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會懷想起家鄉(xiāng)山東高密的一種花紋圖案極似手繪年畫的風箏。20世紀七、八十年代,這種風箏在當?shù)厥殖R?,多為硬架(固定架,也稱“硬翅”),其畫面上的題材、內容,皆移植于年畫中人們喜聞樂見的神話故事、人物傳說和吉禽瑞獸、花鳥魚蟲等,帶有濃濃的鄉(xiāng)土野趣。它們一般體積不大,在30厘米至60厘米之間,很適合兒童牽引戲耍,其色彩對比強烈,空視效果極佳,即使放于百米高空,也一目了然。
與撲灰年畫的淵源
此種風箏多產(chǎn)自高密夏莊鎮(zhèn)十里堡村,該村早年亦為高密撲灰年畫(手繪年畫)和半印半繪年畫的產(chǎn)地之一。多年前,我曾在該村尋訪到一位扎糊、繪制風箏的老藝人,當時是帶著專項任務去的,主要是向他了解有關年畫方面的舊事,計劃來年有時間私下里再去詳細記錄他個人的事跡。其間與他電話聯(lián)系了數(shù)次,老人熱情很高,決心重操舊業(yè),一展才藝,并矚我替他打聽何處能買到毛頭紙和顏料。沒想到時隔半年,其家人就給我傳來了不好的消息,說老人與世長辭了,讓人不勝傷感。就這樣,高密具有撲灰年畫繪畫方式的風箏隨著最后一位傳人的離世,就像斷了線一樣飄落了。
風箏,初始名“木鳶”,是以木和竹仿鷹體狀制作而成的,借風力牽引放飛,可用于測繪和傳遞消息。這方面的事例,史料中多有記載,如春秋時期魯國工匠魯班造木鳶以探宋城;漢代大將韓信利用人造之鳶飛臨楚營上空,唱楚歌動搖楚軍軍心等等。唐代造紙產(chǎn)業(yè)有了大的發(fā)展,取代以輕薄的紙來糊制,而名之為“紙鳶”。五代時,有人為增加生趣,在紙鳶上系以竹哨,“使風入竹,如鳴箏”,而得“風箏”之名。后來,放風箏娛樂性能大增,廣為傳揚,成為初春清明時節(jié)一項重要的室外活動。風箏狀貌亦不僅局限于鷹的式樣,如燕子、蜻蜓、蝴蝶、蜜蜂等,紛紛亮相,就連水里游的魚也要把它捧上天,并匯編成了圖譜流傳于世。
高密風箏起源于何時,目前尚無確切定論,但根據(jù)高密撲灰年畫制作史及相關資料,口傳其流行于明代晚期,還是比較可信的。這一時期,正是高密撲灰年畫的成熟階段,這為多種類民間工藝的并存創(chuàng)造了可能。再則,放風箏作為傳統(tǒng)習俗,在民間由來已久,市場的需求促使年畫藝人參與風箏的繪制,多開辟一個增收的門徑,就多一條出路,此亦符合低階層工匠謀生的需求。
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機械化印刷技術的引入,印刷年畫(月份牌年畫)大量出現(xiàn),高密這種純手繪撲灰年畫日漸衰微。迫于生計,大部分年畫藝人改行,專門繪制簡便易行、仍受人們歡迎且本小利大的風箏,使撲灰年畫這種古老技藝重現(xiàn)生機。
道道工序有講究
繪制風箏利用的是農(nóng)閑的空,一般在秋收過后至春節(jié)前,或賣完年畫、過了春節(jié)以后這段時間。制作這樣的硬翅風箏要先綁扎形體骨架后再糊紙,骨架用粗細不一的竹條組合構成,梁要選用筆挺粗硬的竹條,彎曲處用火烤,結合部捆扎所用的繩子多為麻繩。麻繩兩頭用手一捻,拿漿糊粘上,干了,就結結實實凝固在了一起。
扎骨架要按比例來扎,否則扎出的風箏會不正,不是頭重,就是偏沉,放飛不起來。比例有可參考的數(shù)據(jù),如梁高80厘米,翅長就要在100厘米;頭寬27厘米,尾(腳)寬就要在40厘米左右。還要形成角度(翅子呈弓形),如梁與翅膀的中心角度,據(jù)說是30度。大小都確定了標志,用墨在竹條上劃出線,標注好長短數(shù),名“風箏尺寸”。有了尺寸,做風箏就省事多了,每個品種都可批量生產(chǎn),做出來的風箏可以說個個都是標準器。
紙用的是濰坊產(chǎn)的毛頭紙,這種紙可就近進貨,且價格便宜。據(jù)說使用這種紙還有一個好處——咬色(能存住顏色,不跑色)。糊紙要分片往上糊,如糊單個人物的風箏,用4塊紙,每個翅膀各一塊,頭、腳各一塊;復雜一點的,如兩個人物的,頭部就再多加一塊紙。
有一種風箏的眼睛是經(jīng)過特殊加工的,其上額外安置一構件,上穿兩只用竹和紙糊制的圓圓的眼睛,風吹動這兩只眼睛,會呼呼地轉動,名“活眼風箏”。另有一種蝴蝶風箏是帶須的,上邊的兩根須綁扎在翅膀根上,下邊的兩根尾翼綁扎在翅膀根下,須頭有圓形的,也有橢圓形的,所涂的顏色有紅有綠。須很軟,風一吹動就會上下招展擺動,似在翩翩起舞。
