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沉積體系

2013-12-07 07:53張本健馬華靈馮春強
石油實驗地質(zhì) 2013年5期
關鍵詞:沖積扇侏羅龍門山

何 江,胡 欣,張本健,尹 宏,馬華靈,聶 舟,馮春強,陳 超,陳 博

(1.成都理工大學 地球科學學院,成都 610059; 2.西南石油大學 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成都 610500; 3.中國石油 西南油氣田分公司 川西北氣礦,四川 江油 621700)

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沉積體系

何 江1,2,胡 欣3,張本健3,尹 宏3,馬華靈3,聶 舟3,馮春強2,陳 超2,陳 博2

(1.成都理工大學 地球科學學院,成都 610059; 2.西南石油大學 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成都 610500; 3.中國石油 西南油氣田分公司 川西北氣礦,四川 江油 621700)

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砂礫巖型儲層分布面積廣,為盆內(nèi)碎屑巖氣藏的擴大勘探展示了全新領域。通過野外剖面觀察、地層及砂礫巖追蹤對比、典型相序精細描述等方法,首次對地質(zhì)背景、物源展布規(guī)律、沉積體系及演化模式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研究表明中三疊世末的印支運動奠定了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侏羅統(tǒng)沉積早期“西陡北緩”的古構造格局的基礎,東北側米倉山前緣為向盆內(nèi)形變強度逐減的緊密階梯狀沖斷褶皺帶,有利于沉積物長距離搬運,為盆內(nèi)的主要物源。西北側龍門山表現(xiàn)為擠壓造山運動,地勢較陡,季節(jié)性山區(qū)河流在山前形成大小不等的沖積扇體,為次要物源。山前—盆內(nèi)依次發(fā)育為沖積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積體系。

演化模式;沉積體系;白田壩組;下侏羅統(tǒng);四川盆地西北部

四川盆地西北部位于綿陽、廣元市境內(nèi)。現(xiàn)今構造主體為川北平緩構造帶及龍門山—米倉山山前斷褶構造帶,其西北方向與龍門山推覆體構造帶相鄰,東北方向與米倉山臺緣隆起帶相接,目前已發(fā)現(xiàn)九龍山、柘壩場、文興場、老關廟、思依場等含氣構造(圖1)。區(qū)內(nèi)侏羅系地層單元自下而上包含有: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往盆內(nèi)稱為自流井組);中侏羅統(tǒng)千佛巖組(往盆內(nèi)稱為新田溝組)、下沙溪廟組、上沙溪廟組;上侏羅統(tǒng)遂寧組和蓮花口組(往盆內(nèi)稱蓬萊鎮(zhèn)組)。目的層位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由包茨、王國寧1954年命名于廣元寶輪白田壩,為一套沖積扇—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積體系,底部巖性為中—厚層石英質(zhì)砂礫巖,向上以灰白色石英砂巖為主夾粉砂巖及泥(頁)巖或互層,常見薄煤層及煤線,含膜蕨型錐葉蕨、擴張短葉杉近似種、堅葉杉等植物化石。

圖1 四川盆地西北部構造區(qū)劃及前侏羅系古地質(zhì)

近年,隨著對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砂礫巖天然氣勘探、開發(fā)的不斷深入[1-9],為盆內(nèi)碎屑巖氣藏的拓寬展示了全新的領域,對沉積體系的研究要求也越來越精細。對于四川盆地侏羅系,眾多地質(zhì)學家分別針對構造[10-16]、植物群及其古環(huán)境[17-18]、層序地層格架[19-20]、沉積模式[21-22]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相繼建立起盆內(nèi)的沉積格架,取得了大量成就,但缺少以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為單元對沖積扇—扇三角洲—淺湖沉積體系及其演化模式進行精細解剖的經(jīng)驗和實例。本文通過詳細的野外剖面觀察、地層及砂礫巖追蹤對比、典型相序精細描述等方法,對目的層地質(zhì)背景、物源方向、沉積體系及演化模式進行了精細解剖。研究結論對類似油氣田的勘探開發(fā)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地質(zhì)背景分析

