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內(nèi)容選自鳳凰傳媒集團江蘇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出版,由楊九俊主編的《語文》基礎(chǔ)模塊下冊的第六單元“舞臺大社會”的首篇《雷雨》。本單元主要介紹了戲劇這一文學樣式,要求學生學會欣賞戲劇文學,在想象的基礎(chǔ)上品味戲劇臺詞,掌握角色心理,形成初步的舞臺空間概念。學生的戲劇學習能力和新體驗可以在單元間相互滲透,增加學生的語文學習參與空間,培養(yǎng)學生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深化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之情。它為學生相關(guān)模塊的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打好基礎(chǔ)。因此它在整個教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完成對《雷雨》主人公魯侍萍的人物訪談。此任務的完成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一:準備采集采訪信息;階段二:小組討論,整合信息,提出解讀人物角度;階段三:小組推選人物接受主持人的采訪;階段四:具體實施過程,觀眾提問。
通過這樣的四個步驟,我們不僅可以達到在前期鍛煉學生合作探究人物的效果,而且可以通過設(shè)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自主發(fā)問,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還可以加強學生的應變能力以及溝通能力。
課堂實踐展現(xiàn):
準備四個場景:情境1,剛見面時周樸園與魯侍萍的對話;情境2,周樸園知道魯侍萍的身份后大變臉 ;情境3, 魯侍萍對周樸園的控訴;情境4,周樸園簽5 000塊錢支票的情節(jié)。
[采訪場景一]
拿襯衫引出、相片所引出的相認場面
(1)提問周樸園:此時的相遇你為何大變臉?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采訪角度』:”人物心理”→“人物性格”
教師補充思路:能不能換成你們相認、抱頭痛哭,共同回憶三十年前的美好時光?
『回答角度』:不符合人物性格發(fā)展
(2)提問魯侍萍:為什么你之前的含情脈脈會變成此時的悲憤、憤怨?
『采訪角度』:“清醒”“撕下面具”
學生回答:你剛才只說了三句話:“干什么?”“指使?”“(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边@幾句話你來不及甚至完全沒有顧及到夫妻之間的情誼或者懷念之后任何應該做的事情,直接站到了對立面,考慮自己的方方面面,有沒有人背后指使,是不是敲詐我來的?
學生精彩回答:此時此刻,他的冷漠已經(jīng)把之前的那些殘留的虛偽的溫情驅(qū)散,沒有錯,我的三十年的選擇是正確的,我想在彼此面前沒必要在假裝,應該把他可恨的虛偽的面具撕掉。
[采訪場景二]
『采訪角度』:“你們”暗示了趕魯侍萍走不僅有周樸園,更主要的是周家、周樸園當時的反應。
學生補充材料:“魯侍萍被周家趕走,周樸園是不情愿的,但在那樣一個黑暗的、沒有自主可能性的,命運不可違的時代,他又能改變什么呢?我們也可以看到,文章當中或者是整本書當中,他們兩天分開是突然性的,沒有相互解釋的機會,甚至連見面的機會也是沒有的?!?/p>
[現(xiàn)場觀眾現(xiàn)場提問]
(1)提問周樸園:有人認為周仆園性格很虛偽,有人也說其性格很真實,他對侍萍也是真情流露,你是怎樣理解他的性格的?
(2)提問周樸園:一般說來,父子血脈親情是剪不斷的,那么30年后重逢他們之間關(guān)系是父子關(guān)系還是敵人關(guān)系?談談你的看法。
(3)提問魯侍萍:見面前侍萍想不想認周萍這個兒子?見面后還會不會認這個兒子?
(4)提問魯侍萍:你以后還會再見周樸園嗎?
開放性回答
[教師補充]
同學們的討論很精彩,下面請大家看看作者的觀點:“周樸園也是一個人,不能認為資本家就沒有人性。為了錢,故意淹死兩千二百個小工,這是他的人性。愛他所愛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溫暖,這也是他的人性?!薄茇?/p>
作者顯然是從“人”的角度去認識周樸園的,同學們的認識是多角度的,有政治的、有社會的、有經(jīng)濟的、有聯(lián)系實際的,也有從人的角度;有淺的,也有深的,都能讀出屬于自己的周樸園。如果把同學們的認識和作者的認識結(jié)合起來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周樸園的形象是非常的難以說得清楚的,就像一幅水墨畫交織在眼前,是非常真實的,也許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劣根性,也有一些溫情的東西,或者說作為丈夫的正常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的狀態(tài),無論怎么說,都是周樸園這個人所具備的完整的人性。你們怎么認為呢?對你們有一些啟示嗎?
中職一年級學生在前一模塊的學習中,接觸了一些經(jīng)典的詩歌、散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在解讀文本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習慣性的學習方式,這就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基礎(chǔ),學生群體相對于普高來說在某些方面有些差距,許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都很少有機會登臺亮相當眾發(fā)言,有部分學生由于自卑和缺少鍛煉形成語言表達的障礙,本次課堂的任務就是通過前期的資料準備,內(nèi)化為學生自身的思路、思想,比較流暢地通過訪談節(jié)目的形式表達出來,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本課結(jié)合教學目標,選擇可行的教學方法,學生小組活動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在活動環(huán)節(jié)中組長很好地安排了學生活動并完整地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課堂上再現(xiàn)劇本情境,“嘉賓”比較出色地完成了采訪任務,整堂課做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貫徹“做中學,學中做”教學理念。不足是學生的反映時間比較長,對于現(xiàn)場出現(xiàn)的一些主持人提出的問題思路比較混亂。但是這也給我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戲劇課堂新模式,讓我們可以更有信心讓課堂生動、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