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加強計劃性,提高復習效率,制訂復習計劃必須依據(jù)教材和大綱,明確復習的總目標,切不可心中無綱,目中無本。高三物理復習一般安排三輪,第一輪復習是高考備考復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無論對于學生深入理解、系統(tǒng)掌握物理基礎知識,還是對于學生參加高考都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能力培養(yǎng)
第一輪要求一章一節(jié)全面細致地復習,著重抓好基礎。因為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基本方法、基礎能力等問題的落實主要在第一輪。高三物理復習的目標有三個:一是通過復習使知識進一步深化,從多方面掌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達到對每一個知識有深層次理解。二是構建課本零散的知識“網(wǎng)絡知識”,搞清知識間的縱橫聯(lián)系,從而使知識系統(tǒng)化、立體化,認清相近概念的并用,從整個高中物理的高度把握每個概念、規(guī)律的地位。三是通過復習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體現(xiàn)物理學科的宗旨: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一、抓綱務本,全面復習,以基礎理論知識為主導,從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
有的教師高三復習拋開課本,一味地使用復習用書,使學生注意力離開了課本,我認為不妥。每年的高考題都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有相當一部分考題立意來源于課本。復習時應緊扣教材,做到不遺漏一個知識點,準確把握考綱要求,使學生熟知教材所有知識。高三物理總復習過程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再認識的過程,再認識過程絕非認識過程的簡單重復,以達到從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對于中學物理學習來說,大部分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學習和理解都是先通過實驗演示或者探究后總結出來的,這既符合認識規(guī)律,也符合物理科的特點。所以在復習過程中,如果仍一味地強調物理以實驗為基礎這一特點,而忽視“從生動的實驗到抽象的思維”這一認識的基本規(guī)律,那么,學生原來獲得的感性認識就只是被重復,而難以得到升華。具體策略如下。
(1)合作教育,集體備課。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復習課要充分調動每個老師的積極性,采取集體備課發(fā)揮集體智慧,互相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教學目標統(tǒng)一,重點、難點統(tǒng)一,重點使用的參考資料統(tǒng)一,教學進度統(tǒng)一,單元過關測試題統(tǒng)一,教學深度、廣度、難度、思路與高考要求對路,通過集體備課,對典型內容、重點章節(jié),課堂設計、授課要點、講與練的綜合等方面形成統(tǒng)一的授課模式。
(2)合作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一方面教師應多關愛學生,另一方面學生應積極與老師配合,這兩方面的關鍵在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允許學生發(fā)表自己的不同意見,甚至可與教師辯論。教師敢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教師的“講”要體現(xiàn)主導作用,在學生已經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類型題目的基礎上進行,要講在點子上,讓學生在復習中對概念、公式、規(guī)律進一步認識、理解。學生的“學”要體現(xiàn)主體作用,“學”要與講的內容緊密結合起來,總結每一知識點容易出錯的地方;練習從多側面掌握知識;教師要精心選擇練習題,讓學生“練”規(guī)范、“練”技巧,通過有目的地練習,澄清對概念的模糊認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1)注重教法,提高學習效率。農村學校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用傳統(tǒng)的復習方法很難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我認為可以采取兩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是利用課堂面向全體學生講授知識點、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第二步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所學習的知識有針對性地訓練,同時加大練習題的難度和深度,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掌握學情;對學習差的同學針對面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類型題目的解法。除此之外,任課教師對弱科學生做到四多:“上課多提問,自習多過問,作業(yè)多批改,課外多談心”。
(2)注重層次,循序漸進。教育心理學指出:認識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個體到整體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的學習提高過程。高三復習要有層次,要循序漸進,不能強求一步到位。我們在復習時分三個層次:第一,全面系統(tǒng)復習所有知識點,完成記憶任務,初步掌握各單元知識結構,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基本能力;第二,使基礎知識形成網(wǎng)絡結構,培養(yǎng)學生靈活、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第三,完成高層次、大范圍內的知識內在規(guī)律的揭示,掌握高中物理知識的全貌,完成知識濃縮,使學生達到熟練掌握高考內容要求的目標。
(3)強化鞏固,克服遺忘。農村學校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完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后不久又會被遺忘,在復習過程中教師除了研究如何教,還要研究學生怎樣學,抓好復習鞏固,克服遺忘。心理學研究表明:對記憶過的材料的遺忘進程不是均衡的,最初時間遺忘很多,后來逐漸緩,到了相當時間,幾乎不再遺忘了。在復習中,我們注意抓好四個層次的復習。①課堂上復習某一知識后及時做跟蹤練習。②下一節(jié)課前讓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再完成深化課堂知識的習題。③每周末讓學生寫學習小結并完成每周一練習題。
(4)注重能力培養(yǎng),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第一輪復習教學過程要避免教師的“滿堂灌”和學生的“題海戰(zhàn)”,注重學生對物理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的重點,也是高三復習要解決的重點。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在復習中應注重兩大環(huán)節(jié):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對知識的應用。在知識的理解掌握方面,我們要抓學生讀書能力的培養(yǎng)。讀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直接影響著學生知識水平向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在知識的應用方面,要體現(xiàn)針對性應用,要做到做一個題總結一個規(guī)律達到會一類題的效果,凸顯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綜上所述,根據(jù)農村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第一輪復習除了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的學習,基本方法、基礎能力的提高外,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的變革,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甘肅省通渭縣馬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