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在安徽中部的丘陵地區(qū),除了漠漠田野、緩緩起伏的坡岡,似乎也就乏善可述。何況我生長的20世紀70年代,鄉(xiāng)村還很貧窮。我的家鄉(xiāng)連村落也是破舊的,當然那時還有清澈的河流、碧綠的叢林,其他能夠給人留下美好回憶的,也就寥寥無幾。
當然還有人。凡是有人,特別是有人群在的地方,多少總會有一些悲歡離合的故事,然而在我的記憶當中,這些故事也都非驚世駭俗、聳人聽聞,只是微末得如同平靜流淌的河水偶爾泛起的漣漪,很快就消逝了。然而,當今天我在城市清閑下來,或在案頭兀坐,或憑窗點燃一支煙的頃刻,我那家鄉(xiāng)還會從幾千里外跑來,浮現(xiàn)在眼前的更多是鄉(xiāng)親們那一朵朵干枯半干枯的花瓣似的面孔,以及他們那平常的謦咳言笑。
“你知道么?地球是一個圓盤,太陽每天都繞著它轉(zhuǎn)……”這樣一句自相矛盾的話(既是“球”,怎么又是“盤”呢?)是我七八歲的時候,依在村前的籬笆邊,一邊吃著偷摘來的桑椹,一邊聽比我大一兩歲的孩子隨口道來,我卻頓時睜大了眼睛望著他,似乎都停止了舌尖的運動,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腳踩的大地是什么,有多大,然而他隨意一言,我頓時感覺到世界的廣大。
“聽說,我們這地上最多的還不是田地,是水,六水三山一分地么……”一個更大的孩子從籬笆邊的樹椏上跳下來,插言道,“你知道海有多大,長江有多深嗎?江無底,海無邊,江是探不到底的,大海沒有盡頭……”這更讓我驚訝,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是如此的遼遠、恢廓,我不禁生出幾分神往。今天想來,這些孩童的稚言嫩語,恐怕正是我宇宙觀的啟蒙呢。
那些年,我們那里一度傳言要地震,而且風聲還很緊。村子里頭兒為了防震,都勸導村民晚上不要住在家里,于是村人便紛紛把床鋪、衣柜和壇壇罐罐等一些家什搬到了空場地上,過起了露天聚居的生活(后來才搭起了兩座防震棚)。這樣的生活卻讓孩子們覺得新奇,有得折騰更是讓我們欣喜不已,可以盡情地在一家家床鋪、衣柜和壇壇罐罐間穿梭,玩得不亦樂乎。玩累了,倚在干草垛邊,將一根稻草銜在嘴里,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閑話。說著說著就說到了眼前即將發(fā)生的地震,一個大孩子忽然神情肅然,問:“你們知道為什么地震嗎?”大家面面相覷,這個大孩子見我們一片懵懂,便正色徐徐道來:“知道嗎?我們的地下有一只老大的鰲魚,是它在馱著我們;這鰲魚平時是不睡覺的,但很多很多年過去了,它也會感覺到累了、困了,也要眨一13ea80d073f43400fa57c2333591dede96e6942ff6a4e7e902549eaed14776ae下眼的,于是就地震了?!痹瓉砣绱耍疫€是覺得費解,為什么眨一下眼就會地震,難道眨眨眼的動作有那么大嗎?然而我怕他們說我無知,終于把到了嘴邊的話縮回了肚里。
但是,疑問依然存在,長大了也想在書本里尋找答案。我只在《列子》中找到近似的說法:“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而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圣毒之,訴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極,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這里只說到巨鰲戴山,沒有說到巨鰲“載地”呀,似乎也沒有講到何以地震,除非正如屈原在《天問》中所言:“鰲戴山抃,何以安之?”鰲魚背負蓬萊,不以為苦,反以為樂,“而抃舞戲滄海之中”(王逸注《楚辭》引《列仙傳》語)。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故事流傳了幾千年,仍在流傳,雖然途中有些變異。