四川盆地西北部地處于“揚子”板塊北緣,中三疊世末的印支運動使四川盆地完成了拉張型被動大陸邊緣盆地向擠壓型前陸盆地的轉換,結束了長期海侵和大規(guī)模的海相沉積史,進入中生代前陸盆地沉積階段,受西側龍門山“幕”式推覆和北側米倉山的不斷隆升而產(chǎn)生推擠,在龍門山、米倉山前形成與之平行的二疊系斷褶構造帶[10-16]。晚三疊世后的燕山—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四川盆地西北部前陸沉積盆地逐次萎縮,轉入內(nèi)陸湖盆沉積階段。受印支造山運動的影響,接受了其西側和北側推覆造山帶的大量陸源碎屑,形成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底部大量的石英和燧石礫巖,并與下伏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印支期龍門山構造帶表現(xiàn)為擠壓造山運動,變形強度逐幕增加,地勢較陡;而米倉山臺緣隆起斷褶構造帶北端隨米倉山的隆升進一步抬升,發(fā)展成為向盆內(nèi)形變強度逐漸減弱的緊密階梯狀沖斷褶皺帶,地貌為一向南緩傾斜的斜坡,兩者共同形成區(qū)內(nèi)早侏羅世“西陡北緩”的古構造格局。同時,印支運動造成區(qū)內(nèi)上三疊統(tǒng)地層遭受不同程度的剝蝕,形成沉積間斷,由于各地區(qū)古構造發(fā)育的強度不同和剝蝕程度的差異性造成了前侏羅系古地貌的千姿百態(tài)[19-20]。前侏羅系古地質(zhì)圖可以看出,龍門山前緣地勢較陡,地層剝蝕較強、變化快,須二段殘余地層出露區(qū)分布于廣元—江油一線,向東南方向地層迅速變新,等值線分布較密。此時,米倉山—大巴山前緣地勢較緩,地層剝蝕中等,變化平緩,須家河組殘余地層出露區(qū)自北向南緩慢變新,等值線分布較稀疏(圖1)。

2 物源方向

四川盆地受多期構造運動改造后,現(xiàn)今的面貌與當時面貌有很大差異。在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分析的基礎上,古流向分析可為古地貌物源方向恢復提供定量數(shù)據(jù),為相分析提供重要資料,為解決現(xiàn)今被改造過的盆地與古盆地之間的關系提供依據(jù)。在野外的實地勘察中,本次主要根據(jù)米倉山前緣的南江流壩剖面、南江光霧山剖面、南江三江剖面、旺蒼離妻巖剖面、旺蒼白水剖面,龍門山前緣的廣元須家河剖面、廣元石罐子剖面、劍閣下寺剖面、劍閣金子山剖面和綿陽青林口剖面中白田壩組所含礫巖的扁平礫石最大扁平面、砂巖交錯層理的前積方向、礫石長軸方向等測量古水流方向,每條測量20~30點作玫瑰花圖。研究表明,區(qū)內(nèi)存在2個主要物源方向,其中米倉山前緣各剖面的古流向主要以向南為主(163°~209°),古水流為單峰型;龍門山前緣各剖面古流向逐漸向東偏轉,以南東方向為主(135°~158°),顯示的古水流型式主要為單峰型,次為雙峰型(圖2)。

兩處物源區(qū)山前坡度與沖積扇延伸距離關系明顯,西北側龍門山物源的隆起形成陡岸,季節(jié)性山區(qū)河流搬運距離較近,在山前常形成大小不等的沖積扇體,對盆地內(nèi)部影響小,為次要物源。如金子山剖面,厚約331.5 m,幾乎全由厚大的礫石、砂巖組成,形成約20余個礫巖—砂巖—泥巖或砂巖—泥巖的向上變細的沉積旋回,相鄰旋回間的沖刷現(xiàn)象明顯,旋回上部的砂、泥巖多被沖刷兼并。由金子山向東西各6~10 km左右,厚大礫巖明顯分叉、變薄、尖沒或相變?yōu)樯皫r、粉砂巖(圖2,3)。與之相反,北側米倉山—大巴山前緣相對盆地緩緩傾斜,有利于物源向南西方向搬運,地層厚度沿九龍山經(jīng)白龍場、柘壩場、文興場至豐谷一線呈逐漸減少的趨勢,為影響盆內(nèi)的主要物源(圖2)。

