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80后的孩童時代里,很多小朋友都會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存錢罐。小到一分兩分,大到過年的壓歲錢一元兩元,只要有所得,便會馬上喜滋滋地、小心翼翼地塞進去,往往心里還會默默地念叨著:“藏好、藏好”。
或許在那一刻,我們往里面投的不僅僅是錢,而是一種快樂、一種希望。而存錢罐也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小罐子,它更像是擁有某種力量的魔盒,是只屬于你我自己的“秘密花園”。每每晃動它,聽到里面的硬幣叮叮哐哐作響,小小的成就感便會油然而生;而每每打開,則等于開啟了我們五顏六色的心情,喜悅、期盼、收獲……盡管那時的我們絕大多數(shù)時候是毫無任何功利心地來儲存,并不知道一定要用這些錢來干嘛,也不知道這些錢究竟能用來干嘛,甚至到最后什么也沒有干,但累積快樂,就是如此簡單。
習慣了叫它存錢罐,卻總忽略了它那個歷史悠久的學名——撲滿。光從字面上來理解,“滿則撲之”,非常形象。據(jù)說,最早記載撲滿的文字見于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在古時,撲滿是以泥燒制而成的貯錢罐,其正上方有類似長方形的投幣孔,旁邊還有一個觀察孔,可以透過它窺視錢幣儲存的數(shù)量。撲滿的妙處在于錢幣可以放入,卻無法取出,“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具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庇纱瞬聹y,在當時,撲滿是一種實用器,并非單純的兒童玩具。但家庭成員中打碎撲滿時最為開心的依然還是孩子,因為平日將父母給的零花錢從小孔中塞進去,到快過年時,錢貯滿了,打爛小陶罐,就能拿了錢去快樂的消費。
關(guān)于撲滿,各地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北方多名悶葫蘆罐,南方常稱啞巴罐。而由于古代的撲滿多系陶制,只有錢滿了,打碎罐子,方能取出,因此保存至今的完整古代撲滿數(shù)量相當少。到了后來,撲滿的材質(zhì)開始變得多樣化,有泥制、陶制、瓷制、竹制等,它的形象也不再局限于簡單、略顯拙重的罐狀。
因為帶有生動的生活趣味和氣息,古往今來,撲滿常常被文人當成創(chuàng)作元素運用在詩詞中,以此刻畫生活,或者是賦予更深層次的含義。
現(xiàn)代社會,撲滿這種玩意兒并未消失。只不過,形象百變的它所發(fā)揮的功能已然演變成為了裝飾。但不管怎樣,撲滿的寓意直到今天回想起來還是相當有借鑒意義的。比如學會等待和積累,一旦真正等到打破的那一刻,值不值得,又是需要慎重考慮的;錢財即欲望,可以聚斂,但倘若不會在恰當之處散去,難免將來不會招來“撲滿”之敗……原來,這樣一個小小的罐子,儲存的除了“孔方兄”,還有濃濃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