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在浙江反山12號墓出土的“琮王”上,被稱為“神徽”的細刻紋圖案達16個之多。由于圖紋繁密、神奇,驚動了整個考古界。單就此圖案的寓意,參與討論的人數(shù)之多、觀點之紛繁、延續(xù)時間之長,前所未有。由此“神徽”引發(fā)的玉器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在把良渚文化的紋飾研究推向巔峰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考古學術界的一個奇跡。
面對專家、學者們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的猜想,筆者也曾追索其蛛絲馬跡,破疑解謎。數(shù)年下來,由破解“神徽”到詮釋“巫師上虎蹻”,許多遠古神秘圖案和玉石青銅器功用的謎團逐一解開。
玉琮禮地 人獸合紋
作為禮器的玉琮,它的用途目前說法很多。先秦文獻《周禮·春官》云:“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瑑圭璋璧琮,繅皆二采一就,以眺聘。”《周禮·冬官》有:“駔琮五寸,宗后以為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為內(nèi)鎮(zhèn),宗后守之。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為權”和“璧、琮九寸,諸侯以享天子”、“璧、琮八寸,以眺聘”、“瑑琮八寸,諸侯以享大夫”、“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琮璧以斂尸”等文字描述?!秲x禮·聘禮》記載為:“享君以璧,享夫人以琮?!倍笫赖膶W者們又給玉琮分別賦予了煙囪、水井、玉主、神像、圖騰柱、法器、神器、神柱、大勒子、釭頭、天文儀、織機零件、生殖器套、女陰與男根、豬或豬頭替代物等幾十種器物的演變、象征或功能。
但筆者認為,遠古先民的思想都是以天地為最。那么,作為禮儀重器的玉琮,其功能指向只能是天地。而這件大琮就是禮地的黃琮,如其表面確實存在一層象牙黃色,而且位于墓主頭部。另外,已知歷史上禮祭天地的特權一直為帝王所獨享,而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的禮儀在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上都綿延不斷(不管琮在良渚文化以后有過形制、色澤甚至材質等各個方面的多種變化,但它一直被尊為禮地的重器)。因此,在玉琮這么重要的一件大型玉器上刻有一幅神秘圖案,其意義一定非同小可。
面對“琮王”墓主的特殊身份、刻畫在“琮王”上的特殊圖案,許多學者都曾有過自己的解讀。筆者歸納發(fā)現(xiàn),大家的猜想雖然紛繁但可清晰地分為兩大類:一,這個圖案不管充當什么角色,它刻畫的是單個、完整的人物;二,這個圖案應該分上下兩部分,上面是人,下面是動物。而筆者認為,除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先生的“巫師御蹻”的理解合情合理之外,其余者不免多少有些隨心所欲的遐想。
張先生認為,“神徽”表示巫師利用蹻“為腳力,上天入地,與鬼神來往?!保◤埞庵薄跺ш柸F與中國美術上的人獸問題》,《文物》1988年第11期)。而且此文還引用東晉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卷中“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蹻”來做論據(jù)。但此文并沒有細述上人下獸的辨析過程和依據(jù),而如果最下面的那雙腳已經(jīng)歸屬巨眼大獸,那么人的腳去了哪里?獸又該是什么動物?諸多問題無法回避。
起初,筆者尚未發(fā)現(xiàn)實物依據(jù),只是主觀傾向“神徽”中的人獸合紋是過分夸張的虎頭將跨在虎身上的人的兩腳給遮蔽掉了。但這一主觀猜測需要文獻資料、圖畫或文物形象的支持,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支爪有力 巫師御虎
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在筆者感覺身陷絕境的時候,同一遺址、同時出土的一件扁薄倒梯形玉冠形器上的圖案點醒了筆者。因為此器上的圖案沒有了“神徽”上的人面及肢體方面的相關內(nèi)容,而其他內(nèi)容卻與“神徽”下部的獸面一模一樣。
由此可見,被專家們言辭鑿鑿的那兩支爪形腳歸屬于神人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從單一的獸面紋下的這兩只腳依然存在來看,不管是“神徽”還是單個的獸面紋中,那兩支爪都只屬于獸面。
但在認定“神徽”為人獸合紋的理論隊伍里,還比較流行一種觀點是說神徽下面的獸是豬。如王正書在《甲骨“魌”字補釋》中認為:“盡管時代有早晚,紋樣有繁簡,都或多或少地顯示著豬首的特征。為此作為一種抽象的表現(xiàn)形式,它們的共性應屬豬類當無疑?!笨墒峭跸壬耍i是偶蹄類動物,它的腳上長的是堅硬粗厚的蹄子,不是勾彎尖利的鋼爪。另有一類觀點是說“神徽”下面的獸為禽類,如“‘人獸復合像’其足都為鷹爪,因此,這些‘人獸復合紋’,都應為鳥紋……是以所有稱‘人獸復合紋’者,皆宜稱‘人鳥復合紋’?!保ㄖ苣先丁坝耒酢碧结尅罚吨袊奈飯蟆?990年8月23日)這就更加荒謬了。因為鳥爪都是細長枝節(jié)形的,哪有如神徽下面兩腿那么粗壯?而且鳥嘴大都是尖喙,哪有神徽那樣滿口獠牙的闊嘴?
