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鎮(zhèn)同里,無論是姑娘出嫁,還是小伙娶親,都要雙雙對對走三橋。
這一天,太陽出來得很早,是個好日子,小喬要出嫁了。
“新郎新娘走三橋,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從小,小喬就聽奶奶這么說,太平橋平平安安,吉利橋大吉大利,長慶橋長生不老。已經不記得在這三橋上走了多少次,也一度覺得三橋上的風景沒有什么可看的了,但是直到這一天,走三橋的主人公變成自己時,小喬才意識到,作為一個生活在蘇州同里古鎮(zhèn)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到過周莊的人都知道,那里有雙橋,成為周莊的象征。同里則有“太平”、“吉利”、“長慶”三座小巧玲瓏的石橋,相依相伴佇立在古鎮(zhèn)中心的丁字形小河上,呈三足鼎立之式。據考證,三橋分別重建或改造于清乾隆十二年、十一年和明成化中期,初建已無法考證。
其實,同里的橋,遠不止三座。據記載,舊時擁有各種各樣的橋梁百余座,現(xiàn)剩49座,大多為明清時期所造,所以有“水鄉(xiāng)同里五湖圍,東西南北處處橋”之說。
同里人出門走路,仿佛肩膀上扛著橋梁,或拱橋,或曲橋,或纖橋,或廊橋,或亭橋,或暖橋,或平橋,或旱橋,林林總總,千姿百態(tài)。遇到過不去的河流,就從肩膀上把橋卸下來,隨意架在河上,就成了一座橋?!皡枪仕l(xiāng),非舟楫不行。”
同里人是沒有沒走過三橋的。每逢老人壽辰,婚嫁喜慶,孩子滿月,都要上三橋走一走,祈盼平安、幸福、長壽。沒走過三橋,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同里人。因為水鄉(xiāng)的風俗都離不開這水和橋,故事也就發(fā)生在這里。三代人,三座橋,三個不同的時代。
小喬奶奶的夫家是戶苦人家,頂了高利貸才租來珠光爍爍的鳳冠和一頂小花轎,就想讓新媳婦坐著花轎走一走這三橋,圖個日后吉利。那一天,江南絲竹悠悠揚揚地穿過老街,小花轎一顛兒一顛兒地來到吉利橋畔,正要拾級上轎,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只見一頂花團錦簇的八抬大轎強盜似地從后面沖上來?!芭?!”小花轎差點被撞下河去,八抬大轎搶先上了吉利橋,小喬奶奶一個踉蹌,差點跌出轎外,額頭撞在硬梆梆的轎欄上,留下一道清晰的血痕。她偷偷從轎簾縫兒里朝外望去,看到一支闊綽的送親隊伍,耀武揚威地從身旁過去,滿是令人眩目的箱子、柜子和桶子,嫁閨女要準備108個不同的桶子,這是同里人的風俗,紅紅綠綠,甚是鮮艷。那天,僅那支娶親的隊伍過橋,就讓小喬奶奶等了好半天。后來才知道,那是鎮(zhèn)上大名鼎鼎的米行老板嫁閨女的陣勢。至今,小喬奶奶回憶起這件事,都是強忍著淚水,有種“吉利”被搶的感覺。
小喬媽媽出嫁,正值“文革”時期,要不要延續(xù)祖上留下的風俗?他們心里摸不準。結婚當天,這對小夫妻終于下了決心,為求日后消災避禍,還是走一走這三橋。態(tài)度很堅決1f6b7e095abe4092eba145a5cc6a7535,但是他們依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選擇了夜里走三橋。那是個寒風凜冽的臘月深夜,新郎新娘偷偷來到橋堍。心在撲撲跳,腳頭軟軟的,他倆手挽手小心翼翼走過堆滿斷磚殘瓦的吉利橋,走過橋欄爬滿古藤野草的長慶橋,然后踏上了太平橋。但是,太平橋上不太平,橋面橋欄橫七豎八地刷滿嚇人的大標語:“打倒×××!”“砸爛×××的狗頭!”小喬媽媽心里亂成一團麻,一腳跨空,身子向前倒去,幸虧小喬爸爸順手拉住,但左腳還是傷了筋。從此,小喬媽媽留下了跛腳的殘疾。
