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jīng)濟學家丹·艾瑞里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請人幫忙推陷在土坑里的小汽車,他隨機向路過的行人求助,發(fā)現(xiàn)超過半數(shù)以上的人樂于出手相助;后來他改變了求助策略——他告訴行人,如果有誰幫忙推車,他將給予對方10美元的報酬,這次竟然只有很少幾個人愿意去幫他,丹·艾瑞里甚至遭到一些人的白眼:“我沒有時間,你用10美元的報酬去雇用別人吧!”第三次,丹·艾瑞里改變答謝策略——車推出土坑后,他贈與每個施助者價值1美元的小禮物,這次他發(fā)現(xiàn),施助者不但愉快接受了他的小禮物,而且反過來對他表示謝意。
丹·艾瑞里是這樣解釋這個實驗的:我們同時生活在兩個市場里,一個是社會市場,一個是貨幣市場。市場不同,規(guī)則不同,回報不同,我們在其中的專注點也不同。當某種行為出于道德考量時,人們通常不會考慮其市場價值,即使沒有任何報酬,人們也樂于實施,因為人們覺得這樣的行為有道德、精神意義上的價值;某種行為如果屬于社會市場,你就不要將其引入貨幣市場進行“定價”,否則會讓別人不悅,甚至產(chǎn)生厭惡、抵觸情緒。當然,對于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應該答謝,但不是給錢——丹·艾瑞里的小禮物讓施助者更開心,因為,禮物的意義不是對他們的善行或者義舉進行“定價”,而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感激和褒揚。
丹·艾瑞里的理論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是不能也無法“定價”的,如果你總是認為金錢可以解決一切,就難免會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