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培宇,王亞賢,于曉紅,代巧妹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40)
腦梗塞是我國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具有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等臨床特點。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腦梗塞發(fā)生的病理過程中存在炎癥和免疫反應,致炎因子(IL-1β)在炎性反應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參與了腦組織的損傷和細胞凋亡過程。筆者運用針藥結(jié)合的方法研究腦梗塞大鼠的腦組織IL-1βmRNA表達情況,并與單純電針和單純中藥組進行了比較,現(xiàn)將結(jié)果匯報如下。
健康Wistar大鼠120只,體重280~350 g,雌雄各半。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cxk(京)2007-0001。
中藥活腦康(丹參12 g,赤芍、五靈脂、雞血藤、羌活、生地黃各9 g,甘草15 g)為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藥廠產(chǎn)品;Real Time PCR(HaiGene,SYBR Green熒光定量試劑盒)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引物合成及相關(guān)試劑由?;锛夹g(shù)公司提供。
電針儀(G6805-2型,廣東省汕頭市醫(yī)用設備廠);熒光定量 PCR 儀(ABI7500,ABI Corp,USA);Biometra-T PCR 儀(Biometra Corp.Genm)。
將大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6只。即正常對照組(A)、模型組(B)、中藥活腦康組(C)、電針組(D)和中藥活腦康配合電針聯(lián)合治療組(E);C~E組根據(jù)治療時間分為2 d、4 d、6 d和8 d組。B~E組采用Longa的腔內(nèi)線栓法[1]阻滯大鼠右側(cè)大腦中動脈,復制腦梗塞模型。造模后動物在自然蘇醒后,選取出現(xiàn)右側(cè)Honer征(提尾左前肢內(nèi)收屈曲,爬行時向左側(cè)劃圈)的大鼠。
1.5.1 選穴及定位 選取“百會”及“大椎”兩穴,取穴定位參照“十一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實驗針灸學》[2]和《經(jīng)絡腧穴學》[3]大鼠標準穴位圖定位及擬人對照法定位。
1.5.2 治療方案 ①A組和B組每日給予生理鹽水(6 g/kg)灌胃及綁縛固定;②C組于造模成功24 h后給予活腦康5 ml/支,含藥量1.5 g,灌胃治療,6 g/kg,每日一次;③D組于造模成功24 h后給予電針治療,連續(xù)波,頻率20 Hz,強度 1 ~2 mA,持續(xù) 30 min,每日一次;④E組于造模成功24 h后給予活腦康灌胃后進行電針治療(同D、E組),每日一次。
各組實驗大鼠分別于治療2 d、4 d、6 d和8 d后,無菌取腦組織,迅速投入液氮中保存。采用RT-PCR法測定各組大鼠腦組織IL-1βmRNA表達情況。
1.6.1 引物 IL-1β 上游引物5'-ATAGCGTGACATTAAGAG-3';下游引物5'-GTGACGATAGTGATGACCT-3';βactin上游引物5'-ATCCCAAACAATACCCA-3';下游引物5'-CAACTATGTCCCGACCA-3'。
1.6.2 大鼠腦組織總RNA提取 ①組織于液氮條件下研磨粉碎,取100 mg裝入1.5 ml EP管中;②向每管中加入1 ml的Trizol Reagent;③用移液槍反復吹吸直至裂解液中無明顯沉淀,室溫靜置5 min;④向上述裂解液中加入200 μl氯仿,蓋緊離心管蓋,用力震蕩15 s,待充分乳化溶液呈乳白狀(無分相現(xiàn)象)后,室溫靜置5 min;⑤12 000 g 4℃離心15 min;⑥從離心機中小心取出離心管,此時勻漿液分為三層,即無色的上清液、中間的白色蛋白層及帶有顏色的下層有機相,吸取上清液轉(zhuǎn)移至另一新的離心管中;⑦向上清中加入等體積的異丙醇,上下顛倒離心管充分混勻后20℃室溫靜置10 min,12 000 g 4℃離心10 min;⑧小心棄去上清,緩慢地沿離心管壁加入75%的乙醇1 ml(切勿觸及沉淀),輕輕上下顛倒洗滌離心管管壁。2~8℃12 000×g離心5 min,棄上清;⑨室溫干燥沉淀5 min,加入100 μl無RNase的水,55~60℃放置10 min完成RNA提取。
1.6.3 反轉(zhuǎn)錄反應(HaiGene,cDNA第一鏈合成試劑盒) 在PCR管中配制混合液,在PCR儀上進行以下反應:65℃,5 min,然后置于冰上急冷。在PCR管中加入反轉(zhuǎn)錄反應液,在PCR儀上按以下條件進行反轉(zhuǎn)錄反應:30℃10 min,42℃30 ~ 60 min,95℃5 min,4℃。定量PCR儀:beta-actin標準曲線制作,樣品5倍稀釋,即為1、5、25、125 copy 數(shù),擴增結(jié)果良好。β - actin溶解曲線制作,結(jié)果良好。P標準曲線制作,結(jié)果良好。樣品5倍稀釋,即為1、5、25、125 copy數(shù),擴增結(jié)果正常。SP溶解曲線制作,結(jié)果良好。
數(shù)據(jù)采用 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在腦梗塞造模后2 d,腦組織明顯表達 IL-1βmRNA,4~8 d后,IL-1βmRNA 依然維持較高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2天后,與模型組比較,電針組和針藥結(jié)合組大鼠IL-1βmRNA表達明顯下降,與模型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4 d后,各治療組大鼠IL-1βmRNA表達均明顯下降,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針藥結(jié)合組療效顯著,且維持到治療6 d和8 d后,與單純電針組和單純中藥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電針組和中藥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 >0.05)。見表1。
表1 針藥結(jié)合對腦梗塞大鼠腦組織IL-1βmRNA表達的影響(±s)
表1 針藥結(jié)合對腦梗塞大鼠腦組織IL-1βmRNA表達的影響(±s)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和中藥組比較,**P<0.05;與電針組和中藥組比較,▲P <0.05;與中藥組比較,*▲P >0.05。