終于,小喬也要出嫁了,她當然會走一走這三橋,圖吉利不說,就是為領略一番同里古老而淳樸的民風民俗,也要上去走一走。但是,現(xiàn)在人們走三橋,不坐花轎了。午后,在儐相的簇擁下,新郎新娘出門了,嬌艷的臉龐、潔白的婚紗,小喬在鏡頭前倍顯嫵媚,他們在夾道觀看的游人中雙雙向三橋走去。
突然,一陣悅耳的嗩吶聲迎面撲來。瞧!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一頂披紅扎綠的花轎晃動而來,這頂花轎不是為小喬出嫁準備的,而是商主專供游人租用的?;ㄞI里坐著的是一對外國夫婦,白發(fā),藍眼,布滿皺紋的臉樂得像兩朵盛開的花。
外國老夫婦發(fā)現(xiàn)了小喬夫婦,笑呵呵地連連招手,邀請小喬和新郎一起走三橋,還友好地讓他們走在花轎的前面?!白摺龢颉瘒D!”轎夫拉著嗓門長長吆喝了一聲,幾位樂手立刻鼓起腮幫,吹奏起《喜洋洋》的樂曲。丁字河畔,在里三層外三層圍觀的人群中,爆發(fā)出陣陣歡快熱烈的掌聲,大家都在為他們送上自己的祝福。
“咔嚓!咔嚓!”時間永久地定格在了這一天的三橋上,小喬的奶奶、媽媽,還有小喬,都在感慨,時間,時光,時代,都在改變,唯獨不變的,是依然佇立在那里的三橋。
同里人的水上生活
聽,“山歌勿唱寂冬冬,樹葉勿動哪來風?”“白米飯好吃田難種,鮮魚湯好嘗網難張”,走三橋時,你會遇見船娘,土生土長的同里人,喜歡你時,放開嗓子就唱歌。
每天的清晨或黃昏,船娘們搖著船,神態(tài)自若地穿梭于水網稠密、湖塘眾多的同里水巷。船上載著新鮮的太湖特產,白魚白蝦和銀魚,俗稱“太湖三白”,有“水八仙”蓮藕茭白水紅菱慈菇等等。
除了船娘,同里還有賣魚娘娘,“水上去,浪里來,披星戴月把網撒,大魚小魚才上網,明早上街換米糧”,她們的漁歌這樣唱道。
魚行街是她們活動的主要場所,賣魚娘娘的吆喝聲,隔著老遠就能聽到。
做鮮魚行要比做其他行業(yè)來得辛苦,起得早,睡得少,眼泡經常是腫著的。呵欠連連,眼屎縷縷地從熱被窩里拔出來,來不及上街買點心,刨一碗冷粥對付一下肚皮,穿上高幫套鞋,趕緊去河埠候貨色。候貨,裝貨,驗貨,養(yǎng)貨,一直到貨出手,賣魚娘娘的腰就沒有直過,渾身上下的魚腥氣。
做一行怨一行,賣魚娘娘發(fā)誓,這世就算了,等下世投胎,一定做茶館店老板娘,又干凈又體面,人面前走來走去,衣裳可以天天翻行頭,哪怕就是去做山地貨行的老板娘,也比做鮮魚行要強。
同里的一切無不與水緊密相連,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宅,因水成園,各種建筑物無不依水而建。所以,水,成了同里的命脈,著名古建筑學家、園林藝術學家陳從周也說:“同里以水名,無水無同里”。
同里人天天與水打交道,時時離不開水,形成了一喝(茶)二洗(洗澡、洗衣服)的生活習慣。同里人招待親朋好友先以茶水為敬,串門訪友一般都以茶水相敘,甚至上班做工都喜歡帶上茶杯。茶杯隨身帶,也便成了水鄉(xiāng)人特有的景觀。
民國時期,同里鎮(zhèn)上有茶樓20余家,為取水方便,一般都沿河而建,河水用明礬沉淀后即可沏茶。也有設在水路碼頭、要道樞紐的,是來往行人貨物流通必經之地,歇腳,喝茶,聽評彈,議論世事,聽說還兼信函郵寄領取,中醫(yī)診所,功能特多,鎮(zhèn)上的信息流傳全依賴它。茶樓全日營業(yè),喝早茶者四五點鐘已到茶樓,河水沏茶,茶香四溢。喝茶者以中下層群眾居多,四鄉(xiāng)農民、漁民紛至沓來,茶館內外熱鬧非凡。
同里老街,一半是河,另一半是岸。河里有水,岸上有人家。來到這里,就會想到李白的詩句,“前水復后水,古今相續(xù)流。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游”。
同里街弄,深邃的歷史