講完了大地之事,自然是要敘述到人。而人是怎么來的呢?我們當然不會說是從猴子變來的,我們講的是中國各地幾乎都傳說的女媧摶土造人。說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也大約正好是在摶土玩泥巴。甚至還講到女媧娘娘一開始造人還很認真,用泥土捏得像模像樣,后來煩了,就用繩子隨意抽打,所造的人就丑陋下賤了。這與《風俗通》等中國古書上所說的一樣。至于人類的繁衍也是“盤古兄妹結(jié)合說”——盤古是開天辟地的英雄,但是,他開天地沒有開好,誤鑿了天,所以淫雨不止,終于導致了大洪水的爆發(fā),把他的族人都淹死了,只剩下盤古和他的妹妹。沒有人生孩子,人類可能就要斷絕了。盤古一想,只有他兄妹倆結(jié)合,雖然這是違背倫理的事,但也沒有辦法。他們在結(jié)合前還卜問過上天的意旨。怎么去問呢?他們把一副石磨搬到了山頂,然后分別將石磨的上下兩片往山下滾去,如果石磨能相合,他們就結(jié)合,反之則否。結(jié)果不用說,兩片石磨竟然在山腳下合在了一起,這是天意允許他們兄妹通婚呀!于是才又有了人類。原來人類的來歷竟是如此的曲折、艱辛、不凡。
現(xiàn)在我們知道這樣的故事與各地的傳說幾乎一致。這講的是人之“生”,那么人之“死”呢?人類暫時還沒有滅亡的征兆,雖然總不斷有“世界末日”的傳言甚囂塵上,但最終證明不過是無稽之談。但是單個的人總是要死的,而遠古時代的人跟現(xiàn)在的不同,我的母親有時也跟我講古,“他是有尾巴的呀”。她告訴我,古時候人要死是自己可以感知到的,因為他的尾巴屆時是會自己就(燒)焦的,而且當他知道他快要死了,就自己砌一個“郭”——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大約是一個土磚砌的地穴之類的東西——住在里面,由他人送點飲食給他,直到死了,就將之封閉起來。這也是無稽之談,但仍引起我對古人類乃至類人猿的一些懷想。
媽媽告訴我的當然不止這些,燈前納鞋或月下乘涼,她總要打開話匣子,把她從前人那里聽來的古經(jīng)擺擺。她還講了“七仙女”的一些軼聞,可惜我大多忘卻了,只記得說:“七仙女下凡遇到董永后,曾一起到一大戶家做傭工,那大戶看上了美貌的七仙女,于是以種種難題刁難他們夫婦,可是都被七仙女一一化解了——你想想看,七仙女是誰呀,她是玉皇大帝的女兒呀!其中有一個難題就是那大戶把一大堆亂絲交給董永夫婦,叫他們天亮前必須一根根理好,否則,七仙女就要留下來做大戶的妻。這是一件多么難的事,可是七仙女不怕。她支走了董永,背地里點著了香,又燃了一張她六個姊妹的畫像——這是她隨身帶的。結(jié)果那六個姊妹一起下凡來幫七仙女整理好亂絲,一大清早交給了居心不良的大戶,叫他目瞪口呆。最后董永和七仙女就從勞役中脫身,真的夫妻雙雙把家還了?!边@簡直有點像我后來讀到的格林童話中灰姑娘一類的故事。
這些故事當然都找不到準確的出處,都是口耳相傳的“民間文學”,不知何時而起,也不知何時就風吹云散。即便有心做民間文學研究,恐怕也不能搜羅凈盡。不過,常到我家來閑談的一位堂姑父跟我們講的幾個故事,我后來多少知道了一些出處。
想起來,那還是一些令人值得回味的夜晚。農(nóng)閑時節(jié),尤其是冬天,每當天色黑定,我的那位堂姑父就會打著燈籠或手電,走過一道小巷,來我家的院墻邊叩門。父親正在家,便請他坐定,泡上茶來,于是在昏黃的油燈下,堂姑父總是能夠很自然地找到話題,引出一個個故事。有幾次話題是從目連救母開始談起的,接著講到五丁開山又講到劉邦斬白蛇起義,其中許多就來源于中國歷史故事,只是摻雜了許多道聽途說。他常常提到目連深入地獄去救他的母親,弄得我一頭霧水,不知他是何方神圣,后來才知道舊時鄉(xiāng)村里常演目連戲,甚至遠在唐代就有這個佛教題材的說唱文學。
