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齊魯藏琴錄

2013-12-29 00:00:00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13年3期

在山東民間,珍藏著不少古琴,大部分是明清時代制造的,也有宋琴甚至唐琴。這些古老的樂器,是山東地區(qū)燦爛的古代文化的物證。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齊魯就已是音樂文化興盛的地區(qū)之一。齊國的鄒忌子、雍門周,魯國的師襄子都是當時有名的彈琴家。隋末唐初,被尊為“趙師”的著名琴家趙耶利也是山東曹縣人。這些事實說明山東的古琴藝術(shù),有其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而清代和近現(xiàn)代琴藝活動的興盛,又是今日山東藏琴較多的直接原因。

清代康熙年間,出現(xiàn)了以曲阜孔子六十六世孫古琴家孔興誘為中心的一大批琴人,其中見于記載的就有百人之多。近百年來,山東諸城縣又形成了一個以王姓琴家為中心的古琴流派(后人稱其為“諸城派”或“瑯琊派”)。其中有被認為是這一琴派始祖的王作禎(宇心源)和王雩門(字冷泉)、最早進入中國近現(xiàn)代高等學府的第一位古琴教師王賓魯(字燕卿)、青年時去日本學習西洋音樂回國后曾在北京大學擔任古樂導師的玉露(字心葵)。這一琴派對近代中國琴學有較大影響,它所特有的樂曲在全國琴界流傳,直到今天。近百年來一代代琴人千方百計收買散落在各地的古琴,其中少數(shù)人的藏琴甚至多達10至20床。又加上像王心葵這樣的琴家還不斷地制造出大量的新琴流傳于世。這就是山東到今天還能在這些琴藝活動曾經(jīng)興盛過的地區(qū)如濟南、青島、諸城、濰坊、曲阜、鄆城等地見到古琴的原因。

在山東,也有珍貴的唐琴被保存下來。解放后,在山東昌濰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民間珍藏的唐代雷氏琴“九霄環(huán)佩”(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者同名而異物),絳紫色,蛇腹斷紋,金徽瑪瑙軫,發(fā)青松透,背面有南宋左丞相周必大的題詞。1056年古琴家查阜西先生為首的古琴采訪小組來濟南時見到此琴,認為中國唐琴雖有不少流傳至今,但保存得如此完好的還很少見,此琴先后由濰坊市文物部門和山東省博物館收藏,1958年調(diào)去北京,現(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另一張?zhí)魄佟疤胚z音”是濟南古琴家詹澂秋先生(王心葵的入室弟子,1972年病故)在解放前所得,此琴為唐初貞觀年間制造,兩肩圓鼓,合成滿月形,屬少見的“月琴”式樣,色褐紅,通體蛇腹龍鱗斷紋,多處敗漆欲離琴體,某些部件如岳山護軫等已殘缺為后世所補加。解放前,為躲避一個嗜好古琴的權(quán)貴的勒索,詹先生曾攜此琴去歷城縣南山一個村莊寄居年余,從而保住了這張?zhí)魄佟?年前經(jīng)筆者介紹,“太古遺音”等六琴由詹先生的后人出讓于中央音樂學院。

宋代制造的“玉澗鳴泉”琴是山東最著名的一張古琴,它是山東琴家王心葵先生生前鐘愛的琴,宋代制琴,承襲唐琴的寬大形體,但琴面弧度較唐琴小,底平而不像唐琴那樣微作仰瓦狀,因此有“唐園宋扁”之說。此琴制作極為考究,使用了以珍珠、瑪瑙、翡翠、金或銀屑等材料調(diào)成的漆灰,即所謂“八寶灰”涂身,色澤豐潤古雅,“斑駁陸離,五彩相宣”;其斷紋多樣,“冰裂龜坼,蛇腹龍鱗兼而有之”,加上“紫金為徽,白玉為軫”,更顯得其高雅莊重。音質(zhì)奇古透潤,可說是琴中難得的珍品。然而,正是這個被王心葵先生視為生命的寶器,卻在民國初年的一次兵亂中失盜。同時失盜的還有金如來佛像等貴重財寶,王心葵先生事后獨為“玉澗鳴泉”出示懸賞,數(shù)月后仍未探得此琴消息,痛心得“食寢幾廢”。后來,由一鄉(xiāng)童發(fā)現(xiàn)此琴藏于一山寺高閣,并完好無損,心葵先生見后高興得“翻疑為夢,遂割腴田40畝以酬之”。解放后,傳聞“玉潤鳴泉”在1960年由王心葵先生的后人出讓山東省藝術(shù)??茖W校,10多年后又轉(zhuǎn)讓于山東省博物館,可是現(xiàn)今省博物館所藏有藝校轉(zhuǎn)來的琴卻并非“玉澗鳴泉”而是“玉潤鳴泉”,說明此非王心葵先生之原物(琴腹內(nèi)墨書亦模糊得無法辨認),這一多災(zāi)多難的珍寶至今流落何處,仍不得而知。

王心葵先生是個擁有數(shù)十床古琴的藏琴家。同時他又在家鄉(xiāng)大量監(jiān)制新琴。他曾“志為斫琴千床,分贈琴友,以資提倡”,但積至240多床時,心葵先生不幸早逝,雖壯志未酬,而240多床新琴的制作確也可算近現(xiàn)代琴學上的大貢獻了。他生前曾在其制作的新琴中慎選六床,在琴背刻以“弟子王露敬獻”六字贈奉曲阜孔府,均已不見。但現(xiàn)今他門人詹澂秋、李華萱的家中,還可以見到當年王心葵先生制作相贈的古琴。

王心葵先生的老師王心源一家數(shù)代彈琴,藏琴最多時達20多床,可惜經(jīng)過多次動亂兵整,傳至解放時已所剩無幾了。王心源曾監(jiān)制過古琴20多床,其中以用多塊雷擊木補綴制成的“百衲”琴為最佳,由此可見王心葵之大量造琴,可能受到過老師的影響。

山東省博物館藏琴10多床,其中以被認為是唐代制造的“寶襲”琴最為引人注目,此琴與前面提到的“太古遺音”琴同為“月”式,但其圓月部位不在肩部而在當五、六徽處的琴翅上,腰部較細,線條微曲,整體造型甚為優(yōu)美,與南宋田芝翁所輯琴書《太古遺音》(今見者明初朱權(quán)刻本,名《新刊太音大全》)中“歷代琴式”所示“月”式琴圖形特征完全一致。琴背為小蛇腹斷,漆色有黑有紅,順隨斷紋紋理間隔有變,極為雅致動人,而琴面昏黑,斷紋亦較背面稀少,似為后世拙工重漆之故?!皩氁u”二字刻劃粗糙,近雁足處刻有璽印“御書之寶”。圓形龍池內(nèi)唯左上一字留有極少部分墨跡,其余墨書完全不見。此琴保存完好,仍能演奏,然音質(zhì)平平?!渡綎|畫報》1983年5月號曾刊登該琴照片,惜其將琴面漆色誤印為棕紅色,琴式誤為“師曠”式(恐因“月”式琴系相傳為師曠創(chuàng)制之故)。文字說明稱此琴為“傳世唐琴”,但未詳示其依據(jù)。

現(xiàn)今濰坊市,琴友田翔千原藏琴10張,現(xiàn)存6琴,其間兩張最有價值,一張是宋琴“空谷流泉”,早年為其外曾祖所賜,田得琴時該琴大部分原漆剝落而露出木坯,底面分離,實僅兩塊木板而已。在重修此琴鏟除殘漆時,發(fā)現(xiàn)琴背雁足間偏龍池處有字跡藏于表漆之里,鏟除表漆,竟赫然見“賈似道珍藏”五字,魏碑字體,由金箔鑲貼,始知此為宋琴,賈似道是南宋宰相,正是戲曲中在半閉堂殘暴斬殺李慧娘的奸臣,賈似道玩姬妾,也玩紙牌,斗蟋蟀,彈古琴。后世人涂漆將這個出名的大奸臣藏琴的記證蓋上,也是可以理解的。田翔千的另一佳品為“落花流水”琴。1938年,田家以500大洋的高價從一楊姓軍官后人手中購得此琴。原琴主稱此琴為唐代貞觀十三年所制,但琴中并未刻寫制作年代。原配岳山、龍齦所負弦痕微淺,琴背的“落花流水”四字刀刻棱角亦較鮮明,無歷經(jīng)千年自然磨損痕跡。從其形體、斷紋特征等看來,可能至早為元明產(chǎn)物,雖未必果系唐琴,但琴體之完好,音質(zhì)之圓潤,在演奏用琴中,已堪稱上品。

明代是王公貴族和民間琴家大量造琴的時代,以致明代留世的古琴多于離現(xiàn)代更近的清代,更多于唐宋金元的遺琴。山東的藏琴也是以明琴為最多,其中往往有音質(zhì)優(yōu)良而具實用價值的佳品。青島琴家張育瑾(八一年病故)和王鳳襄同志(王心源之孫女)使用的益王琴“一天秋”及筆者的張氏琴“忘憂”都是明代造琴名手的作品,雖不具唐宋古琴珍貴的文物價值,但音質(zhì)都在一般水平之上,且保存完整,極適于演奏之用。

詹澂秋先生除保存過一張?zhí)魄佟疤胚z音”外,一生收集過很多古琴,濟南琴人或其門生用琴亦常經(jīng)他手轉(zhuǎn)讓或贈送。他的琴大部分從古董店或趵突泉附近集市以輕價購得,直到他去世時,家中還剩14床之多。另外,鄆城的夏溥齋(字蓮居,已故)藏琴頗豐,值得一提的是他抗戰(zhàn)前自日本返國經(jīng)大連時購得的“猿嘯青蘿”琴,體大,貌奇古,近似連珠式,此琴深得查阜西先生贊賞并稱其為“奇琴”。

10年浩劫,毀琴甚多。濟南琴人高松如(詹澂秋之門人)原藏琴6床,其中最佳者為元代著名造琴家朱致遠的作品,仲尼式,黑色,無名,音質(zhì)及制作工藝均屬上品,文革初期連同另外3琴俱被焚毀!現(xiàn)幸存者僅王心葵制黃色蕉葉琴等兩床 。

郧西县| 长宁区| 威海市| 同仁县| 五台县| 视频| 永宁县| 兴文县| 罗田县| 微博| 武冈市| 五常市| 莱阳市| 云龙县| 伊通| 阿图什市| 乐清市| 孝昌县| 南江县| 江津市| 随州市| 岳池县| 禹州市| 武乡县| 巢湖市| 徐汇区| 安塞县| 衡阳市| 盱眙县| 合水县| 宾阳县| 喀喇沁旗| 溆浦县| 广河县| 通化县| 德保县| 辛集市| 拜泉县| 浦江县| 洮南市| 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