同里的弄堂有多少條?有人說數(shù)不清,有人說少則也得上千條。這些弄堂,墻體斑駁,通道狹窄,有幽暗的小徑,也有明亮的走道。
據說,古鎮(zhèn)上的弄堂都不取直,拐彎是必須的,古話說:“兩頭直通,人財兩空”。走在古鎮(zhèn)上,天空只是一條,抬頭見不到浩蕩開闊,大戶人家和平凡人家,全是屋檐頂著屋檐,黑瓦連著黑瓦,密密集集,再精美的雕梁畫柱都緊縮簇擁在尺寸之間。
與弄堂相連,就是街道。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間古鎮(zhèn)東南為居民住宅區(qū),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曲折深邃,室宇叢密,高墻深院,騎樓古樸,形成憩舒幽靜的古鎮(zhèn)風貌。
同里老街的每一條狹窄幽深的巷子深處,都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如銅匠浜里住的都是制銅器為營業(yè)的人家,以邱姓為多。到明嘉靖年間,有一個叫邱六喬的就住在這銅匠浜,在“珍珠塔”故事劇本中,據說盜劫方卿珍珠塔的就是邱六喬。還有“史家弄”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后裔住的地方。他的十三世孫現(xiàn)在還在同里。
“同里的街名是同里的一部歷史教科書,是同里歷史的寫照。遺憾的是許多舊街因建廠或拓寬道路而湮沒了?!?居民姚洪璽說。
老街之所以熱鬧,是因為有喧囂的店鋪。
南園茶館以西的人民橋堍,有一爿地貨行,隔壁是醬油店,三間門面的店,賣的是油鹽醬醋酒、辣油辣醬以及同里產的醬菜等。打醬油、買菜油都要自帶瓶子,店家用一柄竹筒從存放的甏里提起來,在瓶口放個漏斗,再把竹筒里的物品灌進瓶去,然后計算出斤兩價錢來。馬灣啷醬油作坊常年腌制醬菜,很是出名,店家把賣了的醬菜用一片荷葉或一張牛皮紙包好,用草繩扎好遞出。這爿醬油店從不賣香煙火柴等,這些物品要到南園茶館北側的糖果店里才能買得到。
醬油店的上攤,有一爿肉店,四開間的門面,掛滿了肉,店家的心算神速,秤砣落地,價錢也就報出了,買者不用還價,付了款用籃子提走就是;肉店東邊的尖角有爿錦貨店,店里專賣布匹衣料等,上午七點左右開店,下午四五點鐘打烊,偶爾還能看到一些衣著花哨的“北橫頭”人,“姑娘們的頭上扎著紅彤彤的頭巾,老婦人的頭上扎著蔚藍色的,藍印花布的服飾外還圍著一件印有花紋的鉆裙。她們來自吳淞江以北,雖臨近蘇州,卻偏愛來同里逛?!币榄t說。
南埭的豆腐店,在穿心弄邊,它比南園茶館開得早,天麻麻亮生意已經興旺起來。其下攤的竹業(yè)社,常堆著一地的籃子,還有掛在墻上的籮頭、蒸架、扁擔等。篾匠們用刀把竹子劈開,一塊麻布鋪在大腿面前,專心編織起竹器來,“他們幾乎不跟人e7c51154c7042a5bfb4333055c787fc4768ec87a8912387405f718725909c5cc說話,連野眼也懶得看。你若是看中哪樣,報個價,差不多,就可拿走,如果一時無貨,就得報個品種、尺寸、取貨時間,日后成交。這個竹業(yè)社是龐山湖灘上的人開的,年代久遠?!币榄t說。
“同里的老街是寧靜的,這種靜是一種遠離塵世的靜,一種超凡脫俗的靜,一種真正從心靈上求得平靜與快活的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同里的老街也發(fā)生了一些悄悄的變化。有些老式的商店裝起了霓虹燈,有些石庫門的樓屋換上了鋁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著年輕人喜歡的樂曲,但這些變化無損于老街給予每個游人的那份濃濃的風情?!?姚洪璽在文章里寫道。
找回遠去的鸕鶿記憶
