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語教學的大部分時間是解讀文本,但教者對文本解讀的說教化和泛道德化,使文本喪失新鮮可人的一面,造成文本教學低效甚至無效。這使得廣大師生對文本教學望而卻步。本文試從人性的角度切入對文本解讀進行探討。
一、以人性的挖掘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火花
《勃蘭特下跪贖罪受到稱贊》是蘇教版“歷史的回聲”專題中的一篇課文。文章是報道二戰(zhàn)的新聞作品。作為新聞文體,毫無疑問,我們學習它的標題、結構以及內(nèi)容等知識點。文本帶給我們的價值也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我們還可以更深層次地觸及文本內(nèi)容,挖掘文本內(nèi)在的人性美。一篇枯燥的新聞報道怎樣挖掘其人文性,值得思考。勃蘭特并非罪魁禍首,他并不一定要下跪,但是他下跪了,跪著的他比站著更高。因此,他這代表國家與民族謝罪的驚世一跪,更能引起我們對人性的思考,這一跪更能觸及師生的靈魂,更能喚醒師生去體味有價值的人性。語文學習是有價值的學習,并非純知識的傳授,我們應該關注文本中的人性價值。
《勃蘭特下跪贖罪受到稱贊》這一文本在教材中所屬的專題板塊是“永志不忘”,我們永志不忘的是什么?我們永志不忘的不是新聞的特點,也不是高考語用概括題的訓練,而應是能觸及我們靈魂,能喚起我們?nèi)诵杂X醒,引起我們情感震撼的下跪舉動,況且教材中還用了一頁插圖給我們呈現(xiàn)了勃蘭特在紀念碑前下跪的情景。勃蘭特為什么下跪?勃蘭特下跪的含義是什么?下跪代表著一個國家向鄰國的責任和擔當,這些都是我們應深入思考的問題。我們沒有必要圍繞新聞的特點繞圈子,應該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文本,圍繞下跪舉動,激起學生思維的辯論點,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中的人性價值。
二、以人性的挖掘來帶動學生的情感體驗
《老王》是蘇教版“號角,為你長鳴”專題中的一篇課文,文章寫了老王這樣一個處于社會底層的不幸人物。一篇記敘文,我們的情感目標也許是讓學生體會老王的善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愧祚??涩F(xiàn)實是無情的,老王的孤獨、凄涼觸發(fā)了楊絳先生的悲憫情懷,生發(fā)愧怍之情。可有的學生并不領情,課文學完了,大多數(shù)學生對老王并沒有像楊絳先生一樣懷有悲憫情懷和愧怍之情,文本并沒有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為何會出現(xiàn)學生與作者思想的不對應,關鍵還是沒有通過挖掘文本的人性來帶動學生情感體驗。
《老王》在教材中屬于“底層的光芒”板塊,從人性的角度把學生帶到文中去體驗老王帶來的光芒。老王怕乘客掉下去,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盡管這一做法并不具有多大的效用,但這又是人性之光在老王身上的閃耀,看上去也許很傻很可笑,但這就是出于本能的天性的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現(xiàn)身說法,沒有泛道德的空洞的說教,只有來自底層社會人們身上最為質(zhì)樸的助人為樂。將學生帶到文本中,試著做一回作者,去體會一個來自無論在經(jīng)濟還是政治上地位都比她低的人的幫助,我們又怎能不愧怍呢?老王臨死前的一個晚上,還給作者送去香油和雞蛋,并不富裕的老王傾其所有送給了作者可以說是自己全部的家當,老王對作者真是太好了,作者受之有愧,可老王得到的是什么,老王說“我不要錢”,可得到的偏偏又是錢,老王對“我”的感激是盡其所有,而“我”對老王卻漠然視之。不從人性的角度去思考老王的善良,不去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作者享用了老王無私質(zhì)樸的善良就不能真心誠意地站在一個平等者的高度去報答老王,作者卻一直以高貴者的姿態(tài)俯視老王、施舍老王。這還不能使我們愧怍嗎?不把學生帶進文本,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老王,我們又怎能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呢?
三、以人性的挖掘來進行文本的語言品味
《亡人逸事》是蘇教版“慢慢走,欣賞啊”專題中的課文,作者孫犁通過回憶往事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文章情感表達得很真摯。文章中亡妻的許多質(zhì)樸的語言,看似很平常,如果一略而過,好像又讀不出什么,但如果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卻能品味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味道?!笆裁炊际翘於ǖ摹<偃绮皇窍掠?,我就到不了你家里來?!闭σ豢矗瑳]什么??杉毤氁幌耄粋€普通的目不識丁的農(nóng)村婦女,對這種舊式婚姻的滿意認可,通過什么樣的語言表達出來大有考究。不說自己的認可,卻說天定的,雨幫忙的,盡管這是妻子的虛言甚至是謊言,但卻包含了妻子對雨天的感激,謝天謝雨為她帶來了這段意想不到的幸福。不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雨”的意蘊,我們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收獲。“你明天叫車來接我吧,我不能這樣跟你走?!笨雌饋硪槐菊?jīng),說得很嚴肅,到了娘家不順路跟我回家,還要用車來接,架子挺大的,況且這事發(fā)生在結婚已經(jīng)多年了,簡直有點讓人不可思議。但從人性的角度,我們不能忽視前文的一句話“她禮教觀念很重”,濃厚的封建禮教觀念中卻包含了一種傻傻的可愛的質(zhì)樸。她要用自己的傳統(tǒng)保守來喚起丈夫?qū)ψ约旱淖銐虻膽械淖鹬亍?/p>
人性,應該是文本內(nèi)容最具有價值的地方,人性的角度也應該是文本解讀的最好角度。解讀文本,請不要忘記關注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