3 沉積體系特征

根據(jù)區(qū)域沉積格局[21-22]和沉積作用特點等沉積體系劃分標志,對川西北部地區(qū)9條白田壩組露頭剖面及盆內(nèi)大量鉆井巖心進行了詳細的巖性、巖相、結構與沉積構造相標志和化石相標志等方面的觀察描述,綜合分析表明,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沉積是在早期風化剝蝕界面的基礎上發(fā)育起來的以粗碎屑為主的沖積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積體系,進一步可劃分出13種沉積微相類型(表1)。

圖2 四川盆地西北部白田壩組地層厚度等值線

圖3 四川盆地西北部金子山剖面沉積序列

沉積體系沉積相沉積亞相沉積微相分布位置沖積扇沉積體系沖積扇三角洲沉積體系扇三角洲湖泊沉積體系湖泊扇根、扇中、扇端泥石流沉積、河道沉積、篩狀沉積、漫流沉積扇三角洲平原沉積物重力流、辮狀分流河道、泛濫平原扇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間扇前三角洲開闊湖沉積、濁流沉積淺湖—半深湖淺湖砂壩、淺湖泥龍門山、大巴山緣龍門山、大巴山前元壩—梓潼地區(qū)

3.1沖積扇沉積特征

四川盆地西北部山前帶的邊緣沖積扇非常發(fā)育,細分為扇根、扇中、扇端3個亞相,常多旋回疊加,如旺蒼白水剖面(圖4)。扇根分布在靠近山前斷崖沖積扇的頂部區(qū)域,其沉積坡角大,發(fā)育若干直而深的主河道,其沉積物主要為石英質(zhì)礫巖,成層性差,磨圓度中等到較好,分選性中等到較差,呈礫石支撐結構。礫石大小不一,15 cm以上的可達35%甚至更多,礫間為砂級碎屑及部分細礫石填隙(圖5a)。一般呈塊狀構造,局部見粗大礫石呈疊瓦狀排列(圖5b);扇中亞相通常由辮狀水道和洪泛沉積兩部分組成。中扇帶上部常發(fā)育辮狀河道礫石壩沉積,沉積石英質(zhì)粗礫巖及少量中—粗礫巖,礫石含量大于75%,分選性、磨圓度中等到較好,礫石支撐結構,礫石壩遷移過程中形成的大型前積交錯層理是重要的識別標志(圖5c)。中扇帶下部則由河道礫石壩沉積與溢出河道的洪泛沉積組成向上變細的正粒序沉積(圖5d),洪泛沉積由灰色含礫泥質(zhì)不等粒砂巖、泥質(zhì)不等粒砂巖等組成,一般不顯層理,兩者微相常呈正粒序出現(xiàn);扇緣出現(xiàn)在沖積扇末端,地形較平緩,以細粒泛濫沉積為主要巖性(圖5e),實際上是沖積扇和相鄰湖泊之間的過渡地帶。常見塊狀層理、槽狀交錯層理(圖5f)、沙紋層理、波狀層理、不規(guī)則層理,還常見包卷構造。多處因氣候周期性變化夾有原地植被形成的碳質(zhì)泥巖或煤層(圖5g)。當扇體緊鄰水體時,扇頂或扇中沉積直接插入水體形成扇三角洲而缺失扇緣。