已近甲子的姚洪璽,是同里鎮(zhèn)敬老院的院長,在村里做過會計,當過合作社社長,包過魚塘,做過村支書,2004年來到敬老院,一直干到現(xiàn)在。整天和一群老人待在一起,他看起來像個小伙子。雖然做的事情都在變,但他一直有個愿望,就是尋找舊日里同里人的時光?!拔译m然也是同里人,也是漁民,但是還是不夠老,很多同里的故事不知道,敬老院里有很多百歲以上的老人,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的故事,他們對昔日同里的記憶,都成了我的財富”。
姚洪璽捕了一輩子的魚,他的生活,似乎與水已經分不開了。同里開發(fā)旅游后,漁民自己的船不允許再進同里古鎮(zhèn)了,姚洪璽賣了船,但是他舍不得賣掉陪伴他十幾年的鸕鶿。于是,在吉利橋的旁邊,姚洪璽和老伴兒架起了三條船,做起了鸕鶿捕魚的表演。
稍大些的船是他們的“家”,很講究,蘆篾編成的篷子由竹片彎成的支架巧妙地覆蓋著,酷似一艘烏篷船,濃縮了“家”的概念,做飯用的灶爐、鍋碗等一應俱全,船的里邊是狹長的后艙,在不足二平米的砌艙板上,整齊地疊放著睡覺用的被褥和存放衣服用的箱子等。
這條船實在是容不下多少人的,踏上去后,尖翹的小船立刻大幅擺動,讓你不敢直立,一股浪花隨之“呼啦”一聲漫延開來,不懂水性的人,準會嚇著的。
另一小船,船舷兩側橫放著一雙劃槳,一根竹竿直立水中把船固定,另一根帶鉤的竹竿則擱在一邊,舷梁兩旁彎彎的木架上,棲居著七只活潑可愛的鸕鶿,它們的眼睛綠得嚇人,羽毛油亮油亮的。還有一條小船索性橫在吉利橋堍的河橋邊,舷的一側還掛著魚網。三條小船呈丁字型排列,具有濃厚的漁家情調。
瘦小的漁家老太,藍黑相間的頭巾上軋著二顆紅秀球,藍印花布的“大襟上衣”外,系著一條秀了花的氈裙,褲子,是深藍色的。中秋時分,桂花飄香,游客如潮,鸕鶿表演開始火爆了。老太輕盈地跨上小船,用竹竿支開“親近”她的鸕鶿,解開鸕鶿的腳繩,用帶鉤子的長柄竹竿把它們一只一只地放到水里,開始它們的捕魚表演。
鸕鶿對主人的依存原本是無與倫比的。主人劃著小船,游弋在水蘆搖曳的沼澤及湖泊一帶放牧,鸕鶿叼來的魚全數(shù)“交公”(頸囊已被一根柔軟的小草系著,吞咽不下)。晚上,主人也會賞它幾尾魚充饑。鸕鶿只接納它的主人,只要主人拿著竹竿輕輕地一吆喝,它們就會非常努力地為主人捕魚,主人沒有口令,它們絕不“收工”;如果陌生人或者是貪嘴的小貓上了鸕鶿船,將會被它們無情地啄傷;即使棲居在木架上,不安分的鸕鶿一有打斗,只要主人大聲一吼,它們就會立馬平息它們間的矛盾,乖乖地收起撲打著的翅膀,挪在一邊伸展一下脖子,像什么也沒發(fā)生一樣。
但這一天,有點反常,鸕鶿“生氣”了,不肯為主人賣力了,任憑老太憤怒地將竹竿猛敲水面,濺起水花一片片,鸕鶿就是不買賬,在半水里打轉,魚是絕對不逮的。游客等不及了,紛紛帶著遺憾,極不情愿地離開。
老太用竹竿把鸕鶿一只一只地鉤上船來,嘴里嘮叨著。小船靠上河岸,老太帶上繩索汗流滿面地上了岸,擠一把濕漉漉的毛巾站在大樹下使勁地擦汗。坐在一旁的金老漢看不過去了,說了句“這鸕鶿怎么會這樣瘋”?是的,鸕鶿的反常,老太只能用另類的方法溝通。她在船頭那只香爐里燃起一支清香,縷縷青煙祈禱著人鳥和諧。
傍晚,老太喂過鸕鶿后,爬進船艙,到“家里”休息去了,“蘇州評彈”從船上響起。這時鸕鶿反而開始興奮起來,它們注視著流淌著的河水。一群小魚追逐著一袋垃圾,向小船靠近,眼尖的鸕鶿頓時叫了起來,其它也跟著叫喚。這叫聲卻被“蘇州評彈”所“淹沒”。又一袋垃圾涌來,鸕鶿開始掙脫繩索,有兩只鸕鶿跳下了水獨自捉魚去了。圍觀的游客拍手稱快,閃光燈閃個不停,老太回過神來,爬出艙門連忙用竹竿去鉤她的鸕鶿……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表演,老太已經分不清,又或者對她來說,生活即是表演,表演即是生活,已然沒有什么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