組別n 治療后不同時間點IL-1βmRNA 表達量2 d 4 d 6 d 8 d正常對照組 6 0.91 ±0.18* 0.79 ±0.11*0.87 ±0.16*0.84 ±0.14*模型組 6 2.22 ±0.08 2.11 ±0.07 2.04 ±0.08 2.02 ±0.13電針組 6 1.68 ±0.31**1.89 ±0.16 1.75 ±0.14 1.46 ±0.22*▲中藥活腦康組 6 2.21 ±0.09 1.61 ±0.25 1.61 ±0.24 1.30 ±0.25電針配合中藥活腦康組6 1.35 ±0.26**1.15 ±0.16 1.14 ±0.12 0.77 ±0.09▲
腦梗塞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梗死后炎癥反應是神經(jīng)細胞死亡的重要原因[4]。IL-1是一種前炎性細胞因子,可在健康大鼠腦皮質(zhì)、海馬部位低水平表達[5],當腦梗發(fā)生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小膠質(zhì)細胞分泌IL-1增加,形成局部炎癥,引發(fā)神經(jīng)組織細胞損傷和死亡,加重腦部炎性反應和水腫,引起一系列病理過程[6]。在一系列炎性因子中,IL-1β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guān)[7]。近期研究發(fā)現(xiàn),致炎因子(IL-1)等可激活局部血管內(nèi)皮細胞和白細胞,誘導細胞大量的牢固黏附,導致微血管阻塞,從而加重腦細胞損傷。近年來,人們對腦梗死的臨床治療進行了大量的研究[8-10],針藥結(jié)合不失為協(xié)同增效的更好方法。本項研究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索針藥結(jié)合的有效治療機制,尤其是這一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對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機制,以期為臨床治療和基礎研究工作提供更新的數(shù)據(jù),為針藥結(jié)合的推廣使用奠定基礎。
中藥活腦康是本院藥廠自主研發(fā)的復方,在臨床用于治療腦梗塞患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主要由丹參、赤芍、五靈脂、雞血藤、羌活、生地黃和甘草等中藥組成,配合電針治療腦梗塞患者療效顯著。為了研究其臨床有效性的免疫調(diào)節(jié)機制,本課題組申報了這一項目,開展了相關(guān)研究工作。實驗結(jié)果表明,中藥活腦康對腦梗塞大鼠免疫途徑的干預作用,表現(xiàn)在中藥活腦康組與模型組比較,在治療4 d后IL-1βmRNA表達降低;在治療6 d和8 d后IL-1βmRNA表達持續(xù)降低。表明中藥活腦康可抑制腦梗塞大鼠腦組織IL-1βmRNA表達,對腦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電針腦梗塞大鼠免疫途徑的干預作用,表現(xiàn)在電針組與模型組比較,治療2 d后IL-1βmRNA表達即降低;在治療4 d、6 d和8 d后IL-1βmRNA表達雖降低,但與針藥結(jié)合組比較療效不顯著。表明電針可在早期抑制腦梗塞大鼠腦組織IL-1βmRNA表達,對腦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有時間窗效應。電針配合中藥活腦康組(針藥結(jié)合組)對腦梗塞大鼠免疫途徑的干預作用,表現(xiàn)在與模型組比較,在治療4 d后IL-1βmRNA表達明顯降低;在治療6 d和8 d后IL-1βmRNA表達持續(xù)降低,療效優(yōu)于單純電針組和單純中藥活腦康組。表明針藥結(jié)合的治療方法可持續(xù)抑制腦梗塞大鼠腦組織IL-1βmRNA表達,對腦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腦梗塞大鼠腦組織內(nèi)IL-1βmRNA表達顯著升高,電針在治療早期效果顯著,針藥結(jié)合方法可在治療中后期維持這種治療作用,進而控制炎性損傷,促進腦組織修復,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這種優(yōu)勢更加明顯。
[1]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S,et 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1989,20(1):84-91
[2]余曙光,徐斌.實驗針灸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72
[3]沈雪勇.經(jīng)絡腧穴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217-220
[4]陳衛(wèi)銀,孫承銘,王會民,等.丹參酮IIA預處理對局灶性腦缺血模型大鼠IL-1β,RelAmRNA表達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0(9):2115 -2118
[5]VitkovicL,Bockaertj Jacquec.Inflammatory cytokines:neuromodulators in normal brain[J].J.Neurochem,2000,74(2)457 -471
[6]胡小令,呂誠,楊寶林,等.雷公藤內(nèi)酯醇對大鼠大腦皮質(zhì)內(nèi)注射Aβ后IL-12和IL-1β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0):3952-3955
[7]黃艷玲,張敏,余宏.馬來酸桂哌齊特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1,40(25):2532-2536
[8]孟令盤.通心絡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臨床雜志,2012,vol(3):42-44
[9]張琪,陳曉光,楊春曉,等.核轉(zhuǎn)錄因子kB抑制劑緩解大鼠局部腦缺血后腦損傷[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8):748-750
[10]余茜,李曉紅,黃林,等.電針對腦梗死大鼠行為能力及海馬CA1區(qū)凋亡相關(guān)基因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細胞凋亡通路蛋白X表達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2,34(4):245-249