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jì)英國有本暢銷書,通譯為《小人物日記》,作者假托一個倫敦小職員的口氣,每天寫一段日記:某月某日裝修,把浴缸漆成了紅色,出浴時發(fā)現(xiàn)自己渾身是血,嚇得暈了過去;某月某日刮泥板壞了,本來想修好它,一個討厭的鄰居來訪,被高高翹起的刮泥板絆了個大馬趴,不禁竊喜,決定不修它,好絆倒其他人……諸如此類的雞毛蒜皮,充滿了生活小趣味。當(dāng)年錢鐘書留學(xué)英倫,就曾在地攤上買到過這本書,細(xì)一翻讀,愛不釋手,回去讓楊絳看,楊絳也愛不釋手。
我不知道錢鐘書賢伉儷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xì)節(jié):《小人物日記》的女主人公Carrie有點兒神神叨叨,經(jīng)常跟閨蜜一塊兒請神。她們請神的儀式是這樣的:三五個人圍坐在晚上的客廳里,找張桌子,桌子腿兒或者桌子的邊緣分別放在大家膝蓋上,桌面上鋪一張紙,紙上寫一些單詞,再往紙上擱只碗,碗里盛大半碗水,最后把燈熄掉,每個人都保持靜止。過一會兒,桌子會自動抖起來,表示神仙來了,在桌子上附體了。這時候大伙可以請神仙做預(yù)測,然后桌子會抖得更厲害,直到碗里的水潑出來,浸濕某個或者某幾個單詞,濕了的單詞就是神仙的預(yù)示。
上述儀式在英語里叫做Table Turning,直譯為“桌變”,意譯為“桌仙”。我查過一些資料,感覺“桌仙”在歐洲似乎很流行,不光19世紀(jì)的英國,在法國也司空見慣(法國老電影《蘇珊娜的戀愛短跑》前半部,一個高富帥就是通過“桌仙”泡上蘇珊娜的),其流行程度應(yīng)該不亞于中國舊社會的“扶乩”。
一個東西能流行起來,必有它的道理?!白老伞敝阅芰餍校话胧强烤翊呙?,另一半則是因為膝蓋長時間支著桌腿,肌肉會緊張,一緊張就會抖,然后桌子也就跟著抖起來,大家見桌子竟然會抖,十個有八個會以為神仙來了,然后就抖得更厲害,這時候碗里的水想不潑出來都難。
我秉承“拿來主義”的精神,也跟朋友們玩過一回“桌仙”。那天我請一幫哥們兒喝酒,酒后有人吵著去游泳,有人吵著去唱歌,而我只想回家,就把菜碟撤掉,在桌上放張白紙,一頭寫“游泳”,一頭寫“搖滾”,讓眾人把桌子抬起來,上面放一水杯。很快水杯倒了,只浸濕了一個字:滾。我很高興:“神仙說了,讓我們滾。”于是都滾回家去了。
(李炳明薦自《中國人口報》)
責(zé)編: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