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個三月的尾巴天,適逢倒春寒,斜陽夾帶殘風有些微涼,戴上耳塞,習慣于沿著水系發(fā)達的江南河岸邊散慢的走,碰巧遇見了一個神奇的捕魚人,那時我不得不在內(nèi)心驚呼——高手在民間。
那是一片寧靜的湖泊,面積不大,湖水碧綠碧綠的,很好看,偶爾有魚兒浮出水面吹個氣泡,旋即逃遁了。湖岸四周被附近的村民種滿了油菜花,芳香四溢。老人家坐在湖岸邊怡然自得,一根煙抽完收一次網(wǎng),雖然不能保證百發(fā)百中,但總能在三至五次的幾率中捕獲一尾鯽魚,微微泛黃的魚背,體態(tài)豐盈飽滿,鮮活亂蹦,十分喜人。在斜陽與地平線處于45度角的午后,老人家的漁簍里已經(jīng)收獲了小半簍的鯽魚3lvI/WywKeJMV1cXkEe1Mw==,擁擠的魚兒在漁簍里汲取那點可憐的氧分擺尾亂竄。
瞅一眼老人家的捕漁工具簡單到令人咋舌,五根發(fā)黃的竹子,一張縫縫補補千百次的舊漁網(wǎng),就這么一組合,捕魚的成功率卻是出奇的高。再看老人家捕魚的方式就是傻瓜式的收線,每次老人家抽完煙,將煙頭丟下,踩滅,旋即開始收網(wǎng),收網(wǎng)的方式就是拉一下系在竹竿一頭的繩子。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F(xiàn)在老人家無意地運用到了這一方法,用四根竹子支撐起一張漁網(wǎng),再用一根竹子做支點,一頭搗在岸邊的土里,另一頭系上繩子,稍稍一用力,輕松就拉起了整張網(wǎng),那種杠桿的原理他不一定懂,但在實際操作中,他卻能融會貫通,這就是智慧,我自內(nèi)心由衷感嘆。
夕陽西下的時候,岸邊的油菜花依然美麗如初,香味沁人心脾,湖岸四周寧靜而優(yōu)雅,令人留連忘返,但凡經(jīng)過的路人總會隨手掀開老人家的漁簍瞟一眼,然后嘖嘖稱贊,流露出一副艷羨的目光。
當天邊的殘陽退去,只剩幾片血紅的晚霞時,老人家開始最后一次收網(wǎng),一尾肥碩的大鯽魚被網(wǎng)住了,于網(wǎng)中不斷的翻身。當最后一尾鯽入簍的時候,漁簍已經(jīng)盛滿了。老人家充滿皺紋的臉上洋溢著一種凱旋式的笑,好似第一個登上了鬼子的城頭,那是鼓吹“釣勝于魚”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老人家不光釣來滿腹的好心情,也釣出了自己的智慧果實。
相信許多路人目睹過這種簡陋的捕漁工具后,每個人心中都結(jié)了這樣一張由五根竹子組成的破網(wǎng),都試圖去將它兌換成現(xiàn)實,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現(xiàn)實中得逞。因為大家都太忙了,為了那三萬一平方米的一所房子,就算神仙來替你編織好那樣一張網(wǎng),你也未必有時間去捕獲一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