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合作學習是至關重要的,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教學有效性、實效性的提高,而形式化的合作學習不僅會給課堂教學帶來障礙,而且還會極大地浪費教學資源。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應當采取科學可行的措施,積極地開展有效合作學習,進一步促進教學效率、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關鍵詞:課堂教學;初中信息技術;有效合作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大力倡導合作學習,以便于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和教學質(zhì)量。這里所說的合作學習具體指的是學生借助于構成小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溝通、合作,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有助于學習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合作學習具備非常顯著的優(yōu)勢,如果能夠將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正確地把握好,那么必然可以取得理想的成效,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合作學習的實施僅僅是形同虛設,搞形式主義,并未從根本上將“有效合作”實現(xiàn)。由此可見,研究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有效合作”,是非常必要及重要的。
一、注重差異,優(yōu)化組合
新課程標準大力倡導要放手學生,鼓勵學生在做中學,深入發(fā)揮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由于有些學生的領悟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基礎相對薄弱,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無法跟上有著較好基礎學生的學習進度。針對此類情況,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在課堂上重點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然后合理地組合優(yōu)秀的學生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讓成績優(yōu)等生做成績差等生的“小老師”“小師傅”,讓他們一幫一、書拉手地進行合作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要經(jīng)常性地幫助和提醒成績差的學生,要讓他們能夠盡快地跟上整體的學習進度,以便于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合作學習小組的設立還需要兼顧學生成員的興趣、性格、性別、能力以及情感等諸多相關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比如,有些學生小組在匯報成果時,這個小組的學生如果性格非常內(nèi)向,在匯報中極有可能無法完美地展示出學習成果,這就需要教師適當?shù)卦谛〗M中安排性格活潑外向的學生,這樣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匯報效果。
二、明確目標,確定任務
長期以來,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較為青睞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由于存在學生愛好興趣各異、學生水平差異偏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通常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很難切實確保面向全體學生,這便在很大程度上對課堂教學效果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對于此類狀況,教師可以首先將學生小組分好,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由教師將任務提出的做法,要借助于各種方式,比如調(diào)查訪問、作品演示、情境創(chuàng)設等,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啟發(fā)學生在自身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由此自發(fā)地產(chǎn)生主動學習任務,學生在小組成員的協(xié)助及指導下,得到清晰的方法、思路及知識脈絡,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應當明確的是,教師將真實的情境引出,學生提出任務,因學生并非會將自己不感興趣的任務提出,也不會將過多超出自身水平的任務提出,這便確保了任務完成的可行性和對學生的吸引力。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教師所需做的工作就是答疑和激發(fā)興趣,進一步引導學生升華任務,逐漸朝著高層次發(fā)展。
三、激發(fā)合作,公平評判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小組合作教學中,并不是學生有了學習任務以及學習目標后,教師便可以擔任旁觀者的角色。大量的實踐表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是旁觀者,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將自身的監(jiān)督管理作用充分地發(fā)揮出來,科學合理地控制及調(diào)節(jié)好時間,密切地關注每一位小組成員以及每一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為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可靠的保障。而要想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當完整地記錄學生合作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制訂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要由專門的人員分工完成這些方案的記錄。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各個小組均要有自己的方案,而教師要全面掌握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正確地指導學生合作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第二,要重視學生活動素材的積累,將學生成長檔案建立起來,充分記錄好學生的成長足跡。在學習中每個學生均發(fā)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因而問題的解決方式也是不盡相同的,在小組合作中所得到的成績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差別,因此,教師要掌握好這些材料,以便于順利地開展因材施教,按照每個學生的具體特點實施有效教學。第三,為了將評價的公正性凸顯出來,在每個階段的評價中均要對學生互評、學生自評以及教師評價等指標進行設計。設定評價指標,能夠對學生的有效學習發(fā)揮出積極性的作用。教師要及時地肯定學生的正確做法,及時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使學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努力程度,以便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總之,如何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有效提高,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一直是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探究的重要課題。只有切實地立足于學生的特點及實際,深入地研究與分析各個影響信息技術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興趣,并且在小學合作中讓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才能真正的實現(xiàn)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顧紅星.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有效合作”[J].中國教育信
息化·基礎教育,2010(5).
[2]鄭淑勉.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實施有效合作[J].中國教育技
術裝備,2012(7).
[3]劉瓊.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
2009(12).
[4]徐雪梅.漫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
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