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萬元買了件翡翠手鐲,但找行家用儀器鑒定后,被告知手鐲并非天然翡翠,而是人工充膠、染色處理過的翡翠,市場價200元左右,這令武漢的黃女士叫苦不迭。
昨日,黃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她趁著春節(jié)隨團去云南旅游,途中導(dǎo)游將他們帶到一個玉器店,她本來對這類購物有提防,但玉器店老板聲稱中年得子,為表慶祝,店內(nèi)所有物品對折出售,并送每人一件小掛件。接著,他拿手鐲在木頭上敲擊及劃玻璃,邊演示邊說:“看,沒有斷!”“看,玻璃上有劃痕!”以此來說明是翡翠手鐲。見這件標價6萬元的手鐲光澤感很好,既通透又有大量翠色,她有些心動并試著跟老板還價,老板“忍痛割愛”打?qū)φ酆笥譁p1萬元,黃女士就花2萬元買下了。
昨日,經(jīng)人介紹,她拿著這只手鐲找某珠寶鑒定評估中心人員鑒定,鑒定人員用放大鏡和反光鏡仔細看后,稱這是一只既充膠又染色的處理翡翠,“因這類手鐲材質(zhì)還是翡翠,所以硬度可以劃破玻璃,但其翡翠原料種質(zhì)差、顆粒粗、有雜質(zhì),被人工處理后變得通透、漂亮。”
上述是最近的一篇新聞報道。其實類似的情況我們也接觸過,在我們做翡翠咨詢活動的時候,有很多人拿著購買的翡翠前來咨詢。像這位黃女士把假貨當真貨買的情況,雖然在咨詢者中占的比例不高,但確實也有。有的賣家沒有鑒定證書,有的賣家會提供鑒定證書,但鑒定證書也可以作假,把假貨說成是真貨。在數(shù)百個咨詢者中,于旅游點購買的翡翠相對來說有品質(zhì)偏低、漫天要價的情況。
左圖就有一件強酸泡過的B貨翡翠手鐲,光看外表,外行人看不出與真貨有什么區(qū)別。再加上賣家的花言巧語,買家很容易被忽悠了。那么怎么才能在購買翡翠中避免上當?
一是要選擇以回頭客為主的商家,這樣的商家對品質(zhì)會有較高的要求,價格相對可靠。黃女士買翡翠的這個商家,從經(jīng)營手段上就能看出,不是正規(guī)的商家,并不是以貨品質(zhì)量吸引人,而是靠一些不良的經(jīng)營手段,讓買家覺得趕上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撿了個大便宜,引誘哄騙客人。這種手段就是行家們常說的“講故事”。
二是要賣家一定出具鑒定證書,同時要看鑒定證書是不是專業(yè)權(quán)威機構(gòu)的。如果黃女士當時提出這個要求,也會讓賣家沒那么容易得手,可能也會由于看出買家對翡翠比較在行而放棄誘騙。如今能出具鑒定證書的機構(gòu)也不少,在這兒也要提醒買家、收藏者不要見證書就萬事大吉,也要斟酌一下機構(gòu)的權(quán)威性。
此外,對翡翠鑒定要略知一二,就不會由于看到賣家用木頭敲擊手鐲以及劃玻璃這些不科學(xué)的鑒定方法而動心。劃玻璃表明的是硬度較高,很多仿冒翡翠的D貨也能劃動玻璃,酸泡的B貨翡翠和染色的C貨翡翠都能夠劃動玻璃。用木頭敲擊聽聲音,是鑒定翡翠B貨的一個方法,顯然黃女士對此完全沒有經(jīng)驗,她不知道B貨翡翠敲擊的聲音悶啞,而A貨翡翠敲擊的聲音清脆。賣家肯定看出她完全不懂行,所以也大膽做戲,賣了一個大大的價錢。
既不懂行又沖動型的購買者其實最不適合在旅游市場購買翡翠,適合去知名商場專賣店購買,至少品質(zhì)有保障。最后建議,收藏翡翠不要一時貪便宜、聽故事,貪便宜最容易被打眼。先學(xué)習翡翠知識,就會少交很多學(xué)費。聰明的購買者會先投資學(xué)習收藏知識,建議可以關(guān)注收藏家翡翠課程,手把手學(xué)習翡翠鑒定。在當今這個連大拍賣行都不保真的混亂市場中,自己能夠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