筆者深信不已的是,神徽上描繪的這一動物在自然界應該是威震一方且令人敬畏的猛獸,否則如何上得了禮儀重器——琮王,并成為良渚文化的“神徽”。動物界屈指可數(shù)的猛獸僅有虎、獅、熊、象、鱷等幾種。獅子中國沒有,大象是長鼻子不對,熊羆罕見獸面匍匐狀紋飾,巨鱷與獸面寬闊的體型不符,最后只剩百獸之王老虎。
嘗試著用老虎的素描與“神徽”的獸面紋對照:夸張的雙眼,翕張的鼻翼,闊嘴獠牙,兩者幾乎別無二致。而且“神徽”下部猛獸匍匐的雙腿粗壯有力,鋼爪顯露(虎爪平時一般都收縮在腳趾中,只有在發(fā)威時才會伸出),一副猛虎出山的態(tài)勢。而那件玉冠形器上鏤孔的獸面紋只是工藝方法不同,但表現(xiàn)的也是一只猛虎的完整圖像。如此一來,可以確定良渚文化中所有那些有繁有簡、程度不同的大眼獸面紋描繪的都是老虎的形象,那反山琮王上的“神徽”自然就是巫師御虎蹻圖。
可是還有一個疑問沒有解決——人的腳在哪里?如果此謎不破,學者專家肯定還會對“神徽”是“巫師御虎蹻”的詮釋很有質疑。這時,筆者腦海中浮現(xiàn)的古代圓雕玉器、青銅器、漆畫、刻石等文物上的人御虎的紋飾也多不見雙腿,始有所醒悟。原來,人御虎的坐姿非同一般,它不似今人習以為常的雙腿跨騎于馬身,而是跪坐虎背。如陜西寶雞西周墓地茹家莊出土的馬車銅飾件上,就裝飾有一闊嘴大眼、聳耳巨鼻的虎面形,虎面后伏一赤露紋身、背紋為兩頭回首顧盼小鹿的神人。河南洛陽西郊出土的兩件戰(zhàn)國伏獸玉人圓雕件,也是神人御虎的造型。湖南長沙砂子塘漢墓外槨足擋板上,漆繪的是羽人御虎圖。正面觀上述御虎紋,與“神徽”一樣是看不到人腿的。
那為什么上述神秘人物要在并不平坦的虎背上跪坐,而不采取比較穩(wěn)固的跨式騎坐呢?這是有講究的,這種在古代被稱為匡坐或正坐的“斂膝危坐”,是“自卑而尊人”(《禮記正義》)的姿勢。他們正坐在虎背上面對的是地神,斂膝危坐表達了一種謙卑虔誠的心態(tài)。琮王“神徽”之謎至此基本解開,它應該如張光直先生所說,是巫師御蹻通達天地的形象。
其實在中國古代史中,特殊人物御虎的現(xiàn)象多有延續(xù),如宋代有張?zhí)鞄燆T虎驅邪的習俗,伏虎羅漢、金門島民居屋頂有風神風師爺騎虎的陶塑,財神御虎,道家護法武將御虎……雖然他們的坐姿已經(jīng)不再統(tǒng)一地跪坐于虎身上了,人物的角色也變得復雜起來,但他們各個神通廣大、備受尊崇。
良渚文化的虎形或繁復或簡約,形式相當豐富。但無論如何,其表現(xiàn)最突出的莫過于兩顆大得過分、比例明顯失調(diào)的大眼睛,而把老虎利齒畢露的血盆大口、兇猛凜威的勾彎鋼爪、色彩斑斕的龐大軀體或弱化或舍棄??蛇@不是簡單的省略,而是良渚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已經(jīng)準確地掌握了老虎最強烈的特征,并用此來傳達他們的宗教信念。通過對虎眼的夸張描繪要比僅顯威猛之態(tài)、具象的虎面外在感覺更顯神秘和深邃。
不過,還有一個最現(xiàn)實的問題——良渚文化既然這么喜飾虎紋,那在江浙地區(qū)有沒有真老虎的蹤影呢?更直接地說,良渚文化時期是否有老虎存在,現(xiàn)在是否有老虎的遺???因為很難想像良渚先民在沒有見過老虎的情況下,如何生動創(chuàng)造出老虎的“獸面紋”,并頂禮膜拜。
查閱資料后發(fā)現(xiàn),遠古時期江浙一地的原始地貌及氣候,要比現(xiàn)在更有利于動植物的生長繁衍,動植物種類也遠比現(xiàn)在豐富。如上世紀60年代初,上海閔行馬橋遺址被發(fā)掘,其工作筆記中就有出土虎牙的記錄,而且就出現(xiàn)在與反山琮王年代相當?shù)牧间疚幕z存中。另如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寧紹地區(qū)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中,也有華南虎出現(xiàn)。這都說明江、浙、滬地區(qū)至少在六七千年前應該是虎蹤常現(xiàn),對猛虎頂禮膜拜也就不足為奇,而且這里應該還有未被現(xiàn)代人認識的虎文化的特殊表達。至此,良渚“神徽”系“巫師御虎蹻”的考論基礎應該夯壘得更結實了。
