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鵬
Coin,這個本意指硬幣的英文單詞近來異?;鸨?,因為比特幣(BitCoin)的瘋狂升值帶來的交易狂潮。不過本文要介紹的Coin不是電子貨幣,而是由一家在舊金山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即將推出的名為“Coin”的電子信用卡。
Coin形式上和一張普通信用卡并無二致,但是更加方便。用戶可以把自己的各種信用卡、銀行卡信息全部存儲在Coin里。在錄入的時候,Coin需要用戶拍下每張卡正面和背面的照片,同時 用一個和Square類似的插入智能手機耳機孔的讀卡器, 來把用戶的每張卡的磁條信息讀入,通過藍牙將信息存儲到Coin里。這樣在出門時用戶只需要攜帶Coin即可。在付款時,可以按Coin上的按鈕選擇你要刷哪一張卡,然后Coin就會把自己的磁條模擬成那張信用卡,刷的款就會從那張卡上扣除。不僅在收銀處可以使用Coin,還可以在ATM取錢的時候使用。那些錢包被各種卡塞的滿滿的用戶,從此可以被解放出來了。
Coin也比普通信用卡更加安全。Coin會和你的智能手機通過藍牙進行通信,假如用戶把Coin落在什么地方,那么Coin和智能手機的聯(lián)系就會中斷。首先手機會彈出通知提醒你,假如超過用戶設(shè)定的時間,而無法和手機取得聯(lián)系,Coin可以自己鎖定,別人就再也不能刷取了。因此,無論是無意丟失,還是被盜,Coin都做了防護措施,使得它比普通信用卡更加安全可靠。
這樣的一張電子信用卡售價將會是100美元,消費者愿意為它買單嗎? 11月14日,Coin推出了五折預(yù)購來試水市場,限量1000張以單價50美元的價格進行預(yù)訂。僅僅用了40分鐘,預(yù)購就被搶完了。而且得益于推薦一個好友能返回5美元的優(yōu)惠,Coin的鏈接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刷了不少存在感。雖然預(yù)購數(shù)量不大,但是引來的報道、討論著實不少。至少Coin的第一炮是打響了。
Coin為什么在短時間內(nèi)就吸引了大量的眼球?相比之下,Google等公司花大力氣力推的NFC支付,Google Wallet等,很多錢砸下去,卻不見什么效果。Coin的做法非常的機智,在傳統(tǒng)支付和純虛擬支付之間,找到了一個中間點。和傳統(tǒng)的支付方法比起來,Coin足夠酷炫,而又照顧了消費者多年的刷卡習(xí)慣,沒有一下子跨到NFC、二維碼、短信這種純電子的形式,從而讓消費者感到不信任。其實看看現(xiàn)在最火的移動支付公司Square做的事情就明白,刷卡消費依然是主流的支付方式。Square把收款方的刷卡機做了移動化,而Coin則把消費者的信用卡做了電子化。這個聰明的定位,恰好切中了消費者的心理,從而掀起了一些波瀾。
Coin假如保持預(yù)購這種火熱勢頭的話,那么前途將不可限量。當(dāng)人手一張Coin的時候,下一代支付的玩法和規(guī)則就掌握在了Coin手里。那個時候再用手機里的Coin應(yīng)用進行支付,無論是掃一掃還是搖一搖,都不會顯得那么突兀了。
當(dāng)然Coin能否順利發(fā)展,還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解決 。一方面,Coin的卡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電池可以使用2年,而兩年后必須購買一張新卡。也就是說100美元買張卡,只能用兩年。過高的成本很可能成為擋住用戶的門檻。另一方面,英國和加拿大等地區(qū)的刷卡已經(jīng)變成了Chip and Pin形式的,Coin目前還不支持。還有一個細節(jié),Coin的App里雖然能存任意多張卡,可是實體卡上只能存8張卡的信息。讓擁有更多張卡的用戶還得做一次選擇。
在商業(yè)模式上,Coin可能也會很快遇到瓶頸。Coin的收入只來自于賣卡片的收入。由于綁定的是消費者端,而不是Square那樣和商家綁定,因此每次刷卡消費Coin不好進行提成,這樣的收入是有限的,而不會像Square這樣對每筆收入按比例抽成能產(chǎn)生無限的想象空間。而且Coin的市場反映真正如何,區(qū)區(qū)1000張的預(yù)訂可能說明不了什么。這1000人里面可能包含了很多正在支付市場耕耘的競爭對手們、各個科技媒體的記者們,真正來自大眾消費者的可能非常的少。而Coin開始真正發(fā)貨要等到明年夏天,半年的時間,對IT圈來說,足夠發(fā)生很多變化了。
總的來說,Coin選擇了一個聰明的切入點,也確實能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因此受到了歡迎。這個可以給其他在移動支付市場的玩家一些啟示,是否能夠采用一些過渡的形式來培養(yǎng)用戶習(xí)慣,比一步到位的虛擬支付更能贏得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