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在世界美術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越早接觸中國畫的學習,對培養(yǎng)兒童的動手能力、感知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審美能力等綜合素質有積極的影響。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yè)中開展中國畫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學前教育;現(xiàn)狀;中國畫教學;對策
國畫是中國畫的簡稱,是我國獨具民族特色和風格的繪畫藝術。它具有變化的線條豐富多彩的墨和色、變化無窮的水墨滲化,并通過寥寥數(shù)筆就能勾畫出萬千姿態(tài)的畫面,因而在世界藝術之林具有重要的地位。為傳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發(fā)展兒童的藝術特長,培養(yǎng)兒童的動手能力、感知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能力,我們應該從小培養(yǎng)兒童對于國畫的興趣和愛好。而要從小培養(yǎng)兒童的國畫興趣與特長,就必須要提升幼兒教師的藝術修養(yǎng),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國畫教學。
一、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師的師資水平
如何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開展中國畫教學,美術教師自身的中國畫修養(yǎng)就成了關鍵。如果沒有優(yōu)秀的美術師資,是很難完成好學前教育的中國畫教學的。就中國畫自身的修養(yǎng)以及中國畫的技能而言,一個能夠勝任學前教育中國畫教學的美術教師應該具備中國畫的鑒賞能力、中國書法的能力、中國畫的表現(xiàn)技法以及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能力。這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夠練成,中國書法的能力要求能夠懂得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基本書寫規(guī)范,并能夠運用各種字體進行題跋。還需要教師懂篆刻,能夠刻印章。當然,還必須有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因為國畫是詩、書、畫、印藝術的融合。這就對美術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美術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通過自身的勤學苦練才能夠勝任。建議積極開設中國書畫內容的培訓學習。這樣,美術教師通過培訓學習以及自學,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整體提高美術教師的師資水平。
二、幫助減輕國畫學習中自身的困難
在準備中國畫工具材料時起點不能太低,如果讓學生自備工具材料,由于學生對工具材料的認識不足,易出現(xiàn)學生為了節(jié)省費用而購買品質低劣的工具材料,學習效果必定大打折扣。不過現(xiàn)在購買中國畫工具材料的費用對學生來說已經(jīng)不是問題,國家加大對職業(yè)教育的投入,已經(jīng)對職業(yè)教育學生實行了免學費的政策,家庭困難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困難補助。老師應該有效幫助學生選擇恰當?shù)墓ぞ卟牧?,工具的選擇必須精簡,能夠較好表現(xiàn)出中國畫特色,不宜過于繁雜、低劣。毛筆選擇軟毫和硬毫大、中、小共六支,書畫墨汁一瓶,三尺宣紙一刀,國畫顏料一盒,畫氈,調色盤等。這些都是初學中國畫必備的工具材料,條件較好的可以備上印章、印泥等。教師在工具材料的選擇購買時應該把關。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中國畫的魅力。
三、選擇恰當?shù)膰嫿虒W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首先學習寫意花鳥畫。這有利于初學者理解中國畫的韻味,掌握中國畫的用筆用墨技巧。寫意花鳥畫有用筆簡潔、氣韻生動、易于接受、易于掌握的特點。近現(xiàn)代許多國畫大師也有大量的寫意花鳥畫可以作為范本學習。例如,齊白石就有許多描繪梅花、青蛙、河蝦、牡丹的寫意花鳥小品畫。由寫意花鳥畫入手較易掌握國畫的用筆用墨技巧,理解墨分五色的含義??梢园褜懸饣B畫分“傳統(tǒng)中來”和“寫生中來”兩方面來學習,這樣就有繼承有發(fā)展??梢哉嬲龅健皫煿挪荒喙拧?。掌握國畫筆墨技巧以后再向山水畫、人物畫再向工筆畫擴展,就更加易于掌握。還可以運用在寫意花鳥畫中掌握的筆墨技巧來畫兒童畫,會別有一番情趣。
四、國畫游戲化教學
教學游戲化,是謀求把枯燥的筆墨知識溶于有趣的游戲當中,使筆墨教學具有游戲般的形式與趣味,追求游戲的境界,在游戲中積淀一個人的素質,淡化目的,強化手段,重過程,輕結果。
例如:筆者在學前教育專業(yè)班級所上的一節(jié)中國畫課,是梅花的第二課學習,在已經(jīng)學習了梅花的畫法、梅花的用筆用墨技巧后,把學生分成六組,每組六位同學,桌子圍成圈坐好。每位同學拿出一張四尺八開空白宣紙,先運用畫梅花枝干的方法在紙上隨意畫兩筆長線條,然后按順時針方向傳給下一位同學,按自己的想法接著畫兩筆長線條,相同的方法傳到第三位同學手上,最后到第四位同學手上時畫面上已經(jīng)有六根大小長短粗細濃淡不一的線條在畫面上,由他進行最后完成一張完整梅花作品。這樣完成的每張畫都是經(jīng)過四位同學之手共同完成,是在接力游戲中去完成作品的,作品的最后效果不是大家能夠想象得到的,每位同學既是一張畫的第一位畫了兩筆的作者,又是一張畫第二位畫了第三第四筆的作者,還是一張畫畫了第五第六筆的作者,更是一張畫的最后調整完成的作者。這節(jié)課沒有刻意去追求畫面的最后的效果,但是每張畫的效果都是出乎意料的好,同學們看到自己把別人的畫按照自己的審美情趣加以改造完成,就有成就感;看到自己的畫被別人加工以后出現(xiàn)的意外效果,就會驚奇不已。整節(jié)課同學們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效果出奇得好。
綜上所述,中國畫教學活動,使同學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膽創(chuàng)造的信心,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把自己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種創(chuàng)造的過程將會使同學體會成功。學生的點滴創(chuàng)造不單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喚起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把學習到的中國畫鑒賞能力,中國畫技能技巧等運用到今后的幼兒園教學中去。近幾年,筆者帶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到幼兒園見習,見到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展中國畫教學,讓人非常欣慰,因為中國畫有望被傳承發(fā)揚光大了。
參考文獻:
[1]王瑞峰.兒童國畫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J].美與時代,
2012(4).
[2]侯莉敏.淺論兒童早期繪畫及其對教育的影響[J].學前教育研
究,2006(1).
[3]杜赟.解讀兒童畫中隱藏的密碼[J].學理論,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