巫師虎蹻 銅玉成器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詳解“巫師上虎蹻”。因為人們會問巫師有那么大的能耐御虎嗎?虎蹻只是一種傳說,現(xiàn)實中也少見把老虎當作坐騎駕馭的習慣。如此一來,那“巫師御虎蹻”的組合又有何指呢?
上世紀90年代初,一次偶爾翻看《中國青銅器全集·巴蜀卷》,發(fā)現(xiàn)一件虎形青銅器。它的造型特別怪異:底置一方形器座,虎呈小頭寬身內(nèi)盤腳,比例過長、失真的尾巴出奇地垂直上翹,更不可理解的是虎背部分居然是空缺的設計。
有四川專家認為,此銅器是一件上置容器的虎形器座。稱其為器座可以理解,但問題是上面應該置放什么東西呢?是某種花卉植物,還是哪類鍋鑊盆缽?是某一動物還是某等人物?想像的空間實在太大了,讓人無從拿捏。
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筆者也對虎背上的空缺設計百思不得其解之時——空缺與祭祀坑中所有容器的大小、形狀都配不上號,早已深刻腦海的“巫師御虎蹻”令人為之一振。
也不知是一種緣分,還是天意,在思考不規(guī)則形狀的空缺上如何安排坐一個人、又是怎么個坐法時,筆者鬼使神差地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了答案。三星堆出土的人像中有一跪坐銅人高15厘米,銅虎殘高11厘米、寬8厘米、長12厘米,按比例兩者十分接近。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三星堆遺址考古專題片中,有專家將銅人取跪坐的姿勢解釋一種地位卑微下賤的表達,而且說此人是一位被巴蜀人丑化的中原人的形象。對于這一觀點,筆者覺得十分勉強。但偶有所得的是,試著按同一比例把兩者的線圖分正面、側面,再將兩種形象合畫在一起。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正面像居然與良渚“神徽”如出一轍。
在“合璧”過程中,側面銅人的寬度尷尬地超出了虎頸與虎尾之間可容納銅人的寬度,讓筆者一陣心慌緊張。但后從彩照上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銅人的屁股呈凹槽狀,正好嚴絲合縫地嵌進尾巴,尤為穩(wěn)固。而“合璧”后的圖畫渾然成了一件從未見識的青銅“神徽”。更令人驚喜的是,銅人的雙腳從正面觀察,因為跪坐的緣故,與良渚“神徽”一樣看不到,而彎曲在前的兩只老虎腳,因為不見人腳,極易錯看成人的雙腳。虎頭位于胸前,確實像有專家所判斷的似一“獸面盾”。
在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遠比現(xiàn)在緩慢的遠古時代,商代與良渚文化時期相去不算很遠,一些風習、宗教內(nèi)容不至于變得面目全非??梢哉f,立體的三星堆人與老虎的造型,為認定良渚“神徽”的內(nèi)涵提供了近乎決定性的文物依據(jù)。