圖4 四川盆地西北部旺蒼白水剖面沉積序列

3.2扇三角洲—湖泊沉積特征

圖5 四川盆地西北部沖積扇—扇三角洲—淺湖沉積特征

山前帶相向盆內(nèi)逐漸過渡為扇三角洲,由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緣和前扇三角洲亞相組成,因區(qū)內(nèi)下侏羅統(tǒng)發(fā)育為多旋回湖盆的水進階段,山前沖積扇直接進入水體,陸上扇三角洲平原部分不發(fā)育或很少發(fā)育,多直接過渡為扇三角洲前緣環(huán)境。扇三角洲前緣亞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沉積和水下分流河道間沉積2種微相類型,測井GR曲線表現(xiàn)為低幅箱形與中幅齒形交互。水下分流河道沉積以棕灰色、灰色細礫巖、含礫砂巖、巖屑石英砂巖為主,砂礫巖體底界面較為平坦,常見板狀層理、楔狀交錯層理、塊狀層理。水下分流河道間主要為灰色粉砂巖與泥巖的不等厚互層,常見生物擾動構造、蟲管(圖5h)、水平層理、沙紋層理。而前扇三角洲受控于湖盆作用,水體能量低,與淺湖已不易區(qū)分,巖石組成類型主要為中—薄層棕紅色粉砂質(zhì)泥巖、泥巖,水平層理最為發(fā)育,其次具浪成沙紋層理和生物擾動構造。此外,在扇三角洲前緣極有可能在外力的觸發(fā)下發(fā)生液化滑塌,而以重力流的形式再搬運至前扇三角洲—淺湖而形成湖底扇沉積,局部見明顯的重力流沉積(圖5i)及滑塌構造標志。湖泊環(huán)境以淺湖—半深湖亞相為主,主要分布在江油—劍閣一線向東南方向,巖心以深灰色或灰黑色淺湖泥巖沉積為主夾中—薄層狀粉—細砂巖淺湖砂壩沉積,橫向上與扇三角洲或沖積扇沉積體系呈指狀交叉過渡,縱向上與扇三角洲常組成向上由粗變細的正粒序(圖6)。

圖6 四川盆地西北部龍002-1井白田壩組單井沉積相

圖7 四川盆地西北部白田壩組沖積扇—扇三角洲—淺湖沉積模式

4 沉積體系空間展布模式

晚三疊世后,四川盆地由前陸盆地轉化為內(nèi)陸坳陷盆地,早侏羅世,印支褶皺山系南麓的盆地西北部,沉積了以沖積扇為特點的白田壩組砂礫巖地層,從江油、廣元向東可以延續(xù)到南江等地,并以舌形深入湖盆。

平面展布上,受晚印支期西側龍門山“幕”式推覆和米倉山的不斷隆升形成的早侏羅世“西陡北緩”的古構造格局影響,西北側龍門山表現(xiàn)為擠壓造山運動,地勢較陡,季節(jié)性山區(qū)河流在山前形成大小不等的沖積扇體,搬運距離近,粗碎屑沉積體局限于劍閣以西北。東北側米倉山前緣為向盆內(nèi)形變強度逐減的緊密階梯狀沖斷褶皺帶,為一向南緩傾斜的斜坡,大量碎屑沉積物由米倉山前緣向梓潼—綿陽一線呈北東向南西方長距離搬運。從盆地邊緣向盆地中心,沉積物由粗變細,各種沉積相類型的變化及平面配置關系也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傮w上發(fā)育二級扇的沉積模式,即由盆地邊緣沖積扇 (一級扇)快速入湖形成扇三角洲(二級扇)。受構造形態(tài)影響,二級扇展布規(guī)律隨盆地的時空變化而有所變化,西北側龍門山前發(fā)育一級扇,厚度大,但展布范圍小,向盆內(nèi)直接過渡為濱淺湖沉積環(huán)境。北東側米倉山前主要發(fā)育二級扇,展布范圍廣,沖積扇體向南東方向逐漸過渡為扇三角洲,隨后過渡為淺湖環(huán)境(圖7)。

垂向上,早侏羅世受殼幔調(diào)整,區(qū)內(nèi)古構造逐漸由晚三疊世的前陸盆地演化為坳陷盆地,盆地中部地殼的下降幅度和速度最大,而盆緣及周邊山系上升相對較弱,間接導致盆緣山系通過河流輸入盆地內(nèi)的沉積物相對較少,造成盆地下降速度大于沉積物的堆積速度,形成水進式的沉積體系及下粗上細的退積型正旋回沉積層序。

5 結論

1)印支期龍門山表現(xiàn)為擠壓造山運動,變形強度則逐幕增加,地勢較陡;米倉山臺緣隆起斷褶構造帶北端隨米倉山的隆升進一步抬升,發(fā)展成為向盆內(nèi)形變強度逐漸減弱的緊密階梯狀沖斷褶皺帶,為一向南緩傾斜的斜坡,兩者共同形成區(qū)內(nèi)早侏羅世“西陡北緩”的古構造格局,同時使區(qū)內(nèi)上三疊統(tǒng)地層遭受不同程度的剝蝕,形成沉積間斷,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呈角度不整合上覆于已褶皺變形的須家河組的不同層位上。

