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穩(wěn)周,魏曉霞,田 丹,李花伊,劉 野
(中國石化 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遼寧 撫順 113001)
丁二酸二甲酯也稱琥珀酸二甲酯,是一種重要的合成香料和食品添加劑,可作為食品防腐劑,還可用于合成1,4-丁二醇、γ-丁內酯和四氫呋喃的原料[1-7]。丁二酸二甲酯的傳統(tǒng)合成方法是以丁二酸和甲醇為原料、濃硫酸為催化劑進行反應[8-9],該工藝產品收率低、后處理復雜,有劇毒副產物硫酸二甲酯生成,嚴重污染環(huán)境。因此,開發(fā)新型催化劑和工藝備受關注。
趙地順等[10]采用離子液體催化合成丁二酸二甲酯,在最佳反應條件下,丁二酸二甲酯收率可達91.83%,酯化率達96.32%;周瑜等[11]以酸性樹脂為催化劑,在適宜的反應條件下,丁二酸轉化率為99.2%;韓瑞生等[12]采用對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甲酯,酯化率為95.0%;林進等[13]采用磷鎢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甲酯,酯化率為94.5%;田華榮[14]以大分子樹脂為催化劑,丁二酸二甲酯收率可達91.7%;孫曉波等[15]采用雜多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甲酯,對反應機理和動力學模型進行了研究。以上方法均為釜式間歇反應,生產規(guī)模小,操作強度大。
本工作以中國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自行開發(fā)的耐溫陽離子樹脂為催化劑,采用無催化劑連續(xù)預酯化和連續(xù)催化精餾組合工藝合成丁二酸二甲酯,考察了反應條件對丁二酸轉化率和產物選擇性的影響,并考察了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
丁二酸:工業(yè)一級品,純度大于等于99.5%,天津市永大化學試劑研發(fā)中心;甲醇、苯乙烯:工業(yè)一級品,撫順化塑廠;二乙烯苯(w=60%)、石蠟(58#):撫順化塑廠;發(fā)煙硫酸(w=104%):大連化學工業(yè)公司。
以丁二酸和甲醇為原料,在耐溫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下,合成丁二酸二甲酯。反應式見式(1)。
將苯乙烯與二乙烯苯完全混合后加入固體石蠟,按一定的加料速率加入到水相中,調節(jié)攪拌轉速,控制油珠的均勻程度。升溫使油珠固化,然后將反應物料過濾、洗滌、干燥,收集20~50目的合格聚合物珠體進行物理結構穩(wěn)定化處理,然后加入催化劑和鹵素(X)進行鹵化反應。鹵化反應結束后加入發(fā)煙硫酸磺化劑進行磺化反應?;腔磻Y束后,將反應物料洗滌即得到耐溫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劑。催化劑的物性見表1。
表1 耐溫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劑的物性Table 1 Properties of the heat-resistant cation exchange resin catalyst
采用Bruker 公司Msl-300型核磁共振儀,分別對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鹵化樹脂和磺化樹脂進行測定,將得到的13C NMR譜圖中各吸收峰的化學位移與標準化學位移進行對比,從而確定—X和—SO3H在分子結構中的取代位置。
采用惠普公司HP 7890Ⅱ型氣相色譜儀對反應產物進行分析,用內標法計算各組分的含量。TCD檢測,分流進樣,HP-INNOWAX30m色譜柱;汽化室溫度250 ℃;柱溫100 ℃,以12 ℃/min的速率升至220 ℃;FID溫度250 ℃。
采用BIO-RAD公司FTS-135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對合成的丁二酸二甲酯產物進行檢測,并與標準譜圖進行對比。
按一定配比將甲醇和丁二酸加入預酯化反應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自催化反應,生成丁二酸單甲酯。預酯化反應產物進入催化精餾塔的上部,由上向下與精餾塔底上升的甲醇蒸氣逆流接觸,使其中的丁二酸單甲酯逐漸轉化為丁二酸二甲酯。催化精餾塔內裝有耐溫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劑,每塊塔板均設有催化劑裝劑口和卸劑口。反應生成的水由上升的甲醇蒸氣帶出精餾塔,未反應的甲醇進入甲醇回收系統(tǒng)。產物丁二酸二甲酯從精餾塔底采出,取樣分析。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合成丁二酸二甲酯的工藝流程Fig.1 Process flow for the synthesis of dimethyl succinate.
采用NMR方法分別對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鹵化樹脂和磺化樹脂進行了定性分析,通過與標準化學位移對比,確定了—X和—SO3H在聚合物分子結構中的取代位置。耐溫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劑的分子結構見圖2。
2.2.1 反應溫度的影響
反應溫度對丁二酸轉化率的影響見圖3。
圖2 耐溫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劑的分子結構Fig.2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heat-resistant cation exchange resin catalyst.
圖3 反應溫度對丁二酸轉化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conversion of succinic acid.
