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都市十大致命疾病之一,由于心臟病殺人于無形,突然昏厥,更有可能患上罕見心臟病。例如突發(fā)心律失常綜合癥之一的布嘉達綜合癥,就是心臟病中的“沉默殺手”,一般會在患者睡覺時發(fā)病,當中以30至40歲年輕男士最高危。目前市民對布嘉達綜合癥認知甚少;加上該病沒有明顯病癥,因此,??漆t(yī)生提醒,突然昏厥是患病先兆;若有家族猝死病史,更應盡快進行身體評估。
關于Brugada的傳說
曾經(jīng),泰國、菲律賓、老撾的青年男性中存在不尋常的高猝死率,而猝死的青年幾乎都是平素身強力壯的健康小伙子,他們的死亡方式驚人的一致,在睡夢中突然呻吟喘息,然后一陣猛烈的抽搐,氣絕身亡。于是人們傳說這是陰曹地府里寂寞難耐的寡婦們在夜間勾走精壯男人的魂魄,因此很多人家都在臥室外掛上木雕的男性生殖器,有的甚至男人穿上女人的睡衣以混淆視聽,妄圖擺脫女鬼的糾纏。總之,在泰國,這種猝死僅次于交通事故死亡人數(shù)居于第二位,女鬼勾魂的陰影籠罩著泰國的青年男人們。這種猝死菲律賓當?shù)鼐用穹Q為Bangungot,每個病例死亡的方式都是一樣的,即呻呤,喘粗氣和死亡前的猛烈抽搐。
新知 布嘉達綜合癥
布嘉達綜合癥最早于亞洲如泰國、馬拉西亞、菲律賓及南中國等沿海地區(qū)發(fā)現(xiàn)。患者以年輕男士居多,一般在睡夢中突然病發(fā)猝死。社會大眾對此病的認知,更是少之又少。以下,便是關于更多關于布嘉達綜合癥的詳細介紹。
高危指數(shù)
突發(fā)心律失常綜合癥包括肥厚型心肌病、長QT綜合癥及布嘉達綜合癥等。當中以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見,而布嘉達綜合癥最隱秘、最難對付。布嘉達綜合癥是一個沉默無聲的“殺手”,在沒有明顯病癥下,可令一個身體健康的人,突然會出現(xiàn)心臟性猝死。因此,布嘉達綜合癥的危險指數(shù)在突發(fā)心律失常綜合癥中是最高的。
在心臟病當中,因突然在夜間睡夢中猝死的個案,在東南亞及太平洋沿岸地區(qū)已發(fā)現(xiàn)數(shù)十年,并于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病癥名稱。在菲律賓,布嘉達綜合癥被稱為Bangungut;日本稱為Pokkuri;泰國則稱萊太,意思是“睡眠死亡”。而在國內(nèi),因突然心臟性猝死的病例,醫(yī)學界則稱此為突發(fā)心律失常綜合癥(Sudden Arrhythmia Death Syndromes,SADS)。SADS是一種遺傳病,若父母其中一人患有此病,子女患SADS的遺傳機率為50%。
病癥起因
醫(yī)生指,出此病是由基因突變所致,但發(fā)病原因不明,逾30至40歲是發(fā)病高峰期。此病通常在患者睡覺時病發(fā),無聲無息地奪去患者性命,殺人于無形。雖然布嘉達綜合癥沒有明顯征狀,但患者每次發(fā)病時,心跳會出現(xiàn)不正常,因此而令心臟泵血功能受影響。故此,患者或因上述的情況而暈倒,甚至有部分患者于第一次出現(xiàn)眩暈后,卻快速地無聲無息猝死。醫(yī)生提醒,倘突然出現(xiàn)眩暈,甚至昏厥跌倒,有可能是布嘉達綜合癥的先兆。
防范治療
倘若家族有成員于40歲前突然猝死病例,應盡早進行身體評估。因為及早確診布嘉達綜合癥,再配合適當治療,可降低猝死風險。目前,布嘉達綜合癥雖然沒有藥物可治愈,但可為患者植入心律除顫器,以控制病情降低猝死的機率。
心律除顫器控制病情
布嘉達綜合癥高危人士除作身體評估,目前沒藥物治愈,但可為患者植入心律除顫器,倘患者心跳不正常時,該儀器可助其心律恢復正常跳動,降低猝死機率。
飲食注意
1.控制熱量攝入
因為總熱量過高時,血清膽固醇通常升高,血清膽固醇含量增高會促使動脈硬化,進而形成心律失常。
2.控制膽固醇的攝入
一般年齡超過40歲的人,即使血清膽固醇不高,亦應避免食用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食物。最好代之以植物油及黃豆和豆制品,如豆腐、豆?jié){等,每日攝入膽固醇量應在300mg以下。
3.控制脂肪攝入量
盡量用植物油作為烹調(diào)用油,且不宜過多,過多的植物油亦可造成肥胖。
4.控制鹽的攝入
如果鹽食入過量,在內(nèi)分泌的作用下,能增加血管對各種升壓物質(zhì)的敏感,引起細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食鹽過多引起體內(nèi)水潴留,增加心臟負擔。故限制鹽的攝入可減輕心血管負擔,避免心律失常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