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同學問我:“老師,無論是平時練習還是考試,我一拿到題目便開始演算,這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嗎?”
著名數(shù)學家喬治·波利亞將解題分為四步:第一步,弄懂已知和結(jié)論,翻譯成我們所熟知的語言;第二步,找到溝通已知與結(jié)論之間的橋梁,即確定解題方案;第三步,具體實施;第四步,反思回顧,反思解題步驟是不是最完美的,反思解題所用知識是不是自己所熟知的,反思解題思路是不是最貼切的,有無其他方法(即一題多解),反思解題方法是否能用到其他類似的問題中(即多題一解),進行延伸拓展,看自己能否編出類似的題目來.
這里我們講了解題的基本思路,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關(guān)注答題的場合,平時解題與考試解題是有所區(qū)別的. 許多平時能夠輕而易舉解出的題,假如放到考試中,可能會讓很多人束手無策,這是因為平時解題和考試解題在心態(tài)上有很大區(qū)別,同時,兩者在體能上也有所區(qū)別. 針對這種情況,同學們在平時練習做題時,最好能夠模擬一下考試的場景,盡量營造考試的氣氛,帶著考試的心態(tài)去做題. 慢慢地,這種情況會有所改變. 當然,這種模擬并非多多益善,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而定,比如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