從圖3可看出,在70~100 ℃內,隨反應溫度的升高,丁二酸的轉化率明顯增加;當反應溫度達到100 ℃后,丁二酸轉化率的增幅趨緩;當反應溫度為110 ℃時,丁二酸的轉化率達到100%。因此,適宜的反應溫度為110 ℃。
2.2.2 原料配比的影響
甲醇與丁二酸的摩爾比(醇酸比)對丁二酸轉化率的影響見圖4。從圖4可看出,當醇酸比由2增至6時,丁二酸的轉化率由20%增至85%。增大醇酸比,可使反應生成的水及時帶出反應系統(tǒng),提高丁二酸的轉化率。當醇酸比增至9時,丁二酸的轉化率達到100%。因此,醇酸比為9較適宜。
2.2.3 液態(tài)空速的影響
丁二酸進料液態(tài)空速對丁二酸轉化率的影響見圖5。從圖5可看出,隨丁二酸進料液態(tài)空速的增加,丁二酸的轉化率下降,丁二酸二甲酯的選擇性增加;當丁二酸進料液態(tài)空速為0.7 h-1時,丁二酸的轉化率為100%,丁二酸二甲酯的選擇性為99.9%。因此,適宜的丁二酸進料液態(tài)空速為0.7 h-1。
圖4 醇酸比對丁二酸轉化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n(methanol)∶n(succinic acid) on the conversion of succinic acid.
圖5 丁二酸進料液態(tài)空速對轉化率及選擇性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succinc acid LHSV on the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催化精餾塔底產物的FTIR分析結果見圖6。從圖6可看出,2 966.53~3 008.12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H鍵的伸縮振動;2 850.91,1 362.10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CH3的伸縮振動;1 739.03 cm-1處出現(xiàn)了羰基的特征吸收峰;1 218.73,1 164.58 cm-1處出現(xiàn)了C—O—C的特征吸收峰。反應產物的FTIR譜圖與丁二酸二甲酯的標準譜圖基本一致。
圖6 產物丁二酸二甲酯的FTIR譜圖Fig.6 FTIR spectrum of the product dimethyl succinate.
在最佳反應條件下考察了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實驗結果見圖7。從圖7可看出,經過2 000 h的連續(xù)運轉,丁二酸的平均轉化率為99.96%,丁二酸二甲酯的平均選擇性為99.93%。說明該催化劑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
圖7 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Fig.7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1)以丁二酸和甲醇為原料,耐溫陽離子交換樹脂為催化劑,采用無催化劑連續(xù)預酯化和連續(xù)催化精餾組合工藝合成了丁二酸二甲酯,最佳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110 ℃,醇酸比9,丁二酸進料液態(tài)空速0.7 h-1。在此條件下,丁二酸的轉化率接近100%,丁二酸二甲酯的選擇性在99.9%以上。
2)耐溫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劑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穩(wěn)定性,在最佳反應條件下連續(xù)運轉2 000 h,丁二酸的平均轉化率為99.96%,丁二酸二甲酯的平均選擇性為99.93%。該工藝具有很好的工業(yè)應用前景。
[1] Ding Guoqiang,Zhu Yulei,Zheng Hongyan,et al. Study the Reaction Pathway in the Vapor-Phase Hydrogenation Biomass-Derived Diethyl Succinate over CuO/ZnO Catalysts[J]. Catal Commun,2010,11(14):1120 - 1124.
[2] Cybulski A,Chrzaszcz J,Twigg M V. Hydrgenation of Dimethyl Succinate over Monolithic Catalysts[J]. Catal Today,2001,69(1/4):241 - 245.
[3] 馬楷,張廷建,劉紹英,等. 乙酰丙酮鹽催化碳酸乙烯酯和丁二酸二甲酯的耦合反應[J].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12,28(4):14 - 17.
[4] 肖友軍,張志軍,劉燕. 綠色合成丁二酰丁二酸二甲酯工藝研究[J].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4(S2):39 - 42.
[5] 郭玉良,陳聲宗,張競,等. 丁二酰丁二酸二甲酯合成工藝研究[J]. 天然氣化工,2001,26(1):17 - 19.
[6] 劉建武,張躍,嚴生虎,等. 丁二酸二甲酯加氫制備γ-丁內酯[J]. 精細石油化工,2010,27(2):12 - 15.
[7] 嚴生虎,劉建輝,張躍,等. 丁二酸二甲酯催化加氫制備γ-丁內酯的工藝研究[J]. 精細石油化工,2010,27(3):304 - 308.
[8] 章思規(guī). 精細有機化學品技術手冊:上冊[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679.
[9] 李述文,范如霖. 實用有機化學手冊[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1:327.
[10] 趙地順,劉猛帥,徐智策,等. 離子液體催化合成丁二酸二甲酯[J]. 化工學報,2012,63(4):1089 - 1094.
[11] 周瑜,李玉林,鄭成潮,等. 酸性樹脂用作丁二酸二甲酯合成催化劑的研究[J]. 福建化工,2001(4) :22 - 23.
[12] 韓瑞生,胡進勇,高東穎. 對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甲酯的研究[J]. 化學工程師,2000,81(6):3 - 4.
[13] 林進,王蘭芝,王昭煜. 磷鎢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甲酯的研究[J]. 日用化學工業(yè),1999(6):54 - 55.
[14] 田華榮. 丁二酸二甲酯合成工藝改進研究[J].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19(6):37 - 39.
[15] 孫曉波,張翔,欒向海,等. 雜多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甲酯的動力學研究[J]. 2008,26(4):78 -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