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最近特別容易生氣,常常胸悶,身體也變差許多。都說情緒不好容易致癌,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A精神與情緒的好壞和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關系。北京市有一組資料,用對比方法調查,發(fā)現(xiàn)癌癥病人中既往有明顯不良心理刺激的高達76%,而一般病人中有明顯不良心理刺激的只有32%。不好的精神、情緒,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社會刺激等因素是一種強烈的促癌劑。
Q我看網上很多名人自述,因長期熬夜加班而導致癌癥。請問,熬夜和過度勞累真的會惹癌上身嗎?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體適應自然環(huán)境過程中形成的規(guī)律。長期熬夜,就是違反生活規(guī)律,會影響高級神經中樞,干擾內分泌,影響免疫機制,讓人更易患上癌癥。研究人員還認為,夜間燈光妨礙了褪黑素生成,而褪黑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生長。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早已認定,夜班是強烈的致癌因素,與朝九晚五的人群相比,夜班族晚期腫瘤風險增加24%左右。
Q最近看到好幾個“癌癥自愈”的故事,不化療不吃藥,一直旅游,最后癌細胞消失了。請問,癌癥可以不治自愈嗎?
A據有關統(tǒng)計,見諸醫(yī)學文獻的癌癥自愈患者已超過1000例,我國也有數十例自愈的幸運患者。
癌癥患者的心態(tài)對疾病確實存在巨大影響,情緒樂觀,心境開闊,才能有效地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激發(fā)生命活力。不過所謂癌癥可以自愈,不是說所有的癌癥都可以自愈,只是說患者應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加上必要的治療,是可以戰(zhàn)勝癌魔的。
Q“酸性體質容易致癌”的說法引起廣泛關注,一些商家還推出了號稱具有排酸功效的保健食品。請問,多吃排酸性食品是正確選擇嗎?
A酸性體質基本觀點是:人體體液的pH值處于7.35~7.45的弱堿狀態(tài)是最健康的。
但事實上,這是一句廢話,因為正常人血液的pH值就是7.35至7.45。而且,并非身體每一個部分都偏堿性才好。人體中有幾個地方,必須偏酸才健康。第一個就是胃,如果發(fā)生嘔吐現(xiàn)象,大量的胃酸排出體外,反倒會引起輕度堿中毒,這也是嘔吐后會感覺頭暈的原因。另外一個是皮膚,處于弱酸性的皮膚更不容易滋生細菌。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也是呈酸性的。
因此,“酸性體質容易致癌”以及多吃堿性食物的說法都缺乏科學根據。
Q吃洋蔥、大蒜和喝茶,是否有預防癌癥的功效呢?我還聽說大豆特別好,需要平常多吃嗎?
A洋蔥的防癌功效很明顯,來自于它富含的硒元素和槲皮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刺激人體免疫反應,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同時還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而槲皮素則能抑制致癌細胞活性,阻止癌細胞生長。
大蒜富含鍺元素,有很好的抗癌效果;綠茶在抗氧化和抗癌方面是能手,也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大豆是可以預防癌癥的。
Q請問大部分早期的癌癥都能治愈嗎?我們如何能在早期發(fā)現(xiàn)癌變呢?
A癌癥并非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大部分癌癥,早期階段90%可治愈,關鍵在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那么我們怎么早期發(fā)現(xiàn)腫瘤呢?
腫瘤的八大警號:可觸及硬結或硬變,例如乳房、皮膚及舌部發(fā)現(xiàn)的硬結;疣(贅瘤)或黑痣有明顯變化;持續(xù)性消化不正常;持續(xù)性嘶啞、干咳及吞咽困難;月經期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出血;鼻、耳、膀胱或腸道不明原因的出血;不愈的傷口,不消的腫脹;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等。
健康的金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醫(yī)學調查結果顯示,影響健康的來源如下:基因遺傳占15%;社會、文化因素占10%;醫(yī)療進步產生的保護占8%;氣候因素占7%;而生活方式占的比例為60%??梢娊】档慕痂€匙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歸納如下:
合理膳食:每天一袋牛奶、半斤蔬菜及水果,有粗有細、少食多餐;
適量運動:每天步行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5次;
心理平衡: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適時調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