2)根據(jù)野外剖面中白田壩組礫巖的扁平礫石最大扁平面、砂巖交錯層理的前積方向、礫石長軸方向等測量古水流方向,米倉山前緣各剖面的古水流型式為單峰型式,古流向方向主要以南方為主(163°~209°),龍門山前緣各剖面顯示的古水流型式主要為單峰型式,次為雙峰型,古流向逐漸向東偏轉,以南東方向為主(135°~158°)。同時,山前坡度與沖積扇延伸距離關系明顯。北側米倉山—大巴山前緣相對盆地緩緩傾斜,有利于物源向南西方向搬運,地層厚度九龍山經(jīng)白龍場、柘壩場、文興場至豐谷一線呈逐漸減少的趨勢,為盆內(nèi)沉積的主要物源。

3)四川盆地西北部白田壩組沉積是在早期風化剝蝕界面的基礎上發(fā)育起來的以粗碎屑為主的沖積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積體系,進一步可劃分出13種沉積微相類型。平面展布上,由盆地邊緣向中心,各種沉積微相的平面配置關系呈有規(guī)律的變化。發(fā)育二級扇的沉積模式,即由盆緣沖積扇 (一級扇)快速入湖形成扇三角洲(二級扇);垂向上,早侏羅世,盆地中部的地殼下降幅度和速度最大,盆緣及周邊山系上升幅度相對弱,造成了盆地下降速度大于沉積物的堆積速度,以水進式的沉積體系為主。

致謝:本文得到了天然氣地質(zhì)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國家科技重大專項(NO:2011ZX05001-005)的聯(lián)合資助,參加研究工作的還有馬嵐、龐錦、董李紅、張龍、鄭鑒等。此研究得到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川西北氣礦邱宗恬、藍貴、朱永剛、張豫等高級工程師的細心指導與修改,并得到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川西北氣礦楊躍明、李躍綱、王勇、楊華、李梅等的關懷和大力支持,謹此致謝。

[1] 汪澤成,趙文智,彭紅雨.四川盆地復合含油氣系統(tǒng)特征[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2,29(2):26-28.

[2] 蔣裕強,漆麟,鄧海波,等.四川盆地侏羅系油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潛力[J].天然氣工業(yè),2010,30(3):22-26,127.

[3] 梁狄剛,冉隆輝,戴彈申,等.四川盆地中北部侏羅系大面積非常規(guī)石油勘探潛力的再認識[J].石油學報,2011,32(1):8-17.

[4] 吳小奇,黃士鵬,廖鳳蓉,等.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及侏羅系煤成氣碳同位素組成[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11,38(4):418-427.

[5] 周德華,焦方正.頁巖氣“甜點”評價與預測:以四川盆地建南地區(qū)侏羅系為例[J].石油實驗地質(zhì),2012,34(2):109-114.

[6] 劉文龍.四川盆地侏羅系淺層天然氣成藏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07.

[7] 何江,付永雷,沈桂川,等.低滲砂巖儲層巖石學特征與應力敏感性耦合關系:以鄂爾多斯盆地蘇里格—吉爾地區(qū)下石盒子組八段下亞段為例[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2012,33(6):924-931.

[8] 羅志立.四川盆地油氣勘探前景及發(fā)展對策[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1999,20(3):260-262.

[9] 何發(fā)岐,朱彤.陸相頁巖氣突破和建產(chǎn)的有利目標:以四川盆地下侏羅統(tǒng)為例[J].石油實驗地質(zhì),2012,34(3): 246-251.

[10] 童崇光.新構造運動與四川盆地構造演化及氣藏形成[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2000,27(2):123-130.

[11] 趙從俊.四川盆地構造垂向變異特征類型及其機理探討[J].石油學報,1984,5(2):11-21.

[12] 戴彈申,歐振洲.四川盆地構造類型與油氣賦存的關系[J].四川地質(zhì)學報,1988(1):18-20.

[13] 劉樹根,鄧賓,李智武,等.盆山結構與油氣分布:以四川盆地為例[J].巖石學報,2011,27(3):621-635.

