計師的優(yōu)秀作品,包括CCDC參賽設計師方威篪、張斯維、付強、王雨楠、張北永、邱梓豪、嚴明、許林,國際設計師包括Nevra Karaca、Nuit N°12、Fátima Lopes、Karoline Lang、Ece Sal?c?。將CCDC及CHINA IN PARIS 這股熱力血液以中外名師聯合發(fā)布的形式注入武漢,充分調動了國內及國際強勁的設計力量,為武漢集中的引進優(yōu)秀潛質的設計人才,高端作品與高端展示的平臺的密集結合,為武漢時尚力量搭建通往國際的橋梁,完成新型模式的商業(yè)落地,從而帶動華中地區(qū)紡織業(yè)的有力發(fā)展。
《時尚北京》:這次是武漢時裝周的第一屆,您覺得有哪些比較成功的地方和有待彌補的地方?
趙倩:其實,行走在武漢街頭,我感受到武漢人是愛美愛時尚的,城市的時尚是心態(tài)的時尚,武漢有深厚的產業(yè)基礎,也有時尚人才優(yōu)勢,同時政府重視時尚產業(yè),武漢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著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這些都是武漢國際時裝周成功舉辦的因素。因為是首次舉辦,那么不足總是有的,所有時裝周,包括四大國際時裝周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完善起來的,但可以肯定得是武漢時裝周的起點是高出同比的。
《時尚北京》:武漢的時尚產業(yè)發(fā)展現狀怎樣?設計上有哪些特色?
趙倩:武漢在時尚領域的歷史地位不可小覷,更加具備城市歷史文化價值和時尚創(chuàng)意精神,具有深厚產業(yè)基礎的同時也有時尚人才優(yōu)勢,加之政府對時尚產業(yè)的重視,武漢又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有著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政府獨有的宏觀操控力量,高校充沛的設計后備力量,這些都是武漢的優(yōu)勢所在。在設計上,不論是通過我們一年一度的CCDC設計師邀請賽登上巴黎時裝周舞臺的朱雯,還是武漢紡織大學的優(yōu)秀教師張文輝都以極其簡約的設計,獨具特色的紋理和細節(jié),闡釋著含蓄、內斂的東方魅力。
《時尚北京》:今后法新還是否會和武漢時裝周進行合作?下一次有哪些亮點能否提前披露一下?
趙倩:這是肯定的,我們已有一組專業(yè)的團隊在專門組織今年在武漢的時裝周活動,同時也正在武漢投資建立專門為設計師打造的Showroom,為國內外買手、媒體、企業(yè)和設計師營造最國際化的交流平臺,實現國際化的商業(yè)落地模式,“未來也許世界級的時裝大師就在這里產生”。這些目前還在籌備階段所以先賣個關子,可以肯定的說亮點會有,而且驚喜也很多,具體是什么,還請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