后來,筆者經(jīng)過反復檢索、咨詢無人有過同樣發(fā)現(xiàn)之后,在1998年9月9日的《中國文物報》上將上述發(fā)現(xiàn)公諸于眾,并著文《良渚獸面為虎紋的又一重要例證》。此文發(fā)表后,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趙殿增先生打電話到編輯部,請他們轉達對我的衷心感謝,并在《騎虎銅人像與玉琮線刻人像——兼談三星堆、金沙與良渚文化的關系》(《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第3期)一文中肯定了此項發(fā)現(xiàn):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了兩件比較奇特的青銅器—銅跪坐人像和銅虎形器……報告認為“此跪坐人像可能是‘?!ㄎ讕煟┑男蜗蟆?。銅虎形器……具體為何物之座不明。這兩件青銅器其實是可以組裝在一起的……兩者嚴絲合縫,渾然一體,聲名張明華師長教師用線圖所做兩器可合二為一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
好事連連。之后不久,筆者發(fā)現(xiàn)婦好墓中幾個取跪坐姿勢的玉人與良渚“神人”、三星堆銅人姿態(tài)都很像。所以筆者猜測,玉人會不會也像三星堆銅人那樣身下原來也坐有老虎?仔細揣摩“婦好墓”的玉人玉虎圖照,雖然沒有現(xiàn)成的兩者曾有復合關系的跡象,但按圖索驥、人虎配對,居然有兩組尺寸十分接近,幾可配合。
以往有學者依玉人的衣冠、發(fā)式,特別是委屈狀的坐姿,判斷婦好墓的這些玉人是“奴隸主的侍從”、“女奴隸”、“兒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安陽殷墟五號墓的發(fā)掘》,載《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這種坐姿并不是今人所理解的,是地位卑微者的屈從形象,而是當時那些身份高貴的、下御猛虎的王、首領、英雄或大巫師,一種正在行使溝通天地大禮時的虔誠而又嚴格的坐姿。
“婦好墓”中的405號玉獸報告作者定名為虎,依筆者觀察,額頂有龍角、嘴鼻平直、狹長、圓柱狀,吻部明顯前凸的特征,與肥頭大腦的虎首區(qū)別較大,應該是玉龍。如果此說可信,那么又為筆者推崇的張光直先生龍、虎、鹿之“三蹻說”增加了新的證據(jù)。當筆者在學術研討會上公布了玉人與虎的復原組合經(jīng)過之后,一些相關單位的考古研究人員連中飯也顧不上吃,立馬趕回單位試著組合復原……
順及,在春秋戰(zhàn)國之前的玉器中,有一個情況必須明確:除了石器磨制技術尚未發(fā)明或發(fā)明初始階段的新舊石器時代交替之際,因未曾充分發(fā)現(xiàn)玉之美潤、神秘特征,而將玉制成生產(chǎn)工具外,新石器迤后的整個歷史時期,未見一件將玉材制成表達低賤意義的作品。反而只要是玉器,它們就與禮儀、信誓、避邪、裝飾等神圣、高貴用途相關。尤其是在嗜玉如命的殷商時代,統(tǒng)治階層怎么可能會用稀貴神圣的美玉去塑造奴隸形象呢?因此,婦好墓玉人以及其他幾處發(fā)現(xiàn)的類似的玉石人物,他們擁有高貴身份是毋庸置疑的。
之后,筆者又有了新發(fā)現(xiàn):三星堆的一件被稱為“獸面具”的青銅器,被認為是“獸面”,但筆者感覺與三星堆習見的獸面紋卻大有不同——巨眼、細鼻、闊嘴、鉤形耳、頭頂圭形飾和彎角,倒像是一個人臉的樣子。下面“一對勾云狀眼飾”,發(fā)掘報告對此也不知所云;而筆者倒發(fā)覺它與三星堆的獸面大眼一致。
靈光一閃,上面是人,會不會是御虎的巫師?下面是獸,會不會就是載巫師上天入地的虎蹻?不出乎意料的話,聰明的巴蜀先民把人的軀體全部省略,僅用一張人臉代表了整個巫師的形象;把老虎除了兩只大眼睛以外的整個軀體統(tǒng)統(tǒng)舍棄,代表了虎蹻,從而完成了一件高度簡約、超凡脫俗、構思精絕的巫師御虎蹻的青銅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