[14] 鄧康齡.四川盆地形成演化與油氣勘探領域[J].天然氣工業(yè),1992,12(5):7-12.

[15] 甘昭國,梁恩宇.四川盆地褶皺形成時間及其對油氣聚集的控制[J].天然氣工業(yè),1988,8(4):1-6.

[16] 金文正,萬桂梅,崔澤宏,等.四川盆地關鍵構造變革期與陸相油氣成藏期次[J].斷塊油氣田,2012,19(3):273-277.

[17] 劉笛笛,楊子榮,楊彥東,等.四川盆地珍珠沖組植物群特點及侏羅系與三疊系界線的厘定[J].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2009,31(3):254-259.

[18] 孟繁松,陳輝明,李旭兵.四川盆地非海相三疊系—侏羅系界線研究[J].地層學雜志,2005,29(S1):565-572.

[19] 袁昌明.四川盆地陸相侏羅系的劃分[J].四川地質(zhì)學報,1982,2(2):74-76.

[20] 王峻.四川盆地上三疊統(tǒng)—侏羅系沉積體系及層序地層學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07.

[21] 鄧康齡,王信.四川盆地西部侏羅紀沉積相及油氣分布[J].沉積與特提斯地質(zhì),2004,24(3):90-95.

[22] 程立雪,陳洪德,徐勝林,等.川西前陸盆地下侏羅統(tǒng)白田壩組沉積特征[J].沉積與特提斯地質(zhì),2011,31(1):28-34.

(編輯黃 娟)

DepositionalsystemofLowerJurassicBaitianbaFormationinnorthwesternSichuanBasin

He Jiang1,2, Hu Xin3, Zhang Benjian3, Yin Hong3, Ma Hualing3, Nie Zhou3, Feng Chunqiang2, Chen Chao2, Chen Bo2

(1.CollegeofEarthScience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Sichuan610059,China; 2.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500,China; 3.NorthwestSichuanGasMineofSouthwestOilandGasCompanyofPetroChina,Jiangyou,Sichuan621700,China)

Glutenite reservoirs are widespread in the Baitianba Formation of the Lower Jurassic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showing a new field for expanding exploration of intrabasinal clastic rock gas pools. Based on detailed field profile observation, tracking contrast of strata and glutenite, and fine description of typical phase sequence, systematic studies of geologic background, source distribution, depositional system and evolution mode have been carried out. During the late Triassic, the Indosinian Movement laid the palaeostructure pattern of “steep west and gentle north” in early deposits of the Lower Jurassic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In the front of the Micang Mountain in the northeast, there was a closed stair-step thrust fold belt and the deformation intensity decreased progressively to the basin, which was favorable for the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of deposits and served as the main sources. In the Longmen Mountain in the northwest, compressive orogenic activities took place, leading to steep terrain. Different sizes of alluvial fans formed from seasonal mountain stream before mountain, serving as the secondary sources. From mountain front to basin center, a depositional system from alluvial fan, fan delta to lacustrine developed.

evolution mode; depositional system; Baitianba Formation; Lower Jurassic;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1001-6112(2013)05-0515-08

10.11781/sysydz201305515

TE121.3

A

2012-12-08;

2013-07-08。

何江(1981—),男,博士,講師,從事石油勘探生產(chǎn)實踐等工作。E-mail: 78197878@qq.com。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01-005)和天然氣地質(zhì)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聯(lián)合資助。

猜你喜歡
沖積扇侏羅龍門山
龍門山·臥云臺
龍門山居圖
內(nèi)蒙古發(fā)現(xiàn)全球最早侏羅紀花蕾
川西拗陷中侏羅統(tǒng)沙溪廟組儲層特征及綜合評價
柴北緣魚卡地區(qū)中侏羅統(tǒng)石門溝組沉積相特征研究
沖積扇油氣管道坡面侵蝕災害因子分析
等待白雪的龍門山(外一章)
淺談基于Google Earth的現(xiàn)代沖積扇辮狀水道分布和構型
淺析沖積扇在河流地貌中的作用
和什托洛蓋盆地中侏羅統(tǒng)西山窯組層序地層及聚煤規(guī)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