制作這樣的風箏,相對來說要費一點事。糊完紙,要先開墨線,也叫“開底子”,即勾勒出畫面的輪廓線條。此道工序多由繪畫技能好的人(大師傅)來掌控,其一手持握住風箏的把,一手持筆勾畫,勾畫出一定數(shù)量以后,交由上色人員填色。上色這道工序與撲灰年畫和半印半繪年畫上色步驟一樣,不同的是給風箏上色是屬于保密性的,多由男人來干,怕外傳。偶有把手藝傳給閨女的,也有嚴格的規(guī)定,外嫁以后要嚴守秘密,不能私自授藝于外人。
我曾在另一個村莊遇見一位娘家是住在十里堡村的婦女,會調制顏色。據(jù)說,她嫁到婆家以后,利用一技之長,帶動起該村很多人扎制風箏,而唯獨調制顏色一法,始終守口如瓶。畫風箏時,她把自己關在一間屋子里,專管調制顏色,任何人不得入內,誰需要上什么顏色了,就端著色盅子來找她要,顯得挺神秘。
調制顏色里面有絕方,有的顏色里面要加膠,配兌什么原料,用什么水來泡色,比例多少,都有獨到之處。用膠來攪拌顏色,會讓色彩光亮,而且還不掉色。如毛藍和桃紅這兩種顏色,用手一抹色就掉了,摻上膠就不會掉色。加有膠的顏色要放在爐子上或是炭盆里溫一溫,化開才能用。誰調制的顏色鮮亮好看,誰的貨就賣得快,在市場上就有競爭力。
上顏色,要按順序一道一道分色塊上,一批貨只管先上一個色塊(這與繪制撲灰年畫和半印半繪年畫有相似之處),等干了頭道色塊后,再上第二道色塊,不然紙洇,顏色會混合到一塊,影響清晰度,顯不出畫面的立體感。上色多到八遍,按順序先后,有黑、黃、綠、大紅、桃紅、藍等。用色有講究,比如畫人物,上衣是綠色的,褲子要用大紅,鞋子用藍色,這樣搭配才好看?;蛘?,人物上衣為桃紅色,中間配以黃色,褲子為綠色或藍色。
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還特意編成口訣,比如,畫蝴蝶的口訣是:紅靠黃,藍靠綠,必要的時候加點黑。有些顏色是自制自辦的,如黑色,過去用的是從家中煙囪里挖出來的煙灰,里面有土,要拿到磨上推一推,再用膠調拌均勻了,就成了上好的顏料。因需求量大(畫撲灰年畫和半印半繪年畫線稿及印木板年畫線稿都要用),20世紀50年代,有專人跑青島各大工廠聯(lián)系修理煙囪的,與他們達成購買煙灰的協(xié)議,不透露用途,以防價格上漲。藍色,取自一種植物,俗稱“藍”,外狀長得像茄棵,那時有很多村民種植“藍”,采集其葉片,以此熬制成藍色顏料;黃色,是用似開而不開的槐樹花米粒熬制而成的;綠色,是用槐樹結出的果,俗名“槐綠豆”、“槐綠鐺”,搗碎后熬制而成的。
制作風箏忙的時候需要雇人來干,有專扎骨架和糊紙的,工錢按勞分派(扎架的工錢高,糊紙的工錢低)。貨賣到高密城西諸鄉(xiāng)鎮(zhèn)及周邊縣市和內蒙古等地,遠銷的貨用木箱裝,上注明“小心輕放”的字樣。摞疊起來的風箏,翅膀尖角與尖角之間用剩余下來的邊角紙相隔離,以避免相互戳破。20個為一扎,100個為一捆,往外批發(fā)。天不明就有人來進貨,有時別人急著提貨,為了趕貨,色不干,就把家中的鍋燒熱,用鍋來烘烤顏色。
為了不耽誤時間,有一種風箏的畫樣是學徒者比量著大師傅所畫的畫樣來畫的,所勾的線條顧頭忘了顧尾,顯得拘謹,放不開。頭臉很重要,俗稱“抱頭子”,是整幅畫面的“提神”之處,提不提神,全看一張臉了。畫頭臉完全照搬了畫撲灰年畫頭臉的手法,即首先要粉臉,再上粉紅色彩,開媚眼,這樣一張臉看上去粉嘟嘟的,會顯得格外好看。初學者輕易不敢上手描畫頭臉,即便全部的顏色都上完了,這一部位也要空出來留待大師傅補充,這樣能夠掩蓋代筆勾線所遺留下的缺陷。如此合作,產(chǎn)量明顯提高,銷量又不會因此下降,是突擊完成訂單所采取的較明智的一種辦法。
扎制風箏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拴吊線,也叫“拴吊系”。線,上長下短,兩根線與中心梁對準,結系好,一只外觀單薄的風箏,便具有了高飛的能力。
擺攤賣風箏,有專門的地場(高密城里的攤位設在神仙巷)。為吸引顧客,小販們會在背墻上釘上釘子,拉上一排排繩子,把不同花色的風箏分排插在上面,里面有孫悟空和豬八戒,活像是一個神話世界,引逗得從此經(jīng)過的一個個孩童牽拉著大人的手,不愿意挪動小腿。
因這些風箏關鍵部位的繪畫皆出自撲灰年畫藝人之手,除色塊安排有異于撲灰年畫之外,其技法無一例外都帶有“描子勾拉”、“大涮狂涂”的半工半寫意味。其畫面艷麗,形象追求動感,線條豪放流暢的特點,與撲灰年畫相較,如出一爐。比之撲灰年畫,高密風箏色彩更加鮮明,稱它們?yōu)椤版⒚盟囆g”一點不為過。當今天我們再來欣賞高密撲灰年畫這一特有的民間藝術時,這些與其繪畫風格一脈相承的風箏尤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