“這人都是命數(shù)已定?!蔽业奶霉酶竿葋磉@么一句開場白。接下來會說:“你譬如……”譬如什么呢?那就是他要講的故事了。有一回,他跟我們講起朱元璋,說朱元璋小時候就屢見“不凡”。他家里窮,為人做放牛娃。有一次,他和別的放牛娃一起去放牛,他們把牛散放在一邊,就玩耍去了。到了晚上才想起來,而這時肚子正餓,要回去肯定是趕不上地主家的晚飯了,朱元璋于是就和小伙伴們商量,殺一頭牛來充饑。別的小孩都不敢,只有朱元璋把他自己放牧的牛殺了,散給大伙兒吃。吃完以后怎么給地主交代?朱元璋說別急,他把牛頭和牛尾分別埋進一座小山丘的兩側(cè),然后回去對地主謊稱牛是鉆進了山巖里出不來了。那地主肯定不信吶,就揪著朱元璋一起實地察看,看見果然牛是鉆入了山巖中,拽拽它的尾巴,你猜怎么著?就是拽不動。你說神奇不神奇——我的堂姑父嘖嘖嘆息。他談興正隆,要繼續(xù)講下去:朱元璋成功以后,他那些當年的牧?;锇槎紒碚宜胗懸环莶钍?,有的跟他敘舊,就直不籠統(tǒng)地說當年我們在一起放牛如何如何,朱元璋一聽,這不是揭他的老底嗎?便把他們殺了。有的伙伴聰明,就含蓄多了,他說,當年,咱們騎個馬,上朝山……他所謂的馬,是牛;所謂的朝山就是“潮”山——早晨,刺草叢里都掛滿露珠,可不就是“潮”山么?而“朝山”跟“朝廷”相似,也就一字之差,這樣講朱元璋當然高興了,就給他封了官。
這樣的故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當然是豎起兩耳聽得津津有味,也沒有去想故事真實性如何,是怎樣流傳的?;蛘呶冶緛砭椭青l(xiāng)野雜談,哪知道,連吳晗所著的《朱元璋傳》里也提到朱元璋小時候牧牛殺牛、埋牛而誆人成功的事,可見這個傳說淵源有自。
我的那位堂姑父還講到朱元璋微服私訪,于野外見到一個與他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放蜜蜂老頭。按照中國古代的算命術(shù),所謂八字相同,命運應(yīng)該不相上下,但是同一時辰還分前后呢,朱元璋在前一點,所以貴為天子,有十三司為他理財,放蜂人稍后,所以賤為草民。朱元璋再回頭看看他的蜂箱,不多不少,也正好是十三箱?!皵?shù)量相同,其實天差地別,你說這不是命中注定是什么?”我的堂姑父再一次感嘆。當我讀到明代江盈科所作《雪濤小說》,才知道這并不僅僅出自田夫野老的口頭,該書第一篇《蜂丈人》即述此事:
太祖微行至田舍,見一村翁,問其生庚。翁告之某年月日時,皆同上。太祖曰:“爾有子乎?”答曰:“否?!薄坝刑锂a(chǎn)乎?”曰:“否?!薄叭粍t何以自給?”曰:“吾恃養(yǎng)蜂耳?!痹唬骸盃柗鋷缀??”曰:“十五桶?!碧婺钤唬骸拔矣袃删┦?,渠有蜂十五桶。此年月日相合之符?!碧嬗謫栐唬骸盃栍诜?,歲割蜜,凡幾次?”翁曰:“夏春花多,蜂易采,蜜不難結(jié),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減少,故菊花蜜不盡割,割十之三,留其七,聽蜂自啖為卒歲計。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錢帛米粟,量入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余蜜,得不餒。明歲,又復釀蜜。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飽,蓋若此。他養(yǎng)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盡割之,無余蜜,故蜂多死。今年有蜜,明年無蜜,皆莫我若也?!碧鎳@曰:“民猶蜂也,君人者不務(wù)休養(yǎng),竭澤取之,民安得不貧以死?民死,而國無其民,稅安從出?是亦不留余蜜之類也。蜂丈人之言,可以傳矣,可為養(yǎng)民者法矣?!?/p>
一看就知道,這也不過是文人杜撰的“寓言”,意在告誡統(tǒng)治階級對小民的盤剝要有限度,如果“竭澤而漁”則“無魚”矣。不知怎么一傳,傳到田夫野老那里就成了“命定說”的“佐證”了,倒是說明鄉(xiāng)村里“信命”是信到了骨髓。
堂姑父在我們鄉(xiāng)村也算得上是有學問的人,他讀過幾年私塾,上《孟》還能夠背誦一些,但他一生都在窮苦和疾病中掙扎,所以照樣把一切歸結(jié)到“命”。他講的黃巢的故事,照樣不出“命數(shù)”說之限,只是它更具有“奇幻”效果,還是值得一記,大意如下:
人家說:黃巢殺人八百萬,在數(shù)者難逃。此話不假。傳說黃巢不堪官府的壓迫,準備造反了。黃巢知道造反就要殺人,而且殺多少人,殺誰,天數(shù)已定。甚至有知天命的人已為他造了花名冊,他只要照著花名冊,一一殺去即可。他在起義的前一天就得到了這個花名冊。沒想到,那花名冊上的第一人就是他的一位好友。他實在不想殺自己的好朋友,就叫他等到(起義)那一天躲到馬廄里——因為馬廄里臟呀,他黃巢肯定不會跑到那個地方去殺人,他的朋友聽了這話就躲進了馬廄,但他很快就感覺那里氣味實在難聞,再也不想躲在那里。他忽然看到破廟前的一棵柳樹是中空的,心想,躲到那樹洞里肯定不會被發(fā)現(xiàn),于是他就這么做了。終于到了造反的那一天,黃巢備了酒,叫人列好陣,要殺人祭旗了,按照花名冊,叫他的好友,沒有人應(yīng),他也不追究,只是說,既然他不在,就拿這棵柳樹開刀吧,隨即一刀下去,刷——沒有想到噴濺出來的是人血……所以說,黃巢殺人無數(shù)都是有“數(shù)”的。黃巢起義,死了多少人,最后黃巢殺人殺得自己都害怕了,就放下了殺人刀,做了一名屠夫(也有說他轉(zhuǎn)世做了屠夫)——殺豬。他開了一家肉鋪,每天殺豬賣肉。他的隔壁是一座寺廟,寺廟里的和尚與黃巢相熟,黃巢有時也到和尚那里談閑天。有一天談到深夜,黃巢要回家,說明天還要早起殺豬呢,然而和尚還是堅留他再坐一會兒,說是你自家里不是有兩口豬嗎?不用起早準備,就可以趕上早市。黃巢想想也是,就在和尚那里多留了一會兒。第二天一早,他趕到自家豬圈準備把豬攆出來宰殺,哪知道那豬一見到他就嚇得哆嗦,緊縮在一角不肯出來。黃巢正急得手足無措,昨晚談天的那和尚卻踱步過來,說不用急,他可以叫豬出來。那和尚站在豬圈口喊了兩個名字——正是黃巢已逝的父母的名字,你猜怎么著?那兩頭豬就乖乖地走了出來。黃巢這下明白了,就扔掉屠刀,撲通一聲跪地求和尚收下他做弟子,他要修行成佛。和尚不答應(yīng),黃巢仍不松懈,最后和尚被他糾纏不過,就收了他做弟子。不久,和尚要出外化緣云游,黃巢也跟著他去,走出村子不遠,遇到了黃巢的妻弟,他聽說黃巢出家當了和尚,便也纏著要走,和尚不答應(yīng),最后被纏不過,就答應(yīng)了。于是他們師徒三人一起登途遠行。走了不久,就在叢山間看見一座深宅大院,雕梁畫棟,富麗堂皇,他們當夜就借宿于此。夜里,宅院后廂燈火輝煌,笙歌細細,還傳來仕女喧嘩,女主人衣著光鮮,雍容高雅,并且向和尚傳下話來,她的兩個女兒二八年華,姿容妙曼,正在擇婿,她見和尚的兩個徒弟氣質(zhì)不凡,想招他們?yōu)樾瞿?!和尚問二徒愿否,黃巢愿心甚堅,毫不為動,他那小舅子已露欽羨之意,和尚勸他留下,他便就坡下驢,留在了這豪宅里。和尚與黃巢再次上道。走了半天,師父忽然對黃巢說他的拂塵還掛在昨夜借宿人家的墻上,要他返回取來。黃巢沿原路返回,找到昨夜的地方一看,哪里還有什么深宅大院、雕梁畫棟,只有一個巨大的老虎洞,洞里正伏著一只吊睛白額猛虎。師父的拂塵正掛在虎耳上,一旁還有一堆白骨。黃巢一下子明白過來了,他匍匐在地,叩頭對虎說,如果要吃他,就請來吃;若留他一命,就點點頭,讓他取走拂塵。那虎果然點點頭,黃巢就取下拂塵返身追趕師父去了……
這樣一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式的故事,毫無疑問是佛門人物編造出來以“度化”人的,當然是荒誕不經(jīng),故作奇幻以動視聽。我懷疑出自中國的哪本佛教經(jīng)書或者釋家的講法也未可知,可是我讀書少,到底是找不到它的來源。不過,即使那時我少不更事,對于黃巢這樣的英雄如此“末路”,心里也是頗為失落的。
我所聽到的鄉(xiāng)談,聽到的帶有迷信色彩的頗不雅馴的故事,似乎還有一些,擇要寫在這里,除了為民間文學研究者所做的田野調(diào)查提供些可能的材料,還仿佛可以從此略窺當年村人的精神和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