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大人小孩都喜歡捕捉青蛙,這在農村已經是普遍現象。大人為了賺錢和一飽口福,小孩子是為了玩樂。我曾看見幾個與我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個個手拿石頭,比賽著用石頭砸向從大路上蹦過的青蛙,不幸被砸中的青蛙拖著沉重的身子拼著命艱難地往前挪動,想擺脫困境卻力不從心。
青蛙被大量捕捉以后,沒有了天敵威脅的蚱蜢可得意了,它們在金黃的水稻葉子上自由地跳躍,順便將水稻的秸稈咬斷,其他的害蟲也跟著在水稻田里興風作浪。農民伯伯可就苦了,每天背著藥箱奔波在各田畈之間,仍然是“摁住葫蘆浮起瓢”,糧食減產,農民減收。我真想不通,大家為什么要做這樣的傻事?不是比著愛護青蛙而是比賽著殘害青蛙,以至于落到“萬徑蛙聲滅,田中蛾猖獗”的地步。
青蛙是害蟲的天敵,一只青蛙一天能捕捉70多只害蟲,一年能捉4萬多只害蟲,多么了不起??!如果大家都行動起來,保護青蛙,不去捕食青蛙,讓江南的田野再現蛙聲一片的景象,我們也就可以不再食用沾有農藥的青菜了。
我國早就有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兒童節(jié)、我真希望設個“愛蛙節(jié)”,節(jié)日設在立秋后的一天,也就是農歷的八月初八,在收獲了早稻,晚稻也在茁壯成長的時候。 讓大家行動起來,都來關注保護為莊稼的豐收作出過突出貢獻的功臣。
更希望大家可以在愛蛙節(jié)的感召下,自覺地善待生命,珍愛青蛙。這樣,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會呈現在眼前:走在散發(fā)著清香的田野里,稻浪翻滾,蛙聲一片,你會不時地看到一只只青蛙鼓著肚皮在稻禾旁邊毫不設防地“呱呱呱”,我卻當作一首首動聽的希望樂曲,一支支悅耳的豐收贊歌。
(指導教師:秦正澤)
捕食青蛙讓小作者想到了很多很多,而這些不僅僅是對田園的傷害,還有的是人類自己對自己的一種殘害。習作并不是在簡單的感悟描述,還有更多的警醒在其中,我們要如何去做,相信讀后我們都會知道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