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離開人間已經(jīng)100多年了。他是一個中國鄉(xiāng)下的奇人,好像知道他的人不少,而記取他的人卻不是很多。我細細地把那頁書翻開,耳邊又一次響起了武訓的故事。
武訓,山東堂邑人。1886年,他59歲,得了一場重病,死于臨清義塾的廡廊下。他臨斷氣之前,還努力地睜開眼睛,凝神細聽學生們的朗讀聲,嘴角掛著安詳?shù)奈⑿Α?/p>
武訓原名武七,他是母親的第七個孩子。目不識丁的父母,連一個像樣的名字也給不了他,人們索性就叫他武七。
在那個時代,叫張三王五的人很多,叫武七,這不怪。武七一點點地艱難長大,身體瘦弱得像一棵缺肥少水的高粱。他的家里本無地產(chǎn),父親又忽然撒手而去,只余下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終日去往街前村后行乞度日。
一雙黑乎乎的小手,要伸到無數(shù)人的面前,或隨著母親,或獨自行乞。偶爾乞得一枚銅板,小小的心靈一暖,便去買上一個餅回家給母親。望著武七這孩子,母親的心暖了又涼,她只有把一雙手的溫暖給他,還有無奈的嘆息。她像所有貧窮的母親一樣,疼著孩子,卻又一無所有。
武七的孝順沒有把母親挽留在人間,尚未將童年度過,母親也帶著她溫暖的雙手和無奈的嘆息辭別了人世。武七成了孤兒,只有他瘦小的影子隨他一起晃動在行乞的路上。一日日地乞討,風中雨中,夏炎冬寒,武七如一株野地里的幼苗,艱難地成長起來。年歲稍大些,武七一邊給人打工,一邊繼續(xù)乞討,將所得一分一文都積存起來。長大了的武七,忽然有一個非常的念頭,他恨自己不識字,發(fā)誓要設(shè)立義學,讓鄉(xiāng)村里的孩子都不重走他的路。
這個念頭在武七的心里瘋長,他發(fā)奮地為人做工,有空閑就出門乞討,不浪費一點光陰。乞討所得的錢,他竟然悉數(shù)寄存于富商之家,以謀得一些利息,使他能夠向著目標走近一步,再走近一步。時光在乞討的路上流逝,武七把腳印留在無數(shù)的門前,給世界一個乞丐的背影。
武七足足乞討了30年,30年的青春時光,他交給了彎彎曲曲的乞討路。他終于積下一筆錢,一點一點地買下230多畝田地。這時候的武七,不再一貧如洗,230多畝田地畢竟不是小數(shù)目。但是武七仍出去乞討,仿佛走慣了這條路。他也仍舊衣衫襤褸,仍舊是那一個乞丐形象。白天乞討,夜間整理所得,他幾乎忘記了一切。這樣的一個財富積累者,鄉(xiāng)鄰當然刮目相看,便有媒人找上門來,可是武七全都一口回絕。
一個孤獨的乞丐。大家這樣認為。
沒有一個人能知道武七心中的夢,那是一個怎樣多彩的夢!武七終于在他年近不惑之時,震驚八鄉(xiāng)地在柳林莊開設(shè)義塾。武七為設(shè)這個義塾,一次投入四千多緡錢,這是除他的田產(chǎn)以外所有的乞討所得。不僅如此,他決定將土地上的收獲也用來資助辦學。這時候的武七,心里比陽光還明亮。
開塾那天,是武七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他早早起來,穿戴一新,挺起了微彎的脊梁,大步來到義塾,畢恭畢敬地拜了塾師。拜過塾師,武七來到學生面前,一一拜了學生,而后退到一旁,面帶笑容地看著塾師開課。從此武七感到生命有了意義,他從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中得到一種無以言表的滿足和陶醉。
武七不識一字,大約因為不識一字,他對老師的敬重幾近超過了對神的敬仰。武七開設(shè)義塾以后,不再出門乞討,全身心地為義塾服務(wù)。每天,他必做豐盛的菜肴款待老師。當老師入座以后,武七則退到門外,恭恭敬敬地站著。老師等著他來入座一起吃飯,武七說:“我武七是個乞丐,怎敢與老師平起平坐?”武七每每等老師吃罷,才肯去吃剩飯剩菜。
老師對武七對自己的敬重甚為感動,只有一心一意教好書來回報武七。武七仍舊目不識丁,不懂得什么是文化,具體到教育那么深奧的課題,他更不懂,就知道有了塾館,再有了老師和學生,那就什么都會有的。所以,他待老師和學生非常虔誠。武七經(jīng)常出入塾館,遇到老師午睡時,武七便跪在榻前相守,老師醒來時發(fā)現(xiàn)此情景,萬分驚訝,感動之情無法言表。在這些飽讀詩書的老師眼里,這哪里是一個目不識丁、半生行乞的乞丐??!武七聽說一位學生學習有所松懈,他傷心得大哭,邊哭邊勸學生用功學習,不要荒廢學業(yè)。見此情景,義塾中的老師和學生,再沒人放松教學和學習了。
開設(shè)柳莊義塾以后,武七又積累了好些年,在臨清再度開設(shè)義塾。他的義舉傳到朝廷官員的耳中,使朝廷官員深為感動,當即為他賜名“訓”。于是,武七以他的堅韌和高尚,獲得了他真正的名字:武訓。武訓在1886年辭別這個世界,他終身未娶。
合上史書,不由得把它恭恭敬敬地擺在書架上,凝神良久,腦子里竟然一片空茫。我無法一下子從一百年前走回,好像也徘徊在臨清義塾的門外,聽見莘莘學子朗朗的讀書聲。而武訓,他則站立在塾館的窗下,如癡如醉地陶醉在這聲音里。
(余長生摘自湖南人民出版社《陽光八萬里——古清生散文精選》